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海水浴場創設於日治時期,是北台灣重要的海濱遊憩區。於1921年6月創設,並發展出完善的設施,包括公共廁所與淋浴間等,吸引大量遊客。
觀音海水浴場所在的觀音區,其地名源自於當地信仰。相傳在清朝咸豐年間,一位農民在溪邊發現一塊天然石塊,形似觀音佛像,鄉民們便合力建廟供奉,最初名為「福龍山寺」,後因泉水甘甜且被認為有治病神效,改名為「甘泉寺」。這座寺廟成為地方信仰中心,香火鼎盛,吸引無數香客前來求取甘泉水,祈求健康與庇佑,觀音鄉也因此得名,流傳至今。
然而,隨著工業發展與環境污染,觀音海水浴場逐漸衰落。長期受到工業廢水與垃圾排放影響,海水變得混濁不堪,呈現出觸目驚心的黃褐色,形成俗稱的「陰陽海」,海灘設施荒廢,昔日熱鬧景象不復存在。此外,填海造陸及港區設計造成沙灘淤沙嚴重,使得海水浴場的功能逐漸喪失。
觀音海水浴場曾因此一度關閉,儘管後來曾有重新開放的意願,卻因種種因素而無人願意接手經營,導致長期閒置。海灘上堆積著廢棄設施與漂流木,呈現一片荒涼景象。
之後更因溺水事件頻繁發生,衍生出「水鬼拖人下水」的傳說。尤其在農曆七月,被視為陰氣最重的時節,當地居民會特別避免夜晚靠近海邊,以防發生意外 。
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悲劇,莫過於2012年6月發生的一起溺水命案,一位莊姓男子與他的三名子女在海中遭大浪捲走,最終不幸罹難。據報導,事發當天因連日豪雨後短暫放晴,他們在午後前往海水浴場戲水,不料孩童不慎落水,父親為救子女而冒險下水,不料一家4口全被捲入海中。海巡署與消防隊於下午3點16分將他們救起,但送至四家醫院搶救後,仍於傍晚近6點幾乎同時宣告不治,同時命喪黃泉。如此悲劇,敲合的宛如某種無形力量,將他們一同帶進黑暗深淵。
除了溺水傳說,觀音海水浴場沿岸也時常流傳著夜晚出現不明光點的靈異現象,有人稱之為「鬼火」,只要有人靠近它,就會被它慢慢地被引誘走向深海。
據一位就讀桃園某大學的大三女生分享,在某個夏夜,她與同學到海邊拍星空,深夜時分時沙灘盡頭出現一團淡藍色不明光點,忽明忽滅。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她獨自朝著那團不明光點走去,就在她接近光點時,光點竟然緩緩地往大海方向移動,當她停下腳步,那光點也跟著停了下來;她再往前走,那奇異的光點就繼續往海裡飄去,就像是在引誘她跟隨。忽然她聽到同學在遠處大聲的呼喚她,這才驚覺自己已經走到潮水邊。她抬頭望去,發現那團光點已經飄到海面上,與夜色融為一體,消失不見。她在回頭望向岸邊,發現同學們的臉色都變得蒼白。
她回憶:「那團光像在等我靠近,卻又慢慢地往海裡飄走……我真的分不清那是什麼,只覺得好像應該跟著它走...」那一夜過後,她再也不敢夜遊海灘。
網路上有一位網友分享,他在70年代當兵時,曾於桃園觀音海防砲陣地服役,並親身經歷過一段至今仍難以忘懷的靈異事件。
當時是他第一次參與海防勤務。他所屬的砲兵單位每年會輪值兩到三個月,進駐位於觀音海水浴場附近的海防砲陣地。那一年,他剛從軍團幹訓班受訓返隊沒多久,升任下士,擔任副炮。
某天凌晨接近一點時,衛兵突然驚慌地將他叫醒,說[有人正從四面八方向砲陣地丟擲小石頭]。他立刻起身查看,果然看見有小石子不斷從偽裝網外飛進來。他們打開探照燈往外照射,卻發現外頭空無一人,只見一大片濃霧籠罩。更奇怪的是,只要探照燈一打開,石頭就會停止;一關燈,石頭又立刻飛進來。這種詭異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天亮雞鳴才停止。
這樣的現象接連發生了好幾天,每天凌晨一點準時開始,持續到天亮才會結束。他們特地提早在半夜十二點多起來觀察,每次都是一樣的情況:開燈就停、關燈就丟。後來他們甚至帶著槍枝,子彈上膛,認真的,在濃霧中沿著偽裝網外圍巡邏搜索,卻始終找不到任何人影或可疑跡象。最後也只能硬撐到天亮。
這段詭異的經歷,成了他整段軍旅生涯中最難以解釋、也最難以忘懷的回憶。
不過在2021年桃園市政府整建,從「觀音海水浴場」重新建設成為「觀音濱海遊憩區」,從荒廢的海岸蛻變成為新的休閒景點。
但這些靈異事件是否會因為改建而消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