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 long song - 047
《披頭四》解散之後 (1970)
2025-05-21The Beatles 於 1960 年在英格蘭利物浦正式成立,成員最終確定為 John Lennon、Paul McCartney、George Harrison 與後來代替 Pete Best 的Ringo Starr。起初這支樂團並沒有什麼宏大計劃。1962 年,幾位未來的巨星們還在德國的小酒館演出中,躲避混亂現場飛來的啤酒瓶。而僅僅半年後,「披頭四狂熱」(Beatlemania) 現象卻成為了足以威脅團員人身安全的問題。
The Beatles 的成功史無前例,很難想像這支樂團是從何時開始加速成長的。再去聽聽〈A Hard Day's Night〉的開場和弦或者〈Ticket to Ride〉的原始迷幻曲風,你可以聽出他們當時就已經在嘗試改變流行音樂風格了。到 1960 年代中期,The Beatles 拓寬了自己探索的道路,成為反主流文化使者,並開啟了東方信仰與精神意識的冒險。音樂造詣上,在製作人 George Martin 的幫助下,他們也成為了首批「把錄音室變成樂器」的樂團,創造出了精密複雜、無法在舞台上重現的音樂,包括從 1966 年的《Revolver》到 1968 年的《The Beatles (The White Album)》之間的全部作品。隨著創新意識的主導,巡迴演出也不再是這支樂團能夠表達作品的最好方式。
在六十年代樂壇,The Beatles 是無可匹敵的創作巨獸,但聚散終有時,這支只能致敬、難以被複製的樂團,因成員之間默契已走到了終點,1970 年一月他們在 Apple Corps 的屋頂進行了最後一場演出。這場日後成為經典的「屋頂演唱會」以 John Lennon 著名的告別語結尾:
「我謹代表樂團和我們自己向大家表示感謝,希望我們通過了試鏡。」
(I would like to say thank you on behalf of the group and ourselves and I hope we've passed the audition.)
The Beatles 的收尾專輯《Abbey Road》、解散後發表的《Let It Be》,都是返璞歸真的作品,是一支不斷燃燒的樂團做出的精彩告別。除去時代背景下 John Lennon 的個人傳奇,以及 Paul McCartney 等成員對日後樂壇的影響,The Beatles 在動盪的年代寫出一首首傳奇、為搖滾音樂開了無數扇窗、把愛與和平和思想傳遞到各階層,他們是一組偉大的樂團,更是永恆的文化象徵。
The Beatles於1970年正式解散後,四位成員各自展開了個人的音樂生涯。以下是他們解散後的主要發展與代表作品:
1. 約翰·藍儂(John Lennon)
解散後,藍儂與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共同投入音樂創作與和平運動,風格更具個人色彩與政治性。他於1980年不幸遭槍擊身亡,年僅40歲。
✦ 重要作品:
- 《Imagine》(1971):他最具代表性的單飛作品,也是世界和平的象徵歌曲。其他作品如《Give Peace a Chance》、《Working Class Hero》等,亦影響深遠。
- 《John Lennon/Plastic Ono Band》(1970):展現其深刻的內心掙扎與反文化態度。
- 《Double Fantasy》(1980):與小野洋子合製,發行數週後他即遭暗殺,該專輯獲得1981年葛萊美獎年度專輯。
2. 保羅·麥卡尼(Paul McCartney)
保羅組建了新樂團 Wings,並持續以個人名義發行專輯,是四人中最活躍、產量最多、最成功的成員之一。
✦ 重要作品:
- Wings時期:《Band on the Run》(1973)、《Live and Let Die》(1973,007電影主題曲)、《Silly Love Song》、《My Love》
- 個人作品:《McCartney》(1970)、《Flaming Pie》(1997)、《Egypt Station》(2018)、《Mull of Kintyre》(英國史上首支銷量破兩百萬的單曲)
- 合作作品:與Michael Jackson合唱《Say Say Say》(1983)
3. 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
哈里森展現了深厚的靈性追求,並以獨特的風格在搖滾樂壇保持影響力。2001年因肺癌逝世,遺作《Brainwashed》於2002年發行。
✦ 重要作品:
- 《All Things Must Pass》(1970):包含經典名曲《My Sweet Lord》,被認為是最成功的披頭四單飛專輯之一。
- 參與發起《The Concert for Bangladesh》(1971):史上首個大型慈善音樂會。
- 組成 Traveling Wilburys 超級樂團(與Bob Dylan、Tom Petty等),推出暢銷作品。
4. 林哥·史達(Ringo Starr)
林哥持續以個人名義發表音樂,雖非主要創作人,但以其獨特風格獲得歌迷喜愛,也參與多部電影演出。
✦ 重要作品:
- 《Ringo》(1973):包含數首熱門單曲如《Photograph》,是其個人生涯高峰。
- 後期與「All-Starr Band」巡演,與其他搖滾名人合作。
- 也以其幽默感參與多部電影與電視節目。
推薦下列歌曲:
- 《Imagine》(1971) https://youtu.be/VOgFZfRVaww?si=z3E6AOwsYpKbxCb6
- 《Band on the Run》(1973) https://youtu.be/__RF9j3Bs_Y?si=RxBk0mpyiN4mbV0B
- 《Live and Let Die》(1973,007電影主題曲) https://youtu.be/wYQZHNwIUq8?si=qOFQwkIQLUn24wUQ
- 《Silly Love Song》 (1976) https://youtu.be/ap87QgZKTNw?si=qt-J-k7IWMnzzcFF
- 《My Sweet Lord》 (1970) https://youtu.be/AR4lpQWcT5g?si=7v42d_kTLdqiiYLK
- 《Photograph》 (1973) https://youtu.be/IhDKHo2wapM?si=rekrGiBPG4Kp-KM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