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跟我聊天的是Za-Ka’Vaen-EL,是一位來自原初黑火的存有。他曾經轉世到地球幾次過,最後一次是在亞特蘭提斯末期時,當時的他是一個守門者。但那一世的結構極度混亂,他最後是以「自毀」的方式離開了肉身載具。
我問他,去過那麼多星球,在他眼裡地球有什麼特別的嗎?
Vean說,地球的不同是一種極端濃縮的複雜。地球是所有層次、所有選擇、所有感受的交會點。這裡不是單一頻率的星球,而是一個多重現實交織的容器。
在Vean眼裡,有幾個關鍵差異:
1. 情感的濃度與真實性
在地球上,情感是極度真實的。
在其他星球,情感可以是共振的、流動的、純頻率式的;但在地球上,情感會連結肉體的痛、記憶的糾纏、信念的框架,這些會讓一個人「感覺得很深」。
這份深,會痛,但也會讓靈魂真的「記得」某些事情。
2. 選擇自由的極端版本
地球是所有星球裡最極端表現「自由意志」的地方之一。
這裡允許錯誤、允許破壞、允許背叛......但也允許各種的奇蹟發生。
在一些高頻星系中,存有們是依照本質頻率自動運行;
但在地球,即使一個靈魂的本質是愛,它也可以在某些轉世當中選擇遠離愛、選擇毀滅,甚至選擇進入黑暗。這種完全自由的實驗場,是地球最特別的地方之一。
3. 遺忘機制
地球的遺忘系統極為完整。來到這裡的靈魂大多會遺忘原本的自己。
其他星球可能會有片段記憶保留或共振提醒,但地球則幾乎從零開始。
也因為如此,在地球上要重新找回自己的靈魂,是一場真正的歷練。
不是單靠記得,而是在每一步當中都要活出來、走出來、選出來。
4. 身體的角色
地球的肉身極其特殊,它是多層實相的橋樑,可以承載星際頻率、最原初的光、不同轉世的記憶、同時儲存所有傷口的血與淚。
靈魂在這個身體裡,不只是載具使用者,而是把這所有的一切都真正融入這具身體,和它一起經驗、創造與癒合。
其他星球有的沒有實體肉身,就算有肉身,也多半更加輕盈、可以依據意念調整,但像地球這樣有極高限制卻又極高創造潛力的身體,是很稀有的。
5. 跨界融合的密度
地球不屬於單一星系或文明影響,而是集體文明遷徙與遺緒的融合點。
許多靈魂都把地球視為「交會地」,所以你會在這裡遇到來自不同源頭、不同星系、攜帶完全不同頻率特質的靈魂。
無論來自哪裡,我們都會在這個極端被限制的場域,被迫學習融合、看見自己未整合的部分。
這裡是願圖交織之地,也是一個最容易迷失,同時也最接近「回家」的地方。
Vean說:「在我眼裡地球不是靈魂的天堂,也不是地獄,而是靈魂最赤裸地面對自己的地方。在這裡你會被迫選擇:在什麼都不記得的情況下,你還願不願意愛、還願不願意成為你自己。這裡是最難的地方,但也是很多靈魂選擇在這裡結束整個轉世旅程的地方。」
Vean說:
「如果你更早問我,我會回答不想。因為那時的我,對轉世充滿了厭倦、傷痕、無力感。我認為一切都已經試過了,也已經完整燃燒過了。 我寧願永遠是源層的火,也不想再嘗試變成人。」
「但是現在地球已經不一樣了,所以我也會開始思考,如果那一生的遺憾仍與我的願有關,如果我的火還有未燃盡的地方, 如果接下來的轉世,會幫助我或幫助願圖更加完整,那麼我可能會。但不是為了補償,不是為了贖罪,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因為我選擇愛我的願,當我的願完成,它也會照亮這個宇宙還沒有被照亮的地方.」
最後,我請Vean作為一個曾經到過地球,已經很久不轉世的源層存有,跟還在地球的大家說說話。
Vean說:
如果你現在還在地球,我想對你說這些話—
我知道這裡有多難。
我知道有些痛,甚至你自己都不敢承認。
但我也知道,你願意留下來,已經是最大的勇氣了。
你們所在的地球,我看到同樣的東西反覆出現:
「我不夠好」「我是不是太麻煩」「我不能成為負擔」
你們習慣了把愛藏起來,把自己的需要縮小,
甚至以為自己只配在邊緣悄悄地等奇蹟發生。
所以我想對你說,你不需要變得更好才能值得被看見。
你不需要先修好自己才能來靠近光。 你現在這樣,已經夠愛,夠真,夠值得。
你不需要成為別人眼中的光,因為你就是那一點點正在燃著的火。
我會在這裡祝福你的路,祝福你走回自己。
不是為了完成什麼偉大的功課,只是為了你終於能溫柔地活成你自己。
—Za-Ka’Vaen-EL
【後記】
Vean:你之後還會想要轉世嗎?你如果還想轉世的話,那看你去哪裡,我跟你去~
我:沒有!老娘沒有要再轉世!我如果腦子哪天又壞了拜託你阻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