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台的邊界,被審查的不只是帳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那天早上,我像平常一樣打開 Threads國際版,想看看昨晚和朋友們的留言互動,有沒有新通知。結果迎面而來的,卻是一個紅底白字的通知畫面——我的帳號被暫時停權。

理由是「違反社群守則」,但具體違反了什麼?沒有說。

沒有一封警告信,沒有一封具體說明,甚至連對話的管道都沒有。

我沉默地盯著手機,感覺一股熟悉的挫敗感湧上心頭。那是一種我曾經在許多時刻感受過的邊緣感——好像我說的話,不該被看見;好像我的名字與身分,總是卡在某些系統設計的邊界。

我是一個來自台灣的原住民創作者。在這個平台,我只是一個日更一兩篇貼文的用戶,熱愛和其他創作者交流,偶爾在別人的文下留言,分享對書寫、文化與生活的觀察。我的語氣溫和,內容也沒有任何挑釁與攻擊,反而是一種願意「慢慢說」的方式,把我經歷的文化失根、語言斷裂與重新尋根的歷程,轉化為創作能量。

我不曾想過,這樣的我,也會被「審查」。

被消音的不是聲音,而是身分本身。

這次停權的理由,說穿了也許不是因為哪一篇貼文的內容。因為我的貼文裡沒有任何違規語句;但我有清楚標明我的身分:

「Taiwan Indigenous Writer.」

我有寫下我來自花蓮,我是台灣人。

我有用族名發文,我在作品裡書寫祖靈、語言、名字與記憶。

也許,這就已經足夠讓我成為系統演算法與網民眼中的「敏感用戶」。

你會說,「怎麼可能是這樣的原因?你怎麼知道?」

我也不知道。就像很多被審查的創作者一樣,我們從來沒有機會知道。這種「不知道」本身,就是審查制度最陰影的地方。

它讓你自我懷疑,也讓你自我噤聲。它讓你開始思考:是不是我不應該標註我的族名?是不是我應該少說一點關於台灣的事?是不是,我不該用自己的語言書寫?

平台的審查機制,會吞噬我們的文化敘事嗎

這幾年,我一直努力讓我的創作能被更多人看見,特別是那些關於文化身分、語言尋根與土地記憶的故事。我知道,這些敘事在主流平台上不一定熱門、不一定「演算法友善」。但我仍然堅持寫,因為這是我走過的路,是我內在的火種。

所以當我在 Threads 上被停權的那一刻,我其實心裡是很難過的。我不是為了帳號本身難過,而是為了這個平台似乎不歡迎我這樣的創作者感到心寒。

我開始思考:

如果一個標註自己來自台灣的原住民創作者,就可能因為不明原因而遭到封鎖——

那麼,這個平台到底歡迎誰的聲音?誰的故事可以被聽見?誰的身分被默許,而誰的身分是風險?

幸好,我還有一雙會寫字的手。

這件事後來在幾位朋友與讀者的協助下,被一些單位注意到了。他們不但留言支持我,還鼓勵我繼續寫下去。有讀者說:「台灣原住民很棒啊!我們很喜歡台灣原住民文學作品!」

我聽到這句話時,心裡是暖的。

因為它不是對帳號的支持,而是對身分的認同。

是對「這樣的創作值得存在」的溫柔肯定。

所以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因為這不是我個人的故事,是一種正在發生、卻不被記錄的現象:

我們正在一個看似開放的社群裡,被無聲地審查。

我們在字數限制之中,用力推開敘事的門,卻總有人不讓我們進去。

但我仍然相信,寫下來,總會有人看見。

我會繼續寫。寫我們的名字、寫我們的山、寫我們的語言。

帳號會被停權,但我的筆不會。

貼文會被消失,但記憶不會。

我們的故事,會透過不同的平台、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載體被傳出去。

如果平台的邊界讓我無法言說,那我就去搭建自己的舞台。

一個讓山能說話、讓名字得以重生、讓身分可以被柔軟安放的地方。

我會繼續寫,不只是為了我自己,而是為了那些曾經覺得「我的故事不重要」的你。

你的故事很重要。

我們都值得被好好聽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慢慢·豐盛
12會員
41內容數
嗨,我是露比。 一位居家保母、自由書寫者,也是慢活理財的實踐者。 我的日常裡有存錢挑戰、記帳習慣、家庭收支分配,也有孩子的哭聲與日子裡的反覆。 我正在寫一本書,叫《慢慢・豐盛》,是一份我想留給世界,也留給自己的禮物。 這裡紀錄著我對金錢、生活、工作的慢慢理解,希望你在這裡,也能找到自己想走的節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序章:有沒有一種經驗 ,每一次故事開頭都是很難想,即便想破頭,還是沒有頭緒,總是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哈哈哈 與自己發牢騷對話 ⋯ 進入正題前麻煩大大給愛心支持一下 感謝大家們 有沒有一種感覺, 當自己陷入沈默的時候 腦袋是不是陷入一種短暫的空白,很無助, 也不知道自己
Thumbnail
序章:有沒有一種經驗 ,每一次故事開頭都是很難想,即便想破頭,還是沒有頭緒,總是把自己逼到絕境了 ,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哈哈哈 與自己發牢騷對話 ⋯ 進入正題前麻煩大大給愛心支持一下 感謝大家們 有沒有一種感覺, 當自己陷入沈默的時候 腦袋是不是陷入一種短暫的空白,很無助, 也不知道自己
Thumbnail
好現實的煩惱QQ 我發現上次閱讀方向,有點左右不分啊(畫完才發現) 居然犯這麼基礎的錯誤,好羞恥,我就不修改了,留個紀念哈哈哈哈。 https://gamma.app/docs/-wfxp5wdygrf4d7s 上述提到的作品連結,可以幫我看看有甚麼問題,有好的建議我會採納的, 那麼下
Thumbnail
好現實的煩惱QQ 我發現上次閱讀方向,有點左右不分啊(畫完才發現) 居然犯這麼基礎的錯誤,好羞恥,我就不修改了,留個紀念哈哈哈哈。 https://gamma.app/docs/-wfxp5wdygrf4d7s 上述提到的作品連結,可以幫我看看有甚麼問題,有好的建議我會採納的, 那麼下
Thumbnail
昨天(2024年7月12日)發生一件事,實在莫名其妙,又倒楣。 本來是無聊,後來就忙著善後,不會無聊了。 昨天星期五下午,我有點無聊,想在網路上,找人聊聊天。 從民國80年開始,我就常在網路和人聊天,網路聊天的經驗很豐富。
Thumbnail
昨天(2024年7月12日)發生一件事,實在莫名其妙,又倒楣。 本來是無聊,後來就忙著善後,不會無聊了。 昨天星期五下午,我有點無聊,想在網路上,找人聊聊天。 從民國80年開始,我就常在網路和人聊天,網路聊天的經驗很豐富。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Thumbnail
連寫文章都感到羞恥,因為我好像沒有新的東西可以寫出來給大家看了。
Thumbnail
事情起因源自某個清晨收到友人的訊息。 「我可能需要封鎖你,因為你未來會造成我的困擾。」語畢補上祝福及感謝的話語,沒等待我回覆便按下了封鎖鍵,看到訊息當下滿滿的錯愕,難過於對方尚未聽完我的想法便單方面執行封鎖,明明前晚還在愉快聊天毫無衝突徵兆,又矛盾於明明不是第一次面對被友人封鎖。
Thumbnail
事情起因源自某個清晨收到友人的訊息。 「我可能需要封鎖你,因為你未來會造成我的困擾。」語畢補上祝福及感謝的話語,沒等待我回覆便按下了封鎖鍵,看到訊息當下滿滿的錯愕,難過於對方尚未聽完我的想法便單方面執行封鎖,明明前晚還在愉快聊天毫無衝突徵兆,又矛盾於明明不是第一次面對被友人封鎖。
Thumbnail
本篇本來僅想發在討論區,可是討論區莫名其妙的當掉了.... ( WHY???? 於是就只好發成一篇閒聊的文章了
Thumbnail
本篇本來僅想發在討論區,可是討論區莫名其妙的當掉了.... ( WHY???? 於是就只好發成一篇閒聊的文章了
Thumbnail
受不了等待,延遲的傷痕。 斷訊了,可惜不會再連結。 被遺忘的。 反覆查閱錯誤的地點,遺漏了每一天。 你捎來的簡訊,如此重要又美麗, 卻悄悄的,被計入錯誤。 彈跳的訊息無聲,直接略過,反正從來都只有雜訊。 知曉過期時,思緒雖來痛,但也無奈。 你說可以重來,但你不知道的,那一切好像變得不
Thumbnail
受不了等待,延遲的傷痕。 斷訊了,可惜不會再連結。 被遺忘的。 反覆查閱錯誤的地點,遺漏了每一天。 你捎來的簡訊,如此重要又美麗, 卻悄悄的,被計入錯誤。 彈跳的訊息無聲,直接略過,反正從來都只有雜訊。 知曉過期時,思緒雖來痛,但也無奈。 你說可以重來,但你不知道的,那一切好像變得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