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能想像在客廳裡套上厚厚的羽絨衣,身旁立著一隻北極熊雕像,地上的臉盆內放著碎冰,來一場遠赴阿拉斯加的「虛擬旅行」,片中是一名母親,因為無法獨自旅行帶著子女前往冰天雪地,於是聽了占星師的建議,創造了相似的場景、營造出那地方的氛圍,以此方式來施展心裡魔法。她為何這麼做呢?她想為這段降到冰點的夫妻關係找到解方,必須「以冷制冷」,他們住進了室內搭建的帳篷,母親要孩子起身跳舞,沒想到就連孩子也受夠了這趟旅行,事實上丈夫根本沒有參與其中,她只是轉念換了個心態,走進了廚房與肉販丈夫繼續共事。看似荒謬的情節,是紀錄片導演彼得可雷克斯施展的「重演」魔法,他總能帶領觀眾穿越時間與空間,進行一場場充滿驚喜的體驗,就像導演的經典作品《烹煮歷史》,在現代重現過去製作美食的故事。

我忍不住翻開去年在紀錄片影展講座,見到彼得克雷克斯導演時所做的筆記,沒想到今年就有他的作品在台灣院線上映,這部電影可說是印證了他在課堂上講述的創作理念,他總是會先想好紀錄片可能發展的方向與架構,並以一個支點來看待歷史的變化,因而收集到許多有趣的故事,本片正是如此,透過一名占星師超有創意的工作,送大家到世界各地旅行。能想到這個點子的人根本是天才,占星師盧齊亞娜根據每個人的星盤計算出最佳落點,藉由一趟突如其來的生日之旅來「改運」,抵達這個「重生點」後還得達到目的才能夠返家。


本片的最大看點當然是關於台灣的段落。片中一名女子為了解開與歌手父親之間的心結,她聽取占星師的建議,特地搭飛機來到台灣,從小人國的模型引入到金門的古蹟巡禮,跑到砲台上吶喊「我需要一個男人」,而在逛街時也發生了許多語言差異引發的笑點,像是她說「No Cake」,服務生卻聽成了「OK」,因而吃了一頓沒有蛋糕的慶生餐。她到台北橋下見證了機車瀑布,她到龍山寺算命街算鳥卦,最重要的是她體驗到台灣的卡拉OK文化,她登台演唱父親過去演奏的歌曲,回到故鄉後將影片放給父親聽,父親則在一旁假裝拿著鼓棒敲打節奏,沒想到成了這對父女最另類的和解方式。

本片融入了五六零年代的義大利電影作為電影基調,這是導演此次特別想營造出的氛圍,放入了偉士牌機車以及占星師母女的家庭衝突等等,帶來懷舊又討喜的新氣息。《占星轉運站》是部幽默詼諧的導演風格作品,我依然佩服他總能在紀錄片中達到意想不到的喜劇效果,那種讓人忍不住在戲院大笑的魔力。身為彼得克雷克斯導演的粉絲,這部或許沒有太多他早期電影的「重演魔法」段落,但這次的「心理魔法」送我去到世界各地旅遊一番,這張電影票也算是值回票價了啦!

「現在我是你的占星師了。」
🎶延伸聽歌: #熊仔 feat #9m88 《#星座學家 》
🩵觀看於6/23 台北電影節場次
#占星轉運站 #台北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