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八月六日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一顆原子彈,八月九日在長崎投下另一顆原子彈……八月十五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宣告結束。」我依稀記得歷史課本上是這麼寫的。
在為了升學考試讀書的當時,課本裡的文字是一則事實,只要記下來在試卷上正確答題即可,廣島、長崎和原子彈離我非常遙遠。
直到在數年後參觀廣島和平資料紀念館時,看到原子彈爆炸後遺留下來的物品(指針永遠停在上午八時十五分十七秒的手錶,變形的玻璃瓶等)、記錄著當時慘況的黑白照片及故事(有人絕望地說:「我知道我喝了這口(被輻射污染的)水會死,但我實在太渴了……」),才意識到核子武器的可怕。
《消失的八月》正是一首描寫原子彈爆炸後景象的歌曲。
曲名:消えた八月(中譯:消失的八月)
作詞:栄谷温子
作曲:黒澤吉徳
◉作曲家
黒澤吉徳(1945年8月9日~2024年4月)是日本的古典音樂作曲家,東京人,於東京藝術大學研究所音樂研究科主修作曲。
黒澤吉徳的作品有管弦樂、室內樂、歌曲,以及許多寫給小學到高中學生的合唱曲。合唱作品當中有三首是為NHK全國學校音樂比賽所作的指定曲。代表作有「大空賛歌」、「走る川」及「空駆ける天馬」等曲子。曾獲得第四十五屆日本音樂比賽作曲部門第二名。(註2)
◉關於歌詞
根據日本部落格文章〈Nコンから一般公募詩から生まれた合唱曲「消えた八月」〉一文,昭和58年(西元1983年)適逢NHK全國學校音樂比賽第50屆記念大會,主辦單位公開徵文,並以入選作品前三名的詩文來製作指定曲。「消えた八月」是該屆徵文的佳作,由當時16歲的栄谷温子以自己到廣島修學旅行的體驗所創作。
評審委員對這首詩的評語是「為與消失的八月有著相同命運的青春唱一首安魂曲」。
◉廣島中央合唱團演唱影片
◉歌詞
【日文原文】
熱い光の中で 僕は一枚の絵になった
熱い風の中で 君はひとつの石像になった
光に打たれて 僕は壁にとけた
風に吹かれて 君は大地に消えた
僕の好きな八月は 蝉と向日葵の夏
君の好きな八月は 銀河の下 星祭り
しかしすべては消えた
熱い風と毒された空気の中で
血の一滴すら流すことなく
僕は影になった 君は物になった
故郷に 黒い雨が降る
熱い光の中で 僕は一枚の絵になった
熱い風の中で 君はひとつの石像になった
【參考用中譯】
在熾熱的光中 我變成了一幅畫
在熾熱的風中 你變成了一座石像
受光線照射 我溶入牆裡
受風吹擊 你消失於大地
我喜歡的八月是 有蟬和向日葵的夏天
你喜歡的八月是 星空銀河下的七夕
然而一切都消失了
在熾熱的風與有毒的空氣中
甚至未流下一滴血
我變成了人形輪廓 你變成了一個物體
故鄉降下黑雨
在熾熱的光中 我變成了一幅畫
在熾熱的風中 你變成了一座石像
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胸口彷彿受到重壓,身毛直豎。
祈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八十年的現在,人們不會忘記核武對自然環境、動植物及人類的破壞性影響,對新科技的使用用途常保謹慎之心,在多變的國際情勢中永不放棄追求和平。
◉延伸閱讀:
1.《廣島末班列車:一九四五年原爆生還者的真實故事》。作者:查理.裴列格里諾(Charles Pellegrino)。譯者:廖素珊。2011年:商周出版。
2.《廣島醫生:一部終戰前的真實日記》。作者:蜂谷道彥。譯者:姚怡平。2025年:一卷文化出版。
註1:照片出自維基百科日文版〈原爆ドーム〉
(Taisyo - photo taken by Taisyo, CC 表示-継承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4109267による)
註2:作曲家資訊是依據維基百科日文版內容翻譯並改寫而成。
註3:中文歌詞為本人拙譯,歡迎交流指教。
#日本 #合唱 #日本合唱曲 #黒澤吉徳 #栄谷温子 #消えた八月 #消失的八月 #歌詞翻譯 #JapaneseChoralMusic #LyricsTranslation #広島 #廣島 #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