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有個機會到浙江義烏公幹,除了親眼見證全世界最大小商品市場的壯觀與繁忙,也意外在某個午後,走進了義烏邊上的佛堂古鎮。那是一段意想不到的時光穿越,彷彿一腳踏進過去的舊日中國。

佛堂古鎮是義烏的衛星小鎮,距離市區不到半小時車程,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節奏與風貌。沒有熙來攘往的遊客,也沒有刻意粉飾的商業包裝,整個小鎮就像靜靜躺在陽光底下的小木箱,滿是灰塵,卻藏著寶物。
巷弄彎曲蜿蜒,兩旁的青磚屋瓦老舊但不破敗,木窗上的雕花斑駁中還看得出精緻的手工。小路上偶爾有三兩老人乘涼閒坐,滿街掛著遮陰用的布幔,隨風飄起,像一幕幕垂下的布簾,隔絕喧囂,也保留時間。
一進鎮內,空氣都變得慢了。那是一種安靜卻不空虛的感覺,街角的理髮店還是用老式手搖風扇,木椅椅背發亮,是歲月的光澤。轉進某個小院落,竟是一片半開放的庭院,一棵老梅樹伸枝探葉,牆上貼著泛黃的春聯,幾隻雞在牆角踱步,雞籠後面是老婦人曬著衣服、哼著小曲。

這裡不是什麼熱門旅遊景點,卻讓人心生敬意。那種「老」,不是破敗頹廢,而是沉穩與堅持,是在現代化洪流中靜靜守護的一種生活秩序。它不張揚,不討好,但真實且溫暖。
那天下午,陽光從布幔的縫隙中灑下,影子落在石板路上,我在那條街上走得很慢,幾乎沒拿出手機。只是想多看看這個與義烏主城繁華對照鮮明的小世界,像進了一座被遺忘卻自成風景的庭院。

那天,我沒有買任何商品,卻像得了一場小確幸。佛堂古鎮教我,真正的寶庫不在商場裡,而是在歲月裡靜靜呼吸、還沒被人群吵醒的老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