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中斷》我還是想你,媽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書名:我還是想你,媽媽

作者: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

譯者:晴朗李寒

出版社:貓頭鷹出版

當初會閱讀這本書,完全是衝著中文書名而來。偶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書名讓我不得不停下腳步來關注。那時候完全不知道作者是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後來讀了書裡對作者的介紹才知道。

本書於1985年付梓,繁體中文版則是2016年才出版。書本中文名訂為《我還是想你,媽媽》,原文直譯則為「最後的證人」。書中的主角是當時還是孩童的蘇聯人民,他們親眼目睹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1941-1945年德國及其歐洲盟國的入侵所帶來的慘況。作者以當事人口述的方式,並且以當事人的口吻寫下了他們所看到的、所聽到的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每一個故事的標題皆取自故事內的一小段文字,或許是因為那是故事中最有張力的文字。另外在標題下方列出當事人的姓名及當時的年紀,以及現在的職業。換算下來,原文出版時,當時的小朋友應是中壯年,而現在則垂垂老矣,甚至可能已經不在了。

書中的主角都有著很相似的經驗,但又有著各自的故事。很多人都提到戰時幾乎沒東西可吃,大家都餓著肚子;或是很多人都曾經進過保育院。有些人加入游擊隊、有些人被送進集中營,有些人當時年紀太小,父母雙亡,甚至不記得自己的姓名。戰爭雖然很沉重,但這本書讀起來卻很平易近人,就像是一位長者在講述他年輕時的往事,長者述說時眼神有一絲淡淡的哀愁,讀者讀起來也有一股悠悠的惆悵。

書的最後是作者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致答詞摘錄,其中有這麼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我感興趣的是小人物。我稱呼他為小巨人,因為他經歷的苦難將他放大了。他在我的書裡親口敘述自己的小歷史,同時也講大歷史。」是啊!在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是無名小卒,這些人個別的經歷對整個時代似乎不怎麼重要。但是每個前人述說一點點自己的故事,這些故事集結起來形成了那個時代的雛型,得以讓後人窺得當時歷史的面貌。

另外她在致詞中提到了這麼一段話:一次採訪途中,一位騎兵連衛生指導員說,有回交戰期間,她把一位受傷的德軍拖進彈坑裡,不過,她是在彈坑裡才發現對方是德軍。他一條腿斷了,正在流血。那可是敵人呀!該如何是好?自己的人正在上頭送命呢!不過,她還是替那位德軍包紮好傷口,然後繼續往外爬,又拉來一位昏迷的俄國士兵。士兵甦醒之後,想殺了德國人;德國人神智清醒的時候,就舉起機關槍,想殺掉俄國士兵。她回憶道:「我一會兒呼這個巴掌,一會兒呼那個巴掌。我們的腿上都是血。三人的血都混在一起了。」這段話真是令人感到震撼,讓人反思戰爭中或許並非只是單純的你死我活,其中夾雜著許多矛盾的情況,當碰到矛盾的狀況時,我們該如何做出選擇?

作者1948年出生於烏克蘭,之後舉家遷回白俄羅斯居住。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作者成長於蘇聯時期,加上父母的身分,想必對於2022年2月24日開始,直至現在還未結束的烏俄戰爭感觸很深。而對於我來說,不管是此書,或是近年的烏俄戰爭、以巴戰爭,都讓我清楚意識到戰爭所要付出的代價實在是太高了!身處地緣政治高度風險的臺灣,我們無從得知是否會有發生戰爭的一天,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把我們該做的事情做好,好好的工作、好好的讀書、好好的生活,讓臺灣持續進步,務實的做法或許能夠幫助臺灣度過每一個難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活與工作日誌
3會員
46內容數
帶你一窺在頂大工作的基層人員所面臨的酸甜苦辣!
生活與工作日誌的其他內容
2025/07/02
因為看了《雪球》裡面提到的所羅門事件,對這家投資銀行為何可以如此囂張跋扈產生好奇,輾轉從註釋中看到了《老千騙局》這本描述所羅門內部情形的書,便趕緊找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7/02
因為看了《雪球》裡面提到的所羅門事件,對這家投資銀行為何可以如此囂張跋扈產生好奇,輾轉從註釋中看到了《老千騙局》這本描述所羅門內部情形的書,便趕緊找來看看。
Thumbnail
2025/05/09
我又要開始擔心這些書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看完?每看一本書,就會從中再衍生出兩、三本書。我已經累積太多想看的書,我多想狼吞虎嚥地把它們吞下肚,然後舔舔嘴唇打個滿足的飽嗝。
Thumbnail
2025/05/09
我又要開始擔心這些書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看完?每看一本書,就會從中再衍生出兩、三本書。我已經累積太多想看的書,我多想狼吞虎嚥地把它們吞下肚,然後舔舔嘴唇打個滿足的飽嗝。
Thumbnail
2025/04/16
看《雪球:巴菲特傳》已經一陣子了,但是因為書本很厚,可以看書的時間又不太多,所以直到現在都還沒看完。不過最近看到的篇章,讓我產生了一些想法。
Thumbnail
2025/04/16
看《雪球:巴菲特傳》已經一陣子了,但是因為書本很厚,可以看書的時間又不太多,所以直到現在都還沒看完。不過最近看到的篇章,讓我產生了一些想法。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