
1|702 輛甲車、人間蒸發?
2023 年底,後備戰力還有 336 輛戰車、702 輛 APC;2024 「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簡稱《全國案》)上路後,存量驟降至 126 輛戰車、156 輛 APC──跌幅超過六成!📉
它們真的消失嗎? 答案:一半拆解、一半「冷藏」。
2|誰動了我的戰車?— 三大推手
經費炸彈:- CM-11 車齡 30↑、妥善率掉到 50 %。
- 業界估算,維修年費=新購雲豹 2 輛,財政部直接亮紅燈。
後勤噩夢:
- M1A2T 120mm,老戰車105mm;雙彈庫 + 雙零件,補給長鏈 = 易斷點。
訓練時數不夠:
- 教召 14 天要塞巷戰、戰傷、夜戰、無人機、反裝,若再加「履帶專長」,時間表爆炸。
一句話:不砍裝甲,油料錢燒不完;不砍裝甲,教官和靶場根本排不進行程。
3|拆?留?四種命運
- 穢土重生:CM-11 拆件→供作備品,等同「器官捐獻」。
- 封存待命:狀況良好的 M113 入「灰塵倉庫」,保留 25 % 啟封潛力。
- 靶場教材:部分 CM-12、M60A3 改成固定射擊靶,專供 120 mm 實砲校正。
- 鐵水再造:最後的 M41/M48 直接切割回爐,換成飛彈殼鋼材。
4|裁撤=削弱?還是戰力「升級換氣」?
優點:
- 彈、油、料 3 種庫存減半 → 一線補給流速倍增,預估可釋出數十億台幣維保預算。
- 節省 40 億 NTD 年維保,可轉投 M1A2T 專修 + HIMARS 彈藥。
- 後備專注「快閃反裝 + FPV 無人機」,戰術定位明確。
風險:
- 島內僅剩 4 常備裝甲旅 +1 後備裝甲旅,若 PLA 在南部撕開缺口,重裝反擊時程恐被拉長。
- 封存 M113 未綁「年度點火」預算,三年不動就可能報廢成「靜態雕像」。
註:即使化學封存防鏽後,若無每半年點火運轉,油管容易堵塞,引擎變速箱容易卡死,橡膠密封件容易乾裂,電系生鏽綠化
註:ARNG《Corrosion Prevention & Control Program》明訂:未進入「低濕儲存」的裝備 至多 180 天就要做一次 PMCS(含發動運轉、檢查/補油);否則「腐蝕將嚴重損害裝備」
5|可以怎麼補洞?三把鑰匙
- 「混成快反隊」:封存的CM-11 + 雲豹 30 炮為一營,專守中央山腳縱谷。
- 「21 天菁英召」:挑 2 後備營做 21 天極限班;完成後發「銀刺章」,戰時直接插接常備。
- 「油彈共享池」:與盟友開「 填裝小線」,讓補給更多元化。
📚專有名詞解釋
- CM-11 勇虎:巴頓戰車炮塔 + M60 底盤,105 mm口徑火炮戰車。
- APC:(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 裝甲運兵車。
- M113/CM-21:鋁合金履帶 APC,1960 年代設計。
- 封存:去油去電、防鏽封包,需 72 h 以上啟封時間。
- 穢土重生:拆卸零件供同型或改良型武器使用的國軍俗稱。
- 快閃反裝:以機動反裝飛彈車+無人機組合出狙擊裝甲縱隊。
- PMCS:(Preventive Maintenance Checks and Services),預防性保養檢查與服務。
💬你的看法?
「省錢砍裝甲」vs.「留車撐縱深」你選哪邊?留言說出你的盤算!
🔜下一篇預告
《暗夜獵人:守備營的夜戰全攻略》
從夜視鏡、LEO,到 FPV 無人機,揭開台軍如何把「黑夜」變成自己的主場。 敬請鎖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