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靜八歲那一年,一向疼愛她的爸爸無預警發生猝死倒下,就在她的面前。長大後的淑靜一直無法抹去當年讓她心碎的那一幕,大學畢業後,她跟媽媽說想要走修行的路,媽媽對她說,「修行不是躲起來,修行必須走入人群去服務、去奉獻。」淑靜頓悟了,她走入慈善團體做志工,給陌生人溫暖和幫助,她也做資源回收,淨化環境也淨化自己的心。現在的淑靜想起爸爸不會再哀傷,因為她用爸爸賜予的身體行大孝,回報爸爸的養育之恩。
晉山思來想去,除了先天基因,後天的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可能出了問題。晉山開始學習做料理給家人吃,桌上只有原型食物,不再出現葷菜,有腫瘤基因的人容易因動物性脂肪和肉類加工食品而將癌細胞提早催生出來,晉山決定茹素,不再為了口腹之欲犧牲動物的生命。某一年,因緣俱足,晉山加入志工行列做資源回收,做完通體舒暢,像在冬天洗了一場熱水澡,身心清淨,思維清明。
阿鐵做粗工三十年,太太阿花做志工十八年,兩人有一段時間各過各的,因為阿鐵嗜酒如命,下班後跟同事喝到不知天與地。阿花管不了老公,只好把心思放在公益上,放彼此一馬。有一天,阿花缺司機載回收物,隨口請阿鐵開車,阿鐵答應了,因為他成天只管喝酒不管家裡,事情都讓阿花一個人忙,心有愧疚。
阿鐵載回收到下午兩點多,精疲力盡還沒吃飯,志工小胡看見阿鐵,直接問他,「吃飽了嗎?」阿鐵略為尷尬的搖了搖頭,小胡隨即進廚房打了一個熱騰騰的便當,舀了一碗湯恭敬端到阿鐵面前請他吃。阿鐵紅著眼眶吃便當內心很感動,他跟小胡互不相識,小胡卻把他當成自家人關心。吃完便當,轉身看見小胡一個人在後車斗專心整理他剛剛載回來的瓶瓶罐罐。剎那間的感動可以一輩子,阿鐵從此戒酒投入志工行列,他後悔浪費數十年跟酒肉朋友稱兄道弟,他要把剩下的時間用來利益人群、回饋社會,就像小胡那樣,做福不求福、行善不記善、對人好不求回報。
投入公益的人都有各自的因緣,因緣就是境界,也是考驗,考驗我們的心性是從善多還是從惡多,從善的人就能扭轉逆境否極泰來,從惡的人往往越陷越深,最後變成自掘墳墓。就像老智者說的,自修自得、自作自受,從來都不是別人來加害,是我們自己的一念心造就的。
#自修自得
#反省
#尊重生命
#廣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