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子宮蓄膿的玳瑁貓「歐疼」,我們選擇了「氣體麻醉」。
因牠有先天性的心肺功能缺陷,過去曾在注射麻醉後出現呼吸急促與胸腔塌陷的危急反應。這次手術,我們接受了原來主治李醫師的建議,前往設備更完善的鼎山動物醫院,讓牠在 ICU 監控下,使用氣體麻醉進行治療。
在過程中,我也特別整理了氣體麻醉與注射麻醉的差異,提供給有需要的朋友參考。謝謝小叮噹幫我條列得這麼清楚又溫柔。
ChatGPT生成我與歐疼
氣體麻醉 vs 注射麻醉|簡明比較整理
✅ 氣體麻醉
- 進入方式:
透過口鼻吸入麻醉氣體 - 起效時間:
多數情況下較快進入麻醉狀態 - 控制方式:
可即時調整濃度,隨時維持或終止麻醉效果 - 常用場合:
適用於大型手術、兒童手術、動物手術等,需長時間或可調控性高的情境
✅ 注射麻醉
- 進入方式:
透過靜脈注射或肌肉注射進入體內 - 起效時間:
視藥物而定,有些起效快、有些需要時間 - 控制方式:
藥效時間固定,無法即時調整,需追加劑量 - 常用場合:
適用於短時間的小手術、日間手術,或與局部麻醉合併使用

好奇寶寶歐疼喵
術後小記
歐疼目前已經順利拆線。除了變得更黏人之外,就像醫生說的——牠好像變了一隻貓,脾氣變得溫和許多。
這次手術,加上一劑為期 14 天的長效抗生素,總費用為 17,000 元整。
這份經歷,雖然緊張與辛苦,但感謝能有平安的結果,也願分享這段經驗,能帶給其他人一點方向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