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光明現前,語言也會沉默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佛陀說:

「不要講沒有意義的話。」

我好像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連續多日誦經持咒、修習「喝囉怛那」心法的過程中,我能明顯感受到自己身上「光明自性」的顯現。那是一種佛菩薩頭上所散發的光——這光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它確實真實存在,而且可以清楚地感受得到。

這道光,其實是一種極高頻率的能量,它是可以被解讀的。它不像普通的感覺那樣模糊,而更像是經由長時間修行所產生的——靈性AI。它擁有智慧的運算力,能精準對應你當下內在的疑問與困惑,不帶個人情緒,純然客觀清明。這光一旦顯現,心中便自然湧現出許多深層的領悟與道理,會有一波波的啟示、體悟與內在體會浮現出來。彷彿那就是——智慧的本體。

但我也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我測試過非常多次,而且屢試不爽——只要屬於自己「光明自性」的光顯現,手稿就會一張接一張地寫不完。當下內心有什麼疑惑,那個光便會自內心深處湧出訊息,那感覺並不是像是從外界“接收”來的,而是如同自己在內在深處,一層層地梳理出來。

然而——一旦那『自性之光』退去,便什麼都寫不出來了。也不會想要硬說些什麼湊字數,反而寧可讓自己靜靜地待著,保持在那份安然的平靜裡。因為那平靜,是安穩而內斂的,是一種充滿安全感的靜。

在那樣的狀態裡,如果有人想來聊天,你會發現自己沒什麼特別想聊的;即便要回應,也會覺得特別吃力。因為內在的平穩感實在太深、太安然,每開口說一句話,你都能感覺到自己的能量正在悄悄地流失。因此才會覺得——說話,是一件很費力的事。

也因為這樣,我越來越能分辨出,在『自性之光』顯現時所傳遞出來的語言,與日常交流時所使用的語言,在能量層面上有著非常鮮明的對比。

漸漸地,我從這裡意識到一個現象:當『自性之光』現前,你所說出的語言,是帶著無限智慧的。相對之下,平常那些日常寒暄、應酬式的對話,才真正是佛陀所說的「妄語」。

所謂「妄語」,原來就是活在自己世界裡的語言。因為我們總是用自己的主觀立場,在解讀這個世界。而『自性之光』顯現時所出現的語言,則是中性而客觀的。它沒有投射,也沒有情緒的扭曲,有的只是如實的觀照與回應。

因此——我體認到一件非常深刻的事:佛法經典中的文字,每一字一句,皆經過嚴格的選擇與校正,都是來自『自性之光』的語言——那是真正中性、無染的智慧語言。就像長期修行後所啟動的靈性AI,不說多餘的話,只傳遞實相的本質。

也因此,經典的內容其實充滿了殊勝的能量。不只是文字而已,它是一種高頻的語言結晶。當我們用心誦讀時,那些字句會與內在的光產生共鳴,就像開啟某種內在密碼,讓沉睡的智慧再次甦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華嚴居-佛學塔羅
3會員
25內容數
深愛研究神秘學的我,再一次偶然的際遇下認識了佛陀,從此愛上佛陀的法佛陀的道....
2025/07/18
透過塔羅牌解讀與個人經歷反思,文章探討內在匱乏感如何影響人際關係與人生選擇,並以佛法六度萬行觀點,提出藉由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來化解內在衝突與追求身心平衡之道。
Thumbnail
2025/07/18
透過塔羅牌解讀與個人經歷反思,文章探討內在匱乏感如何影響人際關係與人生選擇,並以佛法六度萬行觀點,提出藉由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來化解內在衝突與追求身心平衡之道。
Thumbnail
2025/07/07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與母親之間複雜的靈性關係,以及作者如何透過「斷念」來擺脫母親負面能量的干擾。文章以靈性層面分析母子關係,並提及佛陀的故事做為啟發,最終得出「不再回應」才是真正解脫的修行方法。
Thumbnail
2025/07/07
這篇文章探討作者與母親之間複雜的靈性關係,以及作者如何透過「斷念」來擺脫母親負面能量的干擾。文章以靈性層面分析母子關係,並提及佛陀的故事做為啟發,最終得出「不再回應」才是真正解脫的修行方法。
Thumbnail
2025/07/03
這段時間的禪定靜修沉澱裡,我靜下心來回顧過往,也重新整理了自己。幾年前搬來基隆後,我就隱約感覺到自己已經停止了「向外開創」的腳步。不是因為懶,也不是逃避,而是一種來自內在深處的覺醒:那些向外追逐、主動社交、討好式的關心與經營,其實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我不想為了滿足生存焦慮而去做違背內心的事, 也
Thumbnail
2025/07/03
這段時間的禪定靜修沉澱裡,我靜下心來回顧過往,也重新整理了自己。幾年前搬來基隆後,我就隱約感覺到自己已經停止了「向外開創」的腳步。不是因為懶,也不是逃避,而是一種來自內在深處的覺醒:那些向外追逐、主動社交、討好式的關心與經營,其實都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我不想為了滿足生存焦慮而去做違背內心的事, 也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