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石破茂20號在自民黨選舉總部(圖片來源:路透社)
日本參議院定期選舉在上禮拜天落幕,執政黨自民黨遭遇了歷史性的挫敗,在改選的125席中,執政的自公聯盟僅贏得47席,未能達成選前設定之維持席次過半目標,繼去年喪失眾議院過半多數後,首相石破茂再次吞下敗仗。如此在兩院皆淪為少數執政黨,是自民黨自1955年創黨以來首見。
即便如此,石破茂在選後受訪時表示,由於仍是國會中的相對多數黨,因此會負起責任、不會辭職首相,此番言論已讓黨內炸鍋,從地方黨部、議員到黨內大老,如自民黨最高顧問麻生太郎,皆已發難表示無法繼續支持石破茂政權。
自民黨規章確實有規定,只要經半數國會議員與都道府縣代表連署,便可啟動改選總裁之程序,雖然這條規章從未被使用過,但黨內已有議員在評估啟動此程序之可能性。
所以日本的政局未來可能會如何發展?
在這樣兩院皆未過半的情況下,不僅政策難以推動、更可能連政權都無法穩定維持,隨時會受到在野黨不信任案的威脅,繼續以少數黨執政是對日本政局最不穩定的選擇。
若在野黨們能夠聯手通過不信任案,則眾議院便會解散並全面改選,將政府組成重新交給民意選擇,這也是未來的一種可能。
自公聯盟也可以選擇擴大聯合政府,邀請其他在野黨加入共同執政,甚至將首相大位交給在野黨也是可能的談判籌碼,這在1994年曾經發生過,該年自民黨選擇支持日本社會黨的村山富市擔任首相、並組成自社聯合政權,即便自民黨擁有社會黨三倍左右的席次。
不過席次足以讓自公聯盟過半的三個在野黨,皆已表示無意加入石破政權,石破茂自己也表示並不打算擴大聯合政府。因此這件事比較有可能發生在黨內先把石破茂逼宮掉後,再由新任的總裁去找在野黨結盟。
假如石破茂成功被逼宮下台,最有可能接班的人選是誰呢?
目前呼聲最高的是在上次總裁選舉以微小差距敗給石破茂的高市早苗,高市是安倍晉三欽點的接班人,是代表自民黨內光譜較偏右的一派。部份分析認為石破茂較為中間的立場、導致保守右派的選票流失,是此次敗選的原因之一,若由高市早苗擔任總裁,便有機會吸引這些流失的選票回流。高市早苗已經表態願意承擔重塑自民黨的責任。

高市早苗17號在愛知縣為候選人助講(圖片來源:高市早苗IG)
另一位呼聲也不小的人選是現任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年僅44歲的小泉是黨內的明日之星,在上次的總裁選舉雖以第三名落敗,但卻在第一輪中拿下了最多的議員票,足見黨內影響力。小泉在黨內是較偏中間的立場,較有可能吸納中間選民的支持。
其他可能人選包括被視為保守派明日之星的小林鷹之、岸田派的大將現任官房長官林芳正,甚至前首相岸田文雄也有被人點名。

2025日本參議院通常選舉席次分佈(圖片來源:NHK參院選特設網站)
回到這次的選舉結果,從全國比例選區可以明顯看到各政黨支持率的消長。往年皆可拿下30幾%的自民黨,這次僅獲得21.6%,是該黨史上最低的數字。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拿下12.5%,跟上屆的12.8%不增反減,席次也沒有成長,表現可說是不如預期。
這次選舉的兩大贏家國民民主黨與參政黨則分別拿下12.9%與12.6%,皆勝過立憲民主黨。走中道右派路線的國民民主黨在富山、山梨、香川三個單一選區擊敗自民黨的現任議員,顯示其在陸戰上逐漸站穩腳步。民粹極右的參政黨則在眾多選區分走10-20%不等的選票,直接造成自民黨這次的慘敗。兩黨最終分別獲得17與14席,NHK的出口民調顯示兩黨在年輕世代極高的支持度,顯見其承載年輕選民對不同路線的期望,未來勢必將在國政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NHK出口民調顯示國民民主黨與參政黨在年輕世代擁有極高的支持度(圖片來源::NHK)
這次選舉的投票率來到了58.5%,較去年成長了6.5%,可見人民對於改變的渴望。這次選舉是否標誌著自民黨一黨獨大的終結?日本人民正站在關鍵的岔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