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融化的祕密》:脫軌的夏日遊戲,被人遺忘的祕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無法融化的祕密|When It Meltsa|2023|比利時、荷蘭|Veerle BAETENS

這世代需要這樣的電影,但我們不一定要迎向一樣的結局。 電影描述女主角艾娃童年時盈滿哀傷與挫折的夏日時光,在一次因有趣興起的遊戲謎語裡,葬送了天真的本領,迎來了殘酷的現實,分別朋友,從此不再「長大」也無法「往前」。況且,本不該背負的那份痛楚,也未讓傷痛喘息,輕言癒合,每日稀鬆平常的睜眼、呼吸,伴隨著揮之不去的過往,身軀跌落的瞬間,亦如曾用力掙扎翻面的寵物烏龜、也似艾娃在恍惚之際瞥見那隻奄奄一息的金龜子,各自盼望找到救贖的生機。本能的活著,則是當下拼命的渴望,連同那破碎的真心,一片片拾起、拼湊,好不容易,才能走到這裡,但,13歲的夏天卻永遠只有一次。復仇的齒輪轉動,艾娃「回到」未來,一幕幕陌生又熟悉的街景,真實地與記憶相互連結,發抖、膽怯依舊,但無論如何,都想站在舞台上,為那個曾經弱小的自己,揮出一次勇敢的重擊。


年少的小艾娃與其他兩位摯友組成「三劍客」的小團體,總是並肩同行,恣意享受冒險與快感的遊憩。但身為群體中唯一的女性,總成了孤單的那方,當性別成為單一的二分法,個體獨特性未受到理解與尊重的同時,又或是跨越身體束縛蔓延而生的勝負慾,展現在凡事上都想「贏」過男孩們的野心,更像一種自我證明的表徵。艾娃與男孩間的羈絆漸漸形成卻也消磨在一道道專屬為女孩們設計的謎語題目下,屬乎孩子們間不成熟之下的放肆邊界,危險的禁忌在年齡的限制下,反倒模糊了那條道德的標準,他們當消遣的嬉戲,好玩就夠了嗎?究竟我們該如何看待在「沒什麼」的隨意之中,潛藏的那股「惡意」,會遠比我們想像中來得巨大,但可怕的是,那些令人感到不快的情形,卻是身在其中的人,未認知到事態一步步接近到足以摧毀一個人的完全,即使到關鍵時刻,尷尬遮掩了逃避又說不出口的歉意顯得更為讓人痛心憤恨,難道唯有在光亮當中,我們才能真正聽見那些旁敲側擊的言不由衷嗎?諷刺也難過的是,伊娃最後丟向的「證據」是僅有能拿起來保護自己,去面對現實的武器。童年勞倫斯母親那句刺痛的話語散落--「你並不盡是全然的無辜。」眼中的陌生風景,也反映著社會對艾娃的二度傷害,似是存在於理解與盲目間的一種背叛,是屬於大人世故下的溫柔,反而遠比孩子之間的直接、衝動來得更殘暴無比。


同時,父母的爭吵不斷,陰晴不定的情緒讓失控的家庭場面屢屢上演,使艾娃對於表達愛的情感懵懂也困惑,被誤解過的心情加劇了敏感的小心翼翼,仰望著被母親偏愛的妹妹,明白那樣的天真不忍責怪。可尤其有一幕深深觸動我的心,當父母再次吵架後,母親只「看見」床上的妹妹,抱著她繼續說著床邊故事,而一旁的艾娃宛如家中的隱形人,連對父親說聲晚安都顯得不知所措,隔在房門外的冰冷驅使躺回床上的艾娃,僅剩天花板上的「星星」陪伴,照耀在流淚不止的臉龐上。缺失的一塊,默默轉為對男孩提姆的喜愛之情,在無意中妥協成過分的將就,辨別不了真心的相處始終令人失望。艾娃曾好奇的問著:「你們給我打幾分?」千禧年盛世,青少年對美麗的解讀還只停留在容貌的評比上,誠然,再多的化妝品抹去不了珍貴的本質,將比基尼換成連身泳裝也未必好看;獨一無二的自己,是超越滿分的,也是旁人無法改變跟定義的,多希望艾娃不再將目光停留在他人身上,可也因如此,在電影裡的大人們責無旁貸,是忽視和冷漠將艾娃一步步推到深淵的暗黑裡。而這樣的呈現也達成導演薇拉貝登絲塑造艾娃經歷傷害後的形象,帶著沒有情緒的面具日日生活,也難以走進親密關係,更與父母若即若離的相處著;成長後的「收斂」,反襯托出那一刻的悲劇,也深深地「定格」在大家的心裡,被迫承受這份接近現實中的痛苦,喚起每個人心中那最柔軟、真切的情感。當然,也可以不苟同這種拍法,但這無疑直逼人們得正視對兒童保護的倡議,電影無法改變一切,但提醒我們這裡正有事發生,--「我希望人們想要拯救她,同時又感到無能為力,…我認為艾娃對自己有同樣的感覺,她也無法拯救自己。」


《無法融化的祕密》改編作家Lize Spit<The Melting>的著作,與電影不同的是,小說基本上都圍繞在主角艾娃的內心獨白上,她陷入在更絕望的孤獨感中,漠視眼前的一切,不做出任何決定,甚至最後也未站在舞台上說話。而在片中,艾娃的童年與成年兩條線來回切換,當劇情進行下去時,那顆懸念的心也一直被吊掛著,觀眾亦更加感同身受艾娃的遭遇。屬於謎語裡的那塊冰塊,它從未融化,如同片名訴說的「祕密」,它正等待一個機會的來臨,一個救贖的可能性;而小鎮上的人事物卻都與當年如出一轍,彷彿只有艾娃身處在不同的世界裡,何曾才有容納她的位置呢?直至她面對回憶,原諒了保持沉默的自己,微笑的迎來在雪地裡開心的小艾娃,彷彿又回到過去那無人知曉的時光裡,擁抱了當年的脆弱,寬恕且和解了自己的童年。最終,祕密沒有得到回應,另外一塊冰塊卻化成水,雖謎語最後的解答是悲傷的,但我相信看完電影的觀眾,心是有溫度的,是能夠與之共鳴的,如同導演薇拉貝登絲對這部片的心意--「電影試圖傳達一個強而有力的訊息。注意它,不要忽視,要互相談論。這應該是這部電影的目的。」 我相信這是《無法融化的祕密》誕生的意義,它給了受創者一個安息的空間,願人能理解,能傾聽;不僅如此,電影也試著解構性別對立的複雜性,是近來在描寫兒童議題上最令人感到「不寒而慄」的後勁之作,但同時在背後賦予女孩們支持與力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戀舊於影|Myra的沙龍
16會員
40內容數
2025/04/27
翻譯/校稿:Myra 適逢《花樣年華》25周年,《Sight&Sound》特別收錄了一期王家衛及合作者們的(張曼玉、杜可風、張叔平、梅林茂、TONY RAYNS)全新訪談,雖然內容有些還是老生常談,跟過往的訪談相似,但從2025年回望到2000年,還能看到他們述說《花樣年華》的點點滴滴,已實數
Thumbnail
2025/04/27
翻譯/校稿:Myra 適逢《花樣年華》25周年,《Sight&Sound》特別收錄了一期王家衛及合作者們的(張曼玉、杜可風、張叔平、梅林茂、TONY RAYNS)全新訪談,雖然內容有些還是老生常談,跟過往的訪談相似,但從2025年回望到2000年,還能看到他們述說《花樣年華》的點點滴滴,已實數
Thumbnail
2025/04/23
《花樣年華》的故事背景如果「穿越」到了當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今年,王家衛推出了《花樣年華》25周年導演特別版,在片尾加映了約八分鐘長的彩蛋——《花樣年華2001》。這部短片過去僅在2001年第54屆坎城影展放映過一次便銷聲匿跡,少人知其存在。《花樣年華2001》中的周慕雲與蘇麗珍已行走在現今的
Thumbnail
2025/04/23
《花樣年華》的故事背景如果「穿越」到了當代,會是什麼樣的情景?今年,王家衛推出了《花樣年華》25周年導演特別版,在片尾加映了約八分鐘長的彩蛋——《花樣年華2001》。這部短片過去僅在2001年第54屆坎城影展放映過一次便銷聲匿跡,少人知其存在。《花樣年華2001》中的周慕雲與蘇麗珍已行走在現今的
Thumbnail
2025/04/04
青春時期初看《情書》不知何意,只覺隔著白雪玻璃般的晶瑩令人嚮往,無論是女主角中山美穗在白茫大地裡的抬頭仰望,又或男主角柏原崇在校園的圖書館裡低頭看書——無一不呈現了純淨、唯美的氛圍,因此,岩井俊二的電影美學讓我印象深刻。然而,當時的我對於那水一般輕盈無痕的劇情,卻感到些許乏味,直到最近在電影
Thumbnail
2025/04/04
青春時期初看《情書》不知何意,只覺隔著白雪玻璃般的晶瑩令人嚮往,無論是女主角中山美穗在白茫大地裡的抬頭仰望,又或男主角柏原崇在校園的圖書館裡低頭看書——無一不呈現了純淨、唯美的氛圍,因此,岩井俊二的電影美學讓我印象深刻。然而,當時的我對於那水一般輕盈無痕的劇情,卻感到些許乏味,直到最近在電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序幕拉起,刺耳的尖叫聲連連,父親被警方以非法監禁及亂倫罪名逮捕,身旁十二歲的女兒黛娃兒眼睜睜看著一切的發生,她承擔著不屬於這份年紀該有的疑惑;當
Thumbnail
序幕拉起,刺耳的尖叫聲連連,父親被警方以非法監禁及亂倫罪名逮捕,身旁十二歲的女兒黛娃兒眼睜睜看著一切的發生,她承擔著不屬於這份年紀該有的疑惑;當
Thumbnail
  在觀影的過程,看著愛美子用各種可以說是「怪」、而且不算討喜的種種反應,和各種突兀的、過於響亮的聲音,隨著劇情,她和外界的出口逐漸拉長、縮窄,一直前進的她同時也在後退,最終幾乎退進一個屬於她的世界──   那是我們都經歷過,而且仍然存在的世界。 (本文涉及劇情,且具個人觀點,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在觀影的過程,看著愛美子用各種可以說是「怪」、而且不算討喜的種種反應,和各種突兀的、過於響亮的聲音,隨著劇情,她和外界的出口逐漸拉長、縮窄,一直前進的她同時也在後退,最終幾乎退進一個屬於她的世界──   那是我們都經歷過,而且仍然存在的世界。 (本文涉及劇情,且具個人觀點,推薦觀影後再讀)
Thumbnail
母親拾起雙葉幸運草送給愛美子的舉動,好似森井勇佑導演拾起今村夏子的故事那般幸運,幸運的是這段殘酷的成長物語被溫柔地唱了出來,成為對講機另一頭接收的綿綿細語,傳入耳內迴盪在我心底。特別推崇導演對於主角的詮釋,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愛美子」的獨特性,而非強調她與同儕的差異性,沒有洗澡的味道、光著腳丫的步伐、
Thumbnail
母親拾起雙葉幸運草送給愛美子的舉動,好似森井勇佑導演拾起今村夏子的故事那般幸運,幸運的是這段殘酷的成長物語被溫柔地唱了出來,成為對講機另一頭接收的綿綿細語,傳入耳內迴盪在我心底。特別推崇導演對於主角的詮釋,小心翼翼地呵護著「愛美子」的獨特性,而非強調她與同儕的差異性,沒有洗澡的味道、光著腳丫的步伐、
Thumbnail
「成長」對《冰雪奇緣》而言,是最為珍貴的命題,不過確切的成長究竟代表了什麼?而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能得知主體有所成長?雪寶抓著天空飄落的楓葉,對著安娜說道:「我多麽希望這一切能永遠持續下去,然而改變卻以美麗的姿態揶揄我們。」成長絕不是原地踏步,而改變通常會伴隨著更好的自己出現。
Thumbnail
「成長」對《冰雪奇緣》而言,是最為珍貴的命題,不過確切的成長究竟代表了什麼?而在什麼樣的環境下才能得知主體有所成長?雪寶抓著天空飄落的楓葉,對著安娜說道:「我多麽希望這一切能永遠持續下去,然而改變卻以美麗的姿態揶揄我們。」成長絕不是原地踏步,而改變通常會伴隨著更好的自己出現。
Thumbnail
你相信魔法嗎?🦋你是不想長大的大人?還是失去童心的小孩呢?
Thumbnail
你相信魔法嗎?🦋你是不想長大的大人?還是失去童心的小孩呢?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帶我逃離世界的純真 abstract 迪士尼不著邊際的童話魅力,牽引著每個世代的童真 是雨過天晴的巧合、是邂逅誤會的插曲、是幸福快樂的結局、是永無止盡的循環。 -以下有雷,斟酌觀看- 我們與我們的不幸——卡西達 另一個悲劇的發生是掩蓋事實的恐懼 混沌是艾瑪的原罪 脆弱是勇氣的化身
Thumbnail
私心自作計畫|帶我逃離世界的純真 abstract 迪士尼不著邊際的童話魅力,牽引著每個世代的童真 是雨過天晴的巧合、是邂逅誤會的插曲、是幸福快樂的結局、是永無止盡的循環。 -以下有雷,斟酌觀看- 我們與我們的不幸——卡西達 另一個悲劇的發生是掩蓋事實的恐懼 混沌是艾瑪的原罪 脆弱是勇氣的化身
Thumbnail
阿黛兒與艾瑪的相遇,恰巧是阿黛兒對自己性傾向迷惑的時候。在她衝忙地趕去與男友約會的路上,遇上一個正摟著女友的踢,瀟灑的,還對她回眸一笑。頭髮的顏色正好是她愛的藍色。那個踢就是艾瑪。從此艾瑪的樣貌便深深烙印在她的腦海中。一發不可收拾。 阿黛兒不再迷茫。她終於確信自己愛女人。
Thumbnail
阿黛兒與艾瑪的相遇,恰巧是阿黛兒對自己性傾向迷惑的時候。在她衝忙地趕去與男友約會的路上,遇上一個正摟著女友的踢,瀟灑的,還對她回眸一笑。頭髮的顏色正好是她愛的藍色。那個踢就是艾瑪。從此艾瑪的樣貌便深深烙印在她的腦海中。一發不可收拾。 阿黛兒不再迷茫。她終於確信自己愛女人。
Thumbnail
剛好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 電視播了冰雪奇緣 看到艾莎的種種表現之後 決定就借花獻佛,用艾莎當例子來聊聊 《反芻思考》這本書
Thumbnail
剛好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 電視播了冰雪奇緣 看到艾莎的種種表現之後 決定就借花獻佛,用艾莎當例子來聊聊 《反芻思考》這本書
Thumbnail
在上完煩人的社會大學課程後,搭乘捷運直奔西門町,想看看這部剛上映不久的動畫片。說起來,以前沖進戲院都是為了看日本動畫,似乎是第一次直接看迪士尼動畫片的樣子。   距離上一集都已經六年了,感嘆時光飛逝也覺得自己踏入ACG資歷似乎又更老了……一點?    
Thumbnail
在上完煩人的社會大學課程後,搭乘捷運直奔西門町,想看看這部剛上映不久的動畫片。說起來,以前沖進戲院都是為了看日本動畫,似乎是第一次直接看迪士尼動畫片的樣子。   距離上一集都已經六年了,感嘆時光飛逝也覺得自己踏入ACG資歷似乎又更老了……一點?    
Thumbnail
艾咪從小就懼怕黑夜。 她老家的附近到了晚上就幾乎沒有燈,為了自己的安全,所以她自六歲時就養成了「虛偽」的習慣。 從一開始的於長輩面前表現不怕的樣子,到後來強忍自己雙腿想要顫抖的感覺,說服自己可以 一個人晚上出去買東西。艾咪的童年就是這樣過來的。 雖然過程很痛苦,但「虛偽」為艾咪獲得了不少長輩的喜愛。
Thumbnail
艾咪從小就懼怕黑夜。 她老家的附近到了晚上就幾乎沒有燈,為了自己的安全,所以她自六歲時就養成了「虛偽」的習慣。 從一開始的於長輩面前表現不怕的樣子,到後來強忍自己雙腿想要顫抖的感覺,說服自己可以 一個人晚上出去買東西。艾咪的童年就是這樣過來的。 雖然過程很痛苦,但「虛偽」為艾咪獲得了不少長輩的喜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