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暇之餘,可以拿來閒嗑牙的靈異短篇故事集。」
▏適合喜歡利用零碎時間來閱讀的人▕
從小就很喜歡閱讀靈異、驚悚類型的故事,還記得那個時候明日工作室、春天出版社、鮮鮮文化的口袋書正流行,只要去超商,一定可以看到架子上那一本本49元的恐怖小說——尤其是喜歡這類型故事的人,鐵定對笭菁、路邊攤等作者並不陌生,簡直可說是童年的回憶了。
後來,出版社將口袋書收起來了,市面上長期耕耘本土靈異小說這塊的公司,莫過於最廣為人知的邀月文化(新月出版社),尤其是長篇系列作,在笭菁的作品於奇幻基地大量出版前,熱愛靈異小說的我幾乎可說是沒碰過霓幻鑰這個書系以外的作品。
《詭軼紀事》是一系列的靈異短篇故事集,不得不說,我相當喜歡這個企劃,因為自從出社會工作之後,基本上只能以零碎時間來閱讀感興趣的作品,而「短篇小說」恰好符合這項需求,也不會因為未解之謎過多而像閱讀長篇那樣偶爾需要做筆記,可謂出社會後增進閱讀量的首選。
▏多人短篇集結便會成為另類的較勁場合▕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即便有喜歡的作者在裡頭,但有的時候,選擇放入的篇章仍會影響讀者完食後的感受。
這本書總共有五則短篇故事,分別是:
① 〈百鬼夜行番外篇:她,回來了〉笭菁
② 〈返家〉龍雲
③ 〈碟仙請降壇〉尾巴Misa
④ 〈糖,或者,南瓜燈〉御我
⑤ 〈我是恐怖作家兼夜班保全〉路邊攤
〈百鬼夜行番外篇:她,回來了〉就比較可惜了,由於沒有看過《百鬼夜行》系列,所以若單獨閱讀,可能會稍嫌不足。認真說來,其實我比較喜歡從下一本開始的系列短篇,不僅可以明確感受到「笭菁式的寫作風格」,當中的布局也令人大讚「沒錯這才是笭菁的實力」呀。
〈返家〉主要從妻子、丈夫、女兒三條線進行開展,透過各自的眼與陳述,可以發現每個人都運用自己察覺到的跡象,開始揣測眼前所見之親人是否早已死去,而這些謎團最終則是在村長這條線慢慢揭曉,並且以「我」(聽聞這樁離奇故事的人)進行收尾,每一次都帶來新的劇情翻轉,可說是相當精彩的設計。
〈碟仙請降壇〉是「學生在廢棄校舍玩碟仙」的經典題材,裡頭有許多令人喜愛的元素(校園、靈異傳說、碟仙、情愛糾葛、猜忌),而且謎底與手法並不難猜,大致上從一開始就能猜到是怎麼一回事了(不過,也有可能單純只是因為我看過太多類似的布局,所以對此比較敏銳),再加上故事中「特殊聲音」頻繁出現,基本上讀者心裡大概也有個底了。
〈糖,或者,南瓜燈〉是跟萬聖節有關的鬼故事,主要由一封似真似假的電子郵件進行開展,這封不斷被轉寄的信被視為「詛咒信」,只要沒有按照信中所說的「匯款買糖來保平安」,便會有不幸降臨。如果曾經收過祝福信、幸運信(信件內容的最後通常會要求將此信轉發給幾個人、否則可能會有厄運纏身之類的,現在可能比較少見了),大概會對這個故事深有所感。
〈我是恐怖作家兼夜班保全〉是兩則很精緻的小品文,不僅相當貼近人心,也可一窺社區保全的工作內容。現代人很少離群索居,對於「鄰居」所產生的各式影響力基本上可說是心有戚戚焉,至於會遇到哪些類型的住戶與需求,在故事裡多少能探得幾分。另外,以另一種角度來看,應該不難發現故事主角「在現實世界遇到的鄰居們」與「不小心誤闖另一個世界的大樓所遇到的鬼鄰居們」,他們所造成的影響其實都算是「人生鬼故事」的一環。以私心來說,我相當期待這些保全故事可以獨自發展成一系列的保全短篇集。
(很喜歡這一系列的主視覺設計,在書店裡一眼望過去,簡直是集詭譎與怪誕於一身的華美之作,以華文創作所使用的設計來說,著實令人驚豔,不過這樣的包裝手法也很有可能只是為了延續奇幻基地一貫的美學就是了)
(一種較有一致性的感覺)
☉☉☉
║書名:《詭軼紀事‧零:眾鬼閑遊》
║作者:笭菁、龍雲、尾巴Misa、御我、路邊攤
║出版社:奇幻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