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剛進入金融產業任職時,就聽過投資先進說過,匯率是全世界最難捉摸、最難的投資工具。搜集很多數據,從各種角度去分析,判定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結果很少按照你的預期去走。
沒錯,又!
而且,「又」是栽在匯率
上。
發生什麼事?
6年前我投資了一檔目標到期債券基金,再過一個月左右就要到期了。
這類基金以特定到期期限為訴求,投資在與基金到期年限相近的一籃子債券,透過團隊嚴選標的,減少違約、利率及再投資的風險;債券到期前只要不違約,價格走勢平穩,因此適合穩健偏保守的投資人。
可惜過去幾年出現不少利空,像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中國打房,這類基金多以新興市場為主要投資標的,績效表現也都受到影響。
當初我想說,雖然要投資6年是長了一些,但時間拉長後,較不受利率變動及市場震盪的影響,手上閒錢或許能爭取高一些的收益。
可惜,思慮欠周,我犯了一個低級錯誤。
我明明在匯率上吃過好幾次虧,也陸續把手中閒錢換成美金,卻還是「一時不察」,選錯幣別去投資。
千金難買早知道
當時我在外幣帳戶中的美元部位所剩不多,我又懶得用台幣換成美金,好吧,就買台幣級別好了。
一時貪圖方便,沒有想清楚,就演變成今天這樣的結局。
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類基金投資標的均是美元計價,若買美元級別,經理公司收到美元、再去投資美元計價的債券,無需換匯;若投資人選擇台幣級別,經理公司先換成美元,再進行投資。基金到期時,經理公司會用你當初申購的幣別交付款項,美元申購的,拿回美元,台幣申購的,拿回台幣,所以選台幣級別的人,要承擔進場及出場期間的匯率變動風險。
這檔基金剩一個月左右到期,攤開美元累積級別及台幣累積級別的淨值走勢,一目瞭然。基金成立後,淨值受到市場影響而出現波動,但美元級別後半段的走勢就十分平穩,符合債券到期前價格收斂的特性。
美元級別淨值走勢

資料來源:投信公司;資料日期:2019/8/21~2025/7/28
反觀台幣級別,近半年走勢很明顯可看出台幣升值的衝擊。
台幣級別淨值走勢

資料來源:投信公司;資料日期:2019/8/21~2025/7/28
目前美元級別淨值在10.44附近,台幣級別約9.34,我能否安全下椿,端視接下來台幣匯率的動向了。
投資前先做一個動作
或許你想問,有了這麼多次的教訓,一般人要如何減少在匯率上出錯的機會?
掌握一個原則即可,就是:
儘可能用投資工具相對應的幣別去投資!
投資美股,用美元;投資歐股,用歐元(雖然英國、瑞士、丹麥、冰島等國不是用歐元,但主流貨幣是歐元)。
接下來,建議你把投資用的”閒錢”分兩個帳戶,一個是外幣,一個是台幣。
投資市場以美元為大宗。在你自己能接受的價位,把台幣分批換成美金。用美元去做投資,賣掉時同樣拿回美元,你也不用急著馬上換回台幣,錢放在外幣帳戶裡,還是有利息收入,你覺得時機適當,再分批換回台幣。這種做法的好處是,投資期間沒有匯率風險,你的風險在於,換成美金及換回台幣時,台幣是高還是低。
急需用錢時,不就得被迫把外幣帳戶裡的錢換回台幣,萬一碰上台幣升值,那不就虧大了?
的確,這是事實。所以我才強調”閒錢”兩個字,正因為投資的錢,本來就不應該影響到日常生活開銷,自己要先想清楚,手中有多少錢是可以用來投資的,用來投資的,至少是一到三年以上不會動用到的”閒錢”。
投資是場耐力賽,這點多數人都認同。
可惜不巧遇上了川普向全世界發動關稅戰,多國貨幣面臨龐大升值壓力。6年前,我怎麼知道會有這件事?
話是這麼說沒錯!不過經過這次的教訓,未來我一定一定會更小心,投資之前先睜大眼睛,選對幣別。
不要一時懶惰貪圖方便,更別以為長期投資就沒事。小心會因為匯率而翻船!
我的老天爺啊~這次真的學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