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記者俱楽部主辦的与野党党首討論会,從左到右分別為參政黨黨首神谷宗幣、共產黨黨首田村智子、公民黨黨首齊藤鐵夫、立憲民主黨黨首野田佳彥、自民黨黨首石破茂、日本維新會黨首吉村洋文、國民民主黨黨首玉木雄一郎、令和新選組黨首山本太郎(圖片來源:時事通信)
明天就是日本參議院選舉,長期執政的自民黨面臨十幾年來最大的危機,眾多被視為自民黨鐵票倉的選區,在這幾天的民調都顯示激烈膠著甚至落後的狀態,這場被日本媒體稱為「實際上的政權選擇選舉(事実上の政権選択選挙)」,這一個月究竟發生了什麼?明天的選舉結果又會怎麼影響日本的未來?
這次參議院選舉將改選共248席中的125席,而執政的自民黨、公民黨聯盟目前擁有141席,其中75席為非改選議席、66席為改選議席,這代表自公聯盟只要贏得50席,便能繼續擁有過半席次,這也是執政黨設定的勝選目標,關鍵數字50席請牢記。

自公聯盟能否維持過半,取決於關鍵席次:50席(圖片來源:日テレNEWS)
然而各家媒體釋出的終盤民調,自公聯盟的選情非常不樂觀,除了在山形、福島、宮城、新瀉等搖擺選區已落後在野黨參選人,傳統的自民黨保守地盤岐阜、三重、和歌山等,也出現了可能翻盤的跡象。最值得關注的是九州,佐賀、長崎、熊本、宮崎、鹿兒島等縣,從2007年以後自民黨不曾輸過,這次卻也都在跟在野黨激戰的狀態,九州將是自民黨過半與否的關鍵。

共32席的一人選區(ㄧ縣選出一人)傳統由自民黨佔有優勢,這次卻面臨在野黨強勢的挑戰(圖片來源:TBS NEWS DIG)
選情會如此不利自民黨,主因就是民眾對於石破茂政權與自民黨長久執政的不滿,從裏金、派閥等金權政治問題,到前陣子的通膨、米價等議題,民眾對於自民黨執政的不滿幾乎來到最高點。
此外,眾在野黨雖然稱不上團結,但各自有各自的論述與特色,吸納了不同的選民板塊,同樣與自民黨走右派路線的就有:在關西勢力龐大的日本維新會、走穩健中道右派路線的國民民主黨、與新興的極右翼參政黨等,進一步瓜分了自民黨的票源。
其中,2020就已成立的參政黨,在這次選舉忽然極速竄起,他們喊出了「日本人優先(日本人ファースト)」這一非常有即視感的口號,主打在日外國人壓縮到日本本國人利益的論點,獲得了一大票核心保守派人士的支持,加上善於使用網路媒體平台,也獲得部分年輕世代或平常不關心政治的人的支持。民調預期參政黨將獲得至少10席、目標20席以上的席次。

參政黨黨首神谷宗幣舉著「日本人優先」的手牌(圖片來源:産経ニュース)
如同所有極右翼政黨,參政黨反對同性婚姻、反對夫妻別姓、反對女性天皇,參政黨的崛起與眾多先進國家這幾年極右翼崛起的脈絡相同,日本遲早是也會出現一個這樣的政黨的,只是我也沒想到這麼快。
其他在野黨,如最大在野黨、左派的立憲民主黨預期將可拿下25上下、衝刺30的席次。前幾次選舉表現都不甚理想的國民民主黨,在參政黨崛起前民調曾經一度超過立憲民主黨,現在雖然也被參政黨瓜分票源,但預期席次也可以上升到15席上下。其他野黨,左派的共產黨、令和新選組、右派的日本維新會、日本保守黨則預期可拿下個位數不等的席次。

民調顯示自公聯盟受到在野黨來勢洶洶的衝擊(圖片來源:日テレNEWS)
雖然如同許多兩院制國家的上議院,日本參議院並沒有直接決定首相與組成內閣的權力,但參議院與其選舉所代表的政治影響力仍然極大,上次自民黨參院選大敗是2007年,自公聯盟僅贏得46席,那時執政的是安倍晉三的第一次內閣,選後安倍晉三雖然沒有馬上辭任,但兩個月後就下台了,可見參院敗選的政治壓力仍然巨大。而自民黨即便又換了個首相,仍然在2009年的眾議院選舉再次大敗,喪失政權。
如今的石破茂內閣,在眾議院已是少數政府,僅擁有465席中的215席,政策難以推動,需時常向在野黨妥協,若是在這次參議院選舉再次失去過半多數,將會對自民黨政權造成嚴重的打擊。
日本的政局將會如何發展,這場牽動日本未來數十年政局的關鍵選戰,明天將正式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