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售前一週,隨著物語、劍心卡表的釋出,每個人都躍躍欲試。
其中,物語的戰場原,有新的角色特性,引起了群友的詢問與討論,
從中也被提醒了自己忽略掉的部分,頗有收穫。
戰場原

效果說明:
當自己的場外在9張以下的情況,自己場上及突襲元的此卡能源需求-4。
...
除了0費及突襲之外的戰場原,都會有這條特性。
這是在還原劇中,戰場原被重石蟹剪走了體重,因此在解咒之前都無法恢復應有的體重。
(不過實際劇情是把他的體重還給了阿良良木)
透過同音的兩個字,表現出拋棄思念,而失去體重。
那麼失去體重的呈現,設計在需求能源上,有什麼關聯嗎?
說起來,還真有那麼一點關係,就讓我娓娓道來。
手牌中的能源需求
首先,講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

效果說明:
自己場上沒有任何一張卡時,手牌中的此卡的能源需求-2。
...
也就是俗稱的假0,
不過我自己比較喜歡說是空場跳費。
(有點類似ws早出的概念)
意思也相對直觀,也就是在作規則登場時,此卡就能視為0費,
不需要任何產能即可打出,當作第一出場的角色。
突襲元的能源需求
那麼手牌之外的能源需求有什麼意義嗎?
或許是想不到此點,群友誤把戰場原的特性誤當成可以0費登場,而開啟了討論。
這就要看到戰場原的突襲卡片:

41:
(登場時) 以下選擇一項:
‧選擇對手前線至多一張BP3000以下的角色退場。
‧此角色突襲元的能源需求在1以上的情況下,
抽1張牌,之後從手牌中將至多1張能源需求3以下的紅色角色在自己的場上站立登場。
31:
...
(登場時) 以下選擇一項:
‧抽至多1張牌
‧此角色突襲元的能源需求在1以上的情況下,
此角色在本回合,獲得[2回攻擊]。
也就是,要作完任務(堆墓10張)之後,才可以選擇第二項效果。
但若只是為了這個原因,其實應該將場外需要10張的條件寫在突襲的卡上即可,
又何必如此拗口,兩段式、透過突襲元的能源需求來呈現呢?
場上的能源需求
那最後就要來看,未被提及的部分。
從戰場原的卡片來卡,似乎沒有跟場上能源需求有關的卡效。
那這個部分有其意義嗎?
有的,理由是,會影響的卡效並不是寫在自己身上,而是其他卡片。
1費跳能

通用型的1費跳能,"必須"回手場上能源需求1以下的角色,才能打出。
而此處的必須,對於戰場原來說,或許可以是一種更靈活的配合。
譬如31雙能的戰場原不幸被東堂葵拉到前線,
那便可以用此牌回手後,重新打出在後排登場,恢復穩定的產能。
電王 - 聖槍型態(龍太洛斯)

效果說明:
....
(登場時) 選擇對方前線至多1張能源需求0的角色退場。
...
0費殺手,
即便如開頭41戰場原,BP4000原本可以擋一拳,
只因為能源需求為0,就會被此張牌斬殺而過拳。
超大型巨人

效果說明:
...
(登場時) 將對手前線所有能源需求0的角色退場。
此角色在本回合,獲得「此角色無法被對手角色效果或觸發效果選擇」。
更徹底的0費殺手,
也就是前排拍了一排戰場原的底座,在場外還沒有10張的時候,
會被這張牌一次清空,對象限定的地鳴。
不過,隨著巨人二彈的推出,這張出場率可能又會再下降了。
或許戰場原可以鬆一口氣。
好本靜

效果說明:
此角色不會被能源需求4以上的角色阻擋。
(登場時) 選擇對方前線至多1張能源需求4以上的角色『休息』。
自己場上能源需求3以下的其他角色有4張以上的情況,
可棄1張手牌,改為『將其回手』。
除了被殺的壞處之外,
在某些時候能源需求低,反而能有益處。
面對原本無法阻擋的好本靜,因為戰場原在場上變為能源需求0,
反而能夠擋得住了,也不會受到其登場效果影響。
能源需求
能源需求的意義:
- 登場難度
- 體質
登場難度,
也就是一般我們對於能源需求的認知:
必須有對應產能才能夠使其登場。
體質,
也就是此次討論要帶出的重點,
白話一點講,就是會受到其他牌影響的難易程度。
與體重的關聯
拳擊手會因選手的體重,而去做量級上的區分,
正是因為體重本身,會影響其出拳的威力、承受時受到的影響。
能源需求的體質意義,就如同拳擊手的體重,
因此選用此項數值來表現,以UA的設計來說,是恰如其分的選擇。
角色特性
最後還是碎念,
關於卡片設計,其實可以替這種同一角色不同卡片一直反覆出現相同的效果,
給個專門的詞條,如同當前的黃色詞條。
而該詞條冗長的說明,則可以直接寫在普AP上,或利用AP的牌背。
甚至可以比照LORCANA在廣告卡上的拚圖設計,
作一張說明卡附在產品內,說明意義外,更添一些蒐集、蒐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