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很像來墓碑上送花的人"
跟自己對話一百次,要怎麼說服自己,這件事情的意義。
就正是如同妳說的那樣呀,那是喜歡妳的我死去的地方。
我忘不了妳冷冷地說,妳要是再不離開,我連電話都封鎖
每次只要想起,就疼痛想哭。我就心疼自己得到的對待。
"在妳的愛裡面,一定可以很安全自由的長成想要的樣子"
那妳呢,妳愛我嗎。無論妳愛不愛我,我早已是傷痕累累
健忘的只記得快樂的妳,總是勇敢前進不拖泥帶水的妳,
一定不能理解深陷困頓在哀傷泥沼裡反覆折磨自己的我吧
對於這樣的我,也沒有更多耐心和力氣,陪伴與安撫填補
因為這種憂鬱和空洞是有毒的、永遠也不會得到滿足的。
就像妳那麼自信自愛,因此我捨不得任何事造成妳受傷。
我越是這樣,妳越能夠頭也不回地逃走,重重讓我摔落。
昨晚花了很多時間在閱讀文字們,關於雪水消融的季節。
讀在最青春掙扎的時光,一起共度最摯愛的夥伴驟然離開
讀契合可愛一起冒險的人生夥伴,最後終究不夠愛這世界
讀與世界對抗的來回奮不顧身、反覆疲憊,得到山的安慰
今天看到一個短片,是峇里島的爸爸在分享怎麼教育女兒
首先會教她如何拒絕,並且確保每個人知道不要就是不要
0-7歲的時候當她的僕人,7-14歲時她學習當世界的僕人,
14-21歲,當她的摯友,畢竟孩子終究會有自己的模樣。
妳常說我是個很有愛的家長,也把妳送給我的花養得很好
就連要承認自己的美好也使我遲疑,懷疑自己也懷疑別人
九月妳就要去旅行了,原本預計去的地方幸好是停戰了。
那我好像就不必跟妳分享關於尼泊爾和性別認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