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耳機工廠二代,我的職業傷害(?)
有些歌不是因為我特別愛,而是我太常聽。身為耳機工廠二代,每當有新產品、新樣品、新調音測試,這些歌就會被我點開、放下、重播——然後再從頭來一次。久了,我甚至知道哪個時間點會出現哪句氣音、哪顆kick、哪個hi-hat會閃一下不見。這不是音樂欣賞,這是職業傷害(?)

我的歌單裡有些歌是聽到會背,有些則是像被雷打到一樣,因為某個特別的「緣分」就成了我的「測試定番」。今天就來公開我這份「私人訂製」的試音輪迴歌單,也許你也會在其中找到屬於你的那一首,或者發現一些你從沒想過可以用來測耳機的「寶藏」!
本篇不藏私,分享我在試耳機時最常聽、最常測、最常懷疑自己是不是原唱的15首歌,並依照用途分門別類,選曲橫跨了動漫、DJ、嘻哈,有些你一定聽過,讓你在測耳機、測音響或純粹當作參考歌單時,都能派上用場。萬年經典《加州旅館》:聽聲辨位與聲音層次感
Eagles《Hotel California》(1976)
音響展上的明星曲目!木吉他開場左右分離、鼓聲定位居中,一聽就能知道耳機的音場是否夠廣、分離度是否清楚。如果這首歌聽不出定位,那耳機可以先擱著冷靜一下了。
人聲鑑賞課:情感解析 × 透明感 × 女聲毒性

蔡琴《渡口》(1984)
華語經典中的經典!蔡琴老師溫暖厚實的嗓音,是測試耳機中頻飽滿度的標準,而開場鼓聲能測低頻穩定性。
蔡琴《月光小夜曲》(1987)
旋律優雅動聽,非常適合檢驗耳機在呈現人聲時的圓潤與透明感。
王菲《天空》(1994)
空靈嗓音+氣音表現,是測耳機高頻延伸與齒音控制的極品。
江蕙《落雨聲》(1999)
台語情感代表,不只承載著許多台灣人對親情的共同記憶,更是測試耳機「情感渲染力」的絕佳選擇。落雨聲的呈現能直接反映耳機的背景還原度與層次感。
Sarah Brightman《One I Love》(2003)
美聲唱法+交響大編制,是耳機空間感、殘響與動態反應的大魔王級曲目。
趙鵬《貝加爾湖畔》(2006)
發燒友低音神曲。男低音渾厚沉穩,背景空氣感足,是測試低頻乾淨度與人聲層次的首選。
Adele《Rolling in the Deep》(2010)
爆發力與穿透感兼具的女聲搖滾。鼓點 punch、貝斯紮實,人聲直球對決,是耳機動態與中低頻表現的測試樣本。

聽見動畫的靈魂:殘響之美 × 情緒力場 × 聲波打擊感
TK from 凛として時雨《unravel》(2014)
《東京喰種》動畫主題曲,以其極具爆發力的動態、細膩的情緒轉折與高亢的人聲,成為測試耳機的絕佳選擇!從開頭的靜謐到副歌的徹底釋放,它能考驗耳機在大動態範圍下的控制力,以及在高音部分是否能保持清亮不刺耳。同時,歌曲中豐富的樂器層次和情感堆疊,也能讓你感受到耳機對聲音畫面感與情緒渲染力的精準還原。
流行金曲試煉場:捕捉節奏與人聲的魅力
Bruno Mars《Uptown Funk》(2014)
風靡全球的放克(Funk)金曲,是測試耳機在處理國外流行音樂時的絕佳範本!它充滿了 Funk 節奏、熱情銅管樂器與磁性人聲,是三合一測試耳機混音層次與節奏感的絕佳選擇。它能讓你感受低頻彈性、中音飽滿,以及整體充滿活力的律動感,聽了會忍不住跟著搖擺!
Maroon 5《Sugar》(2014)
現代流行樂「精準節奏」與「流暢混音」的絕佳選擇。它不像某些歌曲強調重低音,而是以合成器與鼓點營造出輕盈卻富有彈性的律動感。適合測試耳機在表現流行音樂時「中高音的甜度」,以及整體混音的層次感。

DJ × 電音感測:體驗節奏的脈動與空間的包圍
Tiggy《Abracadabra (Extended Mix)》(1995)
90年代歐陸舞曲(Eurodance)的代表作,以其快狠準的電音節拍,成為測試耳機低頻彈性與反應速度的好工具。作為當時舞池和電台的常客,它的混音特別強調清晰而富有律動感的低音與合成器音效。耳機低頻彈性與快速反應能力的首選。
Alan Walker《Faded》(2015)
電音+人聲+大空間感,是聲場延展與層次細節的理想測試曲。你能感受到聲音是不是在你的頭部周圍展開,而不是擠在一團。
嘻哈 × 節奏語感:感受語言的律動與低音的衝擊
Jay-Z《Tom Ford》(2013)
「低音試機神曲」!低音(bass)衝擊力十足,節奏感俐落。是檢驗耳機在處理重低音時,是不是夠「力道」bass punch又不會拖泥帶水,同時也能聽出嘻哈音樂中語音節奏感的細膩變化。
世界音樂壓軸:熱情、節奏與文化的交織
Shakira《Waka Waka (This Time for Africa)》(2010)
世足經典,融合非洲節奏與世界音樂元素,測耳機混音控制與氛圍傳遞能力。
這些不是歌單,是工具箱,聽到會背
下次你在選耳機時,不妨把這份歌單存起來,播一兩首你最熟悉的來測測看。你會發現,原來用對歌曲,就能讓你更了解一副耳機的「脾氣」與「個性」。
如果你也有「聽到會背」的試音曲,歡迎留言告訴我——搞不好我們在不同空間,也一起聽著同一首旋律,在為耳機「驗聲」呢!
未來我也會陸續推出幾篇「非典型試音曲」延伸特輯,像是專門測動漫歌、DJ電音、電玩電影或嘻哈的「進階版」歌單,把這些風格玩得更深一點,敬請期待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