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我一個人到十分寮瀑布坐了一整天,到了傍晚,有一位管理員來喊我,看我在哭,他就跟我說,他們員工要下班了,要我去前面的小木屋休息,這裡太危險了。我知道他怕我想不開,其實我沒有想不開,只要想要沉澱而已。」素華說。
十八年後,素華與先生婚姻結束,素華並沒有跟先生交惡或撕破臉,依然在前夫的工廠上班,最主要原因是捨不下孩子,素華說,與其交惡不如當朋友,多一個敵人,人生不會比較好,「前腳走、放腳放」,就沒有什麼過不去的。素華的先生很快再婚,與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孩子,素華有照顧到,甚至與第三任妻子所生的孩子素華也一樣敞開心胸照顧,有人問她,為什麼能做到這樣卑微,素華說,都是一家人,我的孩子的爸爸,也是這些孩子的爸爸,只要這樣想就不會計較了。
素華無我無私,因此與前夫的第二任、第三任妻子後來都成了好朋友,她們說,因為素華的寬容無爭和真誠,讓她們深感愧疚,進而反省自己的無明和愚癡。素華的大女兒說,「我以前會為我媽抱不平,氣我爸不負責任,但是後來我自己也成了媽媽,知道婚姻有諸多不為外人道的無奈,因為那些歷練,讓我媽媽變得獨立堅強,也贏來許多不可思議的友誼和情份。」
將近七十歲的素華天天開著休旅車東奔西跑,早上先去市場幫行動不便的朋友買菜,接近中午就去做資源回收,也做便當給志工吃,下午載志工去參加告別式,有時在女兒的裁縫工廠幫忙,一天很擁擠,時間不夠用。素華覺得自己很幸福,擁有這麼多,三個孩子很平安,家庭很圓滿,又能隨心所欲做自己喜歡的事,最重要的是想去哪裡就去哪裡,沒有婚姻束縛,只有甘願做歡喜受的輕安自在。
老智者說,每個人都有很多的人生課題,功課要怎麼寫,怎麼解,沒有一定的公式,全憑自己的一念心。就像素華,雖然婚姻受挫,但是她積極止損,沒有與前夫撕破臉,孩子受到的負面影響就會相對降低,對婚姻仍有美好的憧憬。她也不為難介入自己婚姻的女人,因為無冤無仇不會來,都是我們自己有負在先。每一件事的發生,素華都用「無我」的心態去解題,所以她沒有失去,只有獲得。
#無我
#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