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成人內容即將進入的頁面,可能含暴力、血腥、色情等敏感內容

第06章:百足蟲(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raw-image

  自小被診出智力障礙的他,先是隨母姓,再是改名字,從記事以來就是沒有老爸的謝倚菁,寄意即使注定成不了大器,也該依附有能力的人,才不會在險惡世途中遭受太多凌辱。百萬噸的愛,年復年地壓着母親的胸臆,正與香港年均的固體廢物總量相同,深悉在偽善的都市人眼中,兒子無異於固體廢物。

  每當談及類似議題,人們普遍認為嚴重弱智是最可悲,走路困難,小便失禁,得吃糊狀食物免生鯁喉意外,毫無自理能力。但同等重量也壓着謝倚菁的胸臆,他只是個輕度弱智,因此,他能察覺到自己與別人不同,更蠢、更鈍、更笨、更拙,倒是年齡比起同班同學大上三歲。他原以為加倍用功,由特殊教育轉讀普通中學便可當個正常人,豈知造成這個年歲差距,成為班中會長鬍子的大塊頭,加上長相奇異,無法當個正常人還要被同儕嘲諷。

  錯了,不是同儕,能在平等地位交流的才算是同儕,可惜,眾生並不平等。

  謝倚菁甚至聽不懂他們說的笑話,陪笑又陪笑,陪笑又陪笑。直到校方舉辦三日兩夜宿營,他哭着哀求老媽讓自己去玩,終於在宿舍體驗中,搞明白嘲諷的概念,驚覺自己就是他們多年來的笑話。

  那可是卅年前,大亞灣核電廠尚未發生人為事故,釣魚仍可安心食用、偶像劇常有下雨梗、國際局勢還相對穩定的年代,謝倚菁十五歲,參與了專為初中生而設的「生命教育營」。像許多剛踏入青春期的孩子,難得不受管束在外過夜,便於營舍睡房玩起真心話大冒險,這個女生竄來男宿表白,那個男生溜進女廁撒尿,無關緊要的調皮事,足以讓謝倚菁樂得笑不攏嘴。

  「好搞笑哦!你們是不是傻,好搞笑哦!」他真的覺得非常開心,沒在顧忌形象。

  其時充當轉盤的瓶子指向了他,羞於坦承自己是智障人士,唯有選擇大冒險,而不是本可撒謊的真心話,正如他的內心容不下半點欺詐。然而,師長早已暗地告訴學生們他有特殊問題,原意是謝倚菁被溫柔以待,但不,男同學居然帶着他爬圍欄,來到營地附近的泳灘,命令他當眾裸泳,否則大家將不再把他視為朋友。

  對於加倍用功只想當個正常人的他而言,友誼是如此可貴,又弄不清嬉戲和霸凌,便脫掉衣褲鞋襪,赤身露體的奔向大海,以為這樣就能博得不是同儕的同儕歡喜。

  謝倚菁踏着粗糙的沙子,任由海浪迎面拍打腿上,沙隨浪去,使他站立不穩,噗通!整個倒頭栽進水裏,背後更是傳來同學的嗤笑聲。雖則他大可在淺水區域裝裝樣子,但光着屁股又倍感羞恥,只想遁入海底遮醜,傻到朝着深處愈游愈遠。全憑求生本能胡亂掙動,探頭換氣,踢腿前進,慌得嗆了幾口鹹水,繼續下去遲早淪為浮屍。

  幸好海中有條飢不擇食的魚,錯把男莖看成魚餌,力爭上游,使勁咬住不放。

  突感刺痛的謝倚菁,趕緊往回游向岸邊:「我好害怕!別丟下我不管,我好害怕!」

  同學們離遠聽見了求救聲,卻不知具體狀況,猜測着會否是在水裏抽筋遇溺,生怕鬧出人命要背鍋,愴惶地跑回營舍,沒有哪個打算找老師求助。傻有傻福但不多,當謝倚菁僥倖存活裸奔上岸時,他拼命討好的所謂朋友都不顧而去,眼眶便泛起淚光,既是對友情不敢抱有任何憧憬,也是被魚兒叼着胯下,還瘋狂擺鰭的撕裂感弄哭。

  他焦急得攥拳捶打,揍得腮蓋外翻,目珠凹陷,魚兒就是不肯鬆口。

  稀零零的腥血沿着皺巴巴的陰囊,流至袋底滴落,那陣涼快觸感使他打個冷顫,莫名的癢意壓過了痛感,男兒下身竟在魚兒體內充血膨脹,神色亦由疑懼變為陶醉,「誒?」處於性懵懂期的謝倚菁不曾自慰,這可是首次嘗到性快感,偏以錯誤方式打開,他兩手齊用擒住濕滑的魚身,腕掌施壓搓擦,逼使魚口以陰莖為軸心來回套弄。

  「喔!嗯嗯,哇!」他單純覺得很舒服,絕非蓄意殘害魚兒。

  剝落的鱗片自他的指縫迸出,咽胃、腸道、魚鰾、肝胰,無不被男孩攪拌搗碎。

  事後,他像擲豆袋似的將死魚投向大海,累倒在泳灘上鼾睡,乃至翌日清晨,學生們匯合到營地食堂逐個點名,老師發現謝同學不見了,立刻傳召他的室友私下訊問。屁孩顯然不及魚兒口緊,如實招供、從寬處罰、名額有限,簡單三句唬得他們合盤托出,帶團老師聞言趕赴泳灘,先讓他穿上昨夜脫掉的髒衣蔽體,再回營舍更換乾淨服裝。

  原本批准成績墊底的謝倚菁入學,就是避免收生不足導致廢校,縱使教職員從未受過照顧特殊學童的培訓,都要搶孩子湊人數,以獲得政府撥款的特殊津貼,用在夏季的教師室長開空調,或在冬季添購幾台暖爐不過癮嗎?這下管理疏忽,有損校譽豈可外傳?非但屁孩們沒有被嚴懲處分,又訓斥謝同學半夜溜出營舍有錯在先,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照常進行當天安排好的歷奇活動。

  好巧不巧當天的歷奇活動,正是在同樣的泳灘上,划舟出海釣魚,演示由宰魚到烹飪的過程。藉以教育學生以人道方式捕殺,必須懷着感恩,替丟失性命為我們帶來飽足的生靈祈禱,謹記珍惜食物。

  那夜在營火會用膳,謝倚菁望着插在樹枝的烤魚,終於知道自己錯了。

  原來應該先殺死再抽插,讓魚兒走得有尊嚴,即為人道,真的學到很寶貴的道理。

  自從這種觀念植根在謝倚菁心裏,總是想着再次魚水之歡,便自告奮勇到街市買菜,母親還以為他是孝順幫忙做家務。每逢得知當晚吃魚,就會在放學後爭分奪秒買菜,趁着老媽下班前的空檔,獨個在家用魚自慰,其手法亦隨着經驗增長愈發講究。

  先將急凍魚放進微波爐退冰,儘量保持魚身濕潤,再找個密不透風的悶熱地方,譬如鞋櫃,或加厚面料及護脊的空書包,確保櫃門關緊,拉鏈閉合,閒置大約十五分鐘,完成上述步驟即可享用。目的是為了讓它散發魚腥味,魚兒體內不至於太僵冷,肉質彈嫩同時,仍留有少許雪氣與寒意,務求在肏它的時候,餘下的碎冰因摩擦而融化,從魚口溢出血沫與白泡,噗嚕作響,吃得很滋味的樣子。

  觸覺、嗅覺、聽覺、視覺四重疊加的刺激,直教謝倚菁高潮迭起。

  哼!忍不住又尿在魚裏面了,給它洗個澡吧,收回冰箱,等下還要蒸熟來下飯。

  戀魚怪癖持續幾年之久,每次也能蒙混過關,怎料某日母親請了半天病假,提前回家,把兒子的劣行逮個正着。他們相顧無言,略顯失神的老媽說要上廁所,讓兒子有充裕時間收拾,而該牛鰍魚回到冰箱沒多久,馬上就被當成垃圾扔掉。拋妻棄子的父親成不了學習榜樣,避諱談性的母親又不知怎麼開口,只知兒子迴避眼神接觸,無從確定他是覺得丟臉,抑或真的明白那種行為有多離譜。

  老媽看似平靜,實質憂心如焚,舊時女子欠缺教育機會,難免把道聽途說的當真。

  於是,謝倚菁被帶到保守教會接受「矯正治療」。

  小禮堂內座無虛席,信徒們皆是強逼子女前來的家長,他們目光散渙,毫無活着的人所應有的靈氣,形同空殼,有的兩手交握求主垂憐,有的兩眉緊蹙替人難過。講道環節過後,牧師開始邀請治療對象輪流上台,要求用聽了最難受的貶稱來自我介紹,借以認清負面標籤,乃根除惡習的關鍵。

  矯正治療不但嘗試掰直同志,還可套用於厭食症、電玩癮、竊盜癖、追星族,有毛病和沒毛病的照治不誤,頌讚全能上帝,偏又來了好幾遍都未見療效,看來全能不到哪去。

  譬如,排在謝倚菁前面的叛逆少女,是名性癮患者,據悉已經多次被逼出席,她拖着頹喪的步伐走上講台,自認淫娃、蕩婦、公廁、老泥、母狗,厚着臉皮交差了事,歪頭不屑地行個提裙禮,便嚼着口香糖,在眾人掌聲下返回座位。

  輪到謝倚菁自介了,與方才的少女不同,他並沒有健全的心智去忍受鞭笞。

  接過麥克風的他在台上扭來扭去,怯得弓背聳肩,左右游移的斜視眼,使他顯得作賊心虛,其實只是連牧師是何人、教會是何地、矯正是何事都不得要領:「聽了會好難受的,外號嗎?」

  「是的!你認為別人會怎麼罵你,就是你的罪!」牧師的亢奮程度不遜於吸毒。

  奈何在他極其有限的認知中,罪是個陌生的概念,乖巧會被獎勵,頑皮會被責罰,僅此而已。想起牧師講道說到,不信主的要下地獄,太可怕了,小時候不小心摸到燒水鍋也很燙,為甚麼要被扔進火坑裏?老師教過先殺再用便是符合人道主義,他又沒有犯規,為甚麼會挨罵?

  謝倚菁驚得渾身發抖,以偏差眼位掃視,在觀眾席上尋找母親身影,卻沒能獲得援手,僅見老媽愛莫能助地頷首示意,他才硬着頭皮去學習反省,咕噥半天也答不上來。

  當牧師看出男孩的智商低下時,態度百八度轉變,如體恤晚輩般搭肩膀,為着維護形象和保住場面,循循善誘道:「那我換個說法吧,你認為自己犯了甚麼錯誤,才會令媽媽這麼傷心?」

  「我,」謝倚菁從未如此用力思考,腦袋脹痛好比吹脹的氣球,緊繃得隨時破裂。

  「勇敢說出口,難道你想氣得你媽短命嗎?認罪,才配得到主的救贖。」

  男孩攥緊手中麥克風,疏於修剪的指甲生生嵌進肉裏,強行憋住急促的喘息,又抵不住情緒使然的臉部抽動,擠眼聳肩猛搖頭,兩頰贅肉滑稽地擺動,大聲喊出他曾聽過的所有罪名。

  「我是低能,我是弱智!腦裝屎,我腦裝屎我、死白癡!我蠢過豬,我戇過狗!」

  弟兄姊妹齊集教會為謝倚菁作見證,他的淚涕與飛沫,噴個有天無日頭。

  「媽媽,別生我的氣,我會改⋯⋯你可不可以長命,別丟下我⋯⋯」

  母親聞言愣住,難於啟齒的後果是兒子搞錯重點,正如牧師連需要矯正甚麼也懶得去問,堅信當眾羞辱能醫百病,又像裁判舉起拳手胳臂似的,願榮耀歸天主,更荒謬的是信徒們竟不求甚解地鼓掌。自知誤上賊船的老媽忍無可忍了,在眾目睽睽下衝上講台,牽起兒子的手,忿然撞開牧師直往大門趨步而去。

  在離開屋邨教會後,通往對街的行人隧道裏,迴蕩着兒子稀里嘩啦的嚎哭,聽得老媽心碎滿地,當即頓住腳步,轉身凝眸這個滿臉鬍渣的小孩子,逼着自己跨過心理關口,捧着他的臉蛋訓話。

  「人要和人做,魚要和魚做,你到底聽懂沒有?」老媽窘急難當,禁受途人側目。

  「我懂,我懂了⋯⋯」他抽噎着說,「我以後不玩食物,不玩食物⋯⋯」

  深悉兒子智齡只有八至十二歲,非要困在成年男子的體內,還認知匱乏到把自慰當成玩耍,母親不禁皺起泛酸的鼻子,趕在眼淚掉落前把他擁入懷中,就算天塌了也要頂住,斂住鼻音道:「都是我的錯,小朋友是無辜的。」

  「可是我今年十八歲了,那個牧師說要下地獄!我不要下地獄,我好害怕!」

  「廢話!如果有地獄,媽我幫你擋!」儘管愛得不遺餘力,未讓世界值得我們活着。

  牢記着人和人做,魚和魚做的叮囑,對箇中含意並非相當理解,但也聽話照做了,謝倚菁戒掉玩魚的壞習慣,還試過半夜偷偷瀏覽色情網站,始終無法對人類提起性趣。

  如是者四年過去,廿二歲的他通過了「智障人士之通用就業能力評估」,在專注與持久性、服從規定及指令、適應變動、準備及收拾工具、獨立性等指標均有良好表現。即使在情緒管理、語言溝通、人際互動、衞生習慣、安全意識等指標相對欠佳,也因做事主動積極和願意接受批評,而在被寬待的前提下博得諒解。

  謝倚菁帶着興奮心情回家,除了每個月兩千元的傷殘津貼之外,總算能分擔家庭開支,卻在推開家門時,驚見老媽臥倒在客廳中間,手邊零落着摔破的玻璃杯碎片,及打翻在地的降血壓藥物。

  人們要麼自欺以為天道酬勤,要麼自負以為有志竟成,瞎說甚麼自我檢討,汲取教訓,保持進步便可過上美滿生活,未曾慮及有些人連覆盤的資本都沒有。積鬱成疾,抱憾而終,有幸短壽是今世最好的福氣,走到隧道盡頭亦看不見丁點曙光,與其懼怕地獄是生老病死的下個階段,何不環顧四周?現在剩下謝倚菁獨自面對了,他的專屬地獄。

  他跪倒在母親遺體旁邊,埋頭懷裏痛哭,抱得再緊,也留不住那逐漸放涼的體溫。

  在悲傷使然下迷失時間概念,窗外由日落到日出,男孩依然捨不得鬆開手,與屍同眠,可是母愛又怎會因心源性猝死而止息?隨着屍體的蛋白質腐化分解,散發出濃烈的魚腥臭味,彷彿老媽在天有靈,知道甚麼東西能安撫到兒子。

  被腥臭熏醒的謝倚菁正好處於晨勃狀態,怱覺有股難耐的燥熱攻上心頭,他試着找出氣味源頭,想將它扔掉,就怕忍不住玩魚會成為壞孩子,對於屍體的腐敗過程毫無瞭解。翻箱倒櫃的幾小時後,他才弄明白腥臭是從老媽身上傳來,人要和人做,魚要和魚做,死去物盡其用便合乎人道,原來是這個意思?為了別讓母親的死白費掉,似懂非懂的他連忙把彼此褲子脫到膝蓋。

  他扶着硬邦邦的小香腸,巴不得立馬壓上去抽插止癢,又無法面對母親的面容,便將遺體翻過身來,如撒嬌討揹般趴在女屍背上,摸不着陰道的準確位置,亂蹭硬塞,捅進了因括約肌失能而漏糞的肛門裏,「啊嘶!喔、喔!」

  連想再嘗置身母體的那份柔軟都入錯洞,他的賤命沒有半秒不是悲劇。

  等到射後清醒才驚覺大事不妙,必須替老媽沐浴更衣,否則不僅被警察叔叔看光,還會因大小便失禁而遭到取笑,他不曉得這叫做銷毁罪證,無非就是個窩心舉動。於是警方判定死因無可疑,認為謝先生不是蓄意破壞案發現場,人畜無害的智障哪有能力作惡?歷年不少憶子成狂的案例,崩潰到把死胎當作活嬰來照顧,如今角色倒置也不足為奇。

  假使用不着高智商犯罪,誤打誤撞就能逍遙法外,究竟說明甚麼?

  說明魔鬼有分等級,人在地獄,成魔是最不需要智慧的事情,起碼不比好人難做。

  可惜謝倚菁雖然想當乖孩子,但卻由衷相信自己對亡母做的是好事,甚至想用小香腸令大家走得更有尊嚴,惠及更多更多的人,若不是犯下謀殺要坐牢,他早就付諸實行了。偶爾在電視上聽到有人斥責政府,談到暴政和惡法等字眼,誤以為議員制定法律是寫作文交功課,肯定是填錯答案才禁止殺人,不然先殺後姦,讓失去功能的死者也值得被愛和疼惜,試問誰不會因此而驕傲?

  眨眼間晃過廿年,換過好幾份工作,性質多是樓面侍應和清潔洗碗,仍舊單身居住在公屋單位,再無人為他慶祝生日,當被問起幾歲時,也得比劃手指計算才答得出來。早些日子,他每隔數個月就買魚自慰,完事後總是倍感難過,自覺辜負老媽生前的教誨,乃至後來的大亞灣核泄漏事故,魚貨價格飆升,連僅餘的洩慾方法都沒了。

  難得這天掛出暴雨警告不用輪夜班,偏又下起冰雹,只能宅在家裏發悶。

  謝倚菁像是玩充氣堡似的在沙發上蹦躂,手持電視遙控器,於寥寥幾個頻道之間反覆切換,唯求用噪音環繞自己,別讓空間太寂靜,對深海探險主題以外的節目概不感興趣。

  「呀!」落雹直播倏地響起天氣女郎的驚呼,「嗚!」

  高亢刺耳的喊聲,嚇得男孩耷拉着腦袋齊肩,身子僵住了,抱着頭杵在沙發,慌張地看向電視屏幕。竟見有名口罩蒙面、戴着鉚釘貝雷帽、小圓框墨鏡、身穿皮革製連體賽車服、戰術高筒靴,全副黑色武裝的高挑男子,從背面擒住女主播用手帕熏暈,猛的拉入輻射毒雨中。

  「你幹甚麼!」緊接着鏡頭倒地淹過半邊畫面,攝影大哥與黑衣男子死命搏鬥。

  目睹整場廝殺的男孩,由沙發踏回地面,緩步走到電視屏幕前,把難以聚焦的斜視眼湊得極近,臉色被像素亮度照得灰青,原先惶惑的表情不由透出振奮,驚喜得兩眼放光。他發自內心地支持施害者,無道理可言,就是慶幸有人敢作敢為的打響頭砲,上節目大展英姿。或許這個乖孩子並非真的疼惜死者,只是很討厭天天欺負他的人類罷了,卻沒有健全的心智來自我審視。

  該死的殘次品,無教化可能,罔顧惡人是否社教化的後果,歸類為固體廢物。

  新聞頭條登版「獵牙人」的事蹟,男孩開始剪報收藏,貼滿了家中四面牆,拿定主意要為自己籌備首場狩獵,還把能找到的犯罪影集全都看完,得翻看幾遍才看懂劇情。我的偶像,您能看到渺小如我,在追隨您的腳步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低氣壓文學特區
21會員
82內容數
雷又生致力於生產高純度讀品,貨真價實,童叟無欺,請即攜同您的獵奇耐受性、心靈防災包、應急食用腦、點選我已年滿十八歲的說謊癖,加入低氣壓文學特區,鑑賞連寫個小說都怕文字獄的怪趣。【免責聲明:作者對於讀者因審美偏好迥異,或以非預期方式詮釋故事而引致的情緒超載、認知偏誤、道德解離、價值真空感等併發症,恕不負責。】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文案】 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江會會,性格軟弱,逆來順受 某天被霸凌的路上碰到一個一米八八的大帥哥,幫她打跑了那群霸凌者,自稱是她未來的兒子 她看著面前的同齡人,默默撥通了精神病院的電話 對方像是徹底賴上她,那天之後甚至轉到她的學校 她
Thumbnail
【文案】 出生在重男輕女家庭中的江會會,性格軟弱,逆來順受 某天被霸凌的路上碰到一個一米八八的大帥哥,幫她打跑了那群霸凌者,自稱是她未來的兒子 她看著面前的同齡人,默默撥通了精神病院的電話 對方像是徹底賴上她,那天之後甚至轉到她的學校 她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罕見疾病的孩子和他母親的故事,描述了孩子在尋找自己生命意義的過程中,以及母親為他做出的努力和選擇。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罕見疾病的孩子和他母親的故事,描述了孩子在尋找自己生命意義的過程中,以及母親為他做出的努力和選擇。
Thumbnail
  這世界有些人比較覺醒,在生命遇到一點點困境的時候,就會自己去找出口。但是也有很多人,必須在人生遭遇「重大的挫折」,或是「苦到了極點」時,才願意回頭。   文怡的父親在公家機關工作,母親則是小學老師,一邊教書一邊把文怡三姐弟拉拔長大。文怡和弟妹各自成家之後,母親也從學校退休了,原本忙
Thumbnail
  這世界有些人比較覺醒,在生命遇到一點點困境的時候,就會自己去找出口。但是也有很多人,必須在人生遭遇「重大的挫折」,或是「苦到了極點」時,才願意回頭。   文怡的父親在公家機關工作,母親則是小學老師,一邊教書一邊把文怡三姐弟拉拔長大。文怡和弟妹各自成家之後,母親也從學校退休了,原本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