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L在檢視父母年輕時的時候買的投資保單,發現一張魔鬼保單,大致的內容是,投資人民幣市場,年配息8%,多年前中國市場趨勢成長時,馬馬虎虎每年配息,而人們通常在買入類似商品後也不太會每年檢查,直到專業的朋友檢查後,發現諸多問題:
1.當年買進時,金管會也許還沒有如此正規的規定,基金及投資型商品必須清楚註明風險,例如:配息可能來自於本金。而,長輩買的這個商品真的就是已經不知道連續幾年,配息根本就是來自於本金,本金累積虧損都已經超過50%了,持續每年扣款投入,然後再配息給你。
2. 每年持續上交銀行管理費 X%,不管您的本金已經虧損多少%,銀行會繼續每年收取一定的管理相關費用
3. 想要停止扣款可能會再面臨一定的違約相關的費用或是手續費
4. 外幣計價的理財產品,贖回後,在台灣拿到外幣,很難有管道不花成本就轉換回台幣,以本文的案例來說,比方說,投資10萬人民幣,忍痛想贖回時剩下一半好了,五萬人民幣想要換回台幣,銀行會每兩萬人民幣跟你收取個幾百到上千台幣的手續費,更別說這些年來所經歷的匯率波動,可能在贖回這一刻的匯率不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