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一直照顧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時我跟太太就在想,將來哥哥長大了就可以照顧弟弟,我們就沒有後顧之憂了。」七年前,阿武的大兒子退伍後在一家園藝公司上班,那一天,大兒子隨工人到客戶那送植栽,中午就在一棵菩提樹下小憩,無風也無雨,那棵菩提樹竟然無聲倒下,將阿武的大兒子當場重壓身亡。


阿武跟太太的哀慟無法言喻,忍著悲傷辦妥大兒子的後事,用大兒子的身故理賠金開了一間蔬食坊,專賣火鍋和手工包子。阿武說,大兒子一直都知道自己有責任照顧輕度腦麻的弟弟,他用這樣子的因緣成就弟弟,也庇護了其他身心障礙的孩子。


這間蔬食坊跟一般的火鍋店不一樣,他是一間庇護工場,雇用的員工都是身心障礙的孩子。阿武說,「其實我太太並不同意,她說我們沒有資金,沒有人脈,沒有基金會當靠山,我們只是一般人家,有什麼能力做這麼崇高偉大的事。」甚至,在蔬食坊資金嚴重不足時將房子賣掉應付開銷,阿武說,草創時期很燒錢,度過就好了,然而,資金一直都有困難,只好將退休金挪用,希望蔬食坊能繼續營運,繼續庇護店裡的十二名孩子。


幾年過去,蔬食坊打出知名度,生意漸上軌道,阿武的小兒子經過訓練,已經能站櫃檯幫客人點餐和結帳。其他的孩子也都各司其職,揉麵糰、包餡、蒸包子、送餐,一樣都難不倒他們,只是記憶力比較差,放假一天就會忘得差不多,要反覆練習才能保持記性。阿武說,可能是蔬食坊的關係,大部份的客人都比較有耐心,孩子算錯錢、送錯餐,他們都能包容,願意花時間等待,也不會催,他很感激客人的理解。


這一間店除了紀念阿武的大兒子,也圓滿了大兒子照顧弟弟的心願,只要這間店一直存在,就彷彿一直照顧著,就算將來爸媽先走一步,弟弟也有自主生活的能力。這是一份由小愛延伸出去的大愛,阿武的大兒子用如此殊勝的方式照顧自家人和其他人,這一份愛的能量實在無遠弗屆。雖然阿武夫妻偶爾還是會想念,但是已經不會悲傷,只有更多的祝福和感激。


#身心障礙


#庇護工場


#廣結善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柳蓓的沙龍
59會員
1.9K內容數
修養躁動不安的心
吳柳蓓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我小時候算蠻會讀書的,那時我家務農,家境不是很好,我的爸媽希望我多念書,長大當老師。」羅校長如是說。太太玉霞說,「我記得他都當班長,很聰明也很調皮,同學們念得要死要活,可是他好像隨便念一念就考得很好,簡直過目不忘。」 羅校長說,就讀花蓮高中時,高一高二勉強留在升學班,直到升高三時就被編到放牛
Thumbnail
2025/08/08
「我小時候算蠻會讀書的,那時我家務農,家境不是很好,我的爸媽希望我多念書,長大當老師。」羅校長如是說。太太玉霞說,「我記得他都當班長,很聰明也很調皮,同學們念得要死要活,可是他好像隨便念一念就考得很好,簡直過目不忘。」 羅校長說,就讀花蓮高中時,高一高二勉強留在升學班,直到升高三時就被編到放牛
Thumbnail
2025/08/08
凡夫俗子追求絢爛的人生,總要花很多力氣和精神去追求,在追求的過程中難免掛一漏萬,失去很多東西,包括健康、情感,以及許多意想不到的事物。追到最後才會發覺,窮盡畢生追到的東西比賠掉的東西還要多很多。 順民家裡是賣鋼琴的,家境不錯。在幼稚園擔任幼教老師的小翠想利用暑假賺一點外快,所以去鋼琴行應徵銷售
Thumbnail
2025/08/08
凡夫俗子追求絢爛的人生,總要花很多力氣和精神去追求,在追求的過程中難免掛一漏萬,失去很多東西,包括健康、情感,以及許多意想不到的事物。追到最後才會發覺,窮盡畢生追到的東西比賠掉的東西還要多很多。 順民家裡是賣鋼琴的,家境不錯。在幼稚園擔任幼教老師的小翠想利用暑假賺一點外快,所以去鋼琴行應徵銷售
Thumbnail
2025/08/08
小榮的爸媽說,小榮這個小孩子很奇怪,從小就不會太吵大人,記得有一回爸爸帶小榮帶去做水泥小工,做一整天的粗活,小榮沒有抱怨,也不喊累。小榮說,「小時候爸媽很辛苦維持經濟,我記得小時候住在類似貧民區,就是打零工社會底層人士在住的地方,房子很舊很破,夏天會熱到中暑,冬天會冷到發抖的那種房子。」 長大
Thumbnail
2025/08/08
小榮的爸媽說,小榮這個小孩子很奇怪,從小就不會太吵大人,記得有一回爸爸帶小榮帶去做水泥小工,做一整天的粗活,小榮沒有抱怨,也不喊累。小榮說,「小時候爸媽很辛苦維持經濟,我記得小時候住在類似貧民區,就是打零工社會底層人士在住的地方,房子很舊很破,夏天會熱到中暑,冬天會冷到發抖的那種房子。」 長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父母恩重難報,為人子女者宜盡力報效親恩。」父親一生為子女犧牲奉獻,不怕勞苦地為我們遮風擋雨,將我們養育成人。父親傾盡所有,為我們換來安心成長的避風港,而今,我們學佛修行,方知父母恩重,亦深知老之將死。面對死亡的恐懼感,唯有以佛法利益他們,才能真報恩。
Thumbnail
久未回家的家柱,似乎拼命地用眼睛四處望著,感覺像是在找什麼,兒子見父親的的狀態,問: "阿爸,你在找什麼?我幫你找..." "你阿嬤人呢?她不知道我回來了嗎?" 兒子聽得莫名其妙,祖母過世許久,便回:" 阿爸,阿嬤已經不在了...." 家柱聽到兒子這麼說,那神情...好像又突然明白了什麼,
Thumbnail
久未回家的家柱,似乎拼命地用眼睛四處望著,感覺像是在找什麼,兒子見父親的的狀態,問: "阿爸,你在找什麼?我幫你找..." "你阿嬤人呢?她不知道我回來了嗎?" 兒子聽得莫名其妙,祖母過世許久,便回:" 阿爸,阿嬤已經不在了...." 家柱聽到兒子這麼說,那神情...好像又突然明白了什麼,
Thumbnail
某天和某主任聊天 他向我介紹幾位長輩故事 A:每天等兒子來看他,不過都沒等到 B:已經中風好多次,加上女兒也中風無法照顧,萬一再一次發生緊急狀況,家人希望就讓他好好離開 C:因為他有月退奉,家人希望不管怎樣都要讓他留一口氣在 D:....... 聽完這些令人難過的故事,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
Thumbnail
某天和某主任聊天 他向我介紹幾位長輩故事 A:每天等兒子來看他,不過都沒等到 B:已經中風好多次,加上女兒也中風無法照顧,萬一再一次發生緊急狀況,家人希望就讓他好好離開 C:因為他有月退奉,家人希望不管怎樣都要讓他留一口氣在 D:....... 聽完這些令人難過的故事,我唯一能想到的就是
Thumbnail
五年前,是五年前嫲嫲跟阿風說的一番話,到現在,還在孫兒阿風心內,悸動着作用。縱然,嫲嫲已不在,但在孫兒心裏,依然共嗚起愛的迴響:::
Thumbnail
五年前,是五年前嫲嫲跟阿風說的一番話,到現在,還在孫兒阿風心內,悸動着作用。縱然,嫲嫲已不在,但在孫兒心裏,依然共嗚起愛的迴響:::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老一輩男人情感內斂,對自己的孩子儘管用生命在疼惜,卻相當拙於表達,讓人分辨不出是關心還是生氣。尤其對女兒,偶爾看老妻不順眼隨口就罵,女兒做錯事,再不順眼再生氣,也只是繃著臉不說話,十足老派情懷。 有一位爸爸,做水電工程起家,四十九歲那決定退休,跟妻子一起經營雜貨店,夫妻倆更是利用餘閒做志工。這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我跟阿哥說好 不立您們的墓碑 化您們的骨成灰 在臻善園F1的角隅 最易標記涼亭的下方 我跟阿哥說好 請父親陪著母親作告別式 然後候了三十八年的父親 終也盼了母親死當同穴 父親臨終遺言 阿員,我這一生沒有做對不起妳的事 母親聽了潸然淚下 那晚近年關 窗外還下著寒雨
Thumbnail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
Thumbnail
不要勉強想跟長輩成為朋友或無所不談!那需要彼此都要能夠先把對方放在對等的位置上。而我想,我與母親在我十歲那年一夜長大後,我就與她平起平坐了吧!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正彥今年30歲,他的阿嘉舅舅今年也已經65歲了,但阿嘉舅舅早年離婚後就沒有再娶,也沒有小孩,而正彥的媽媽因為生病也早早去世,好在正彥乖巧懂事,阿嘉舅舅也把正彥當成自己的小孩照顧有加。 有一天,阿嘉舅舅因為在浴室跌倒,不小心撞到頭部,在醫院觀察了將近一個月後出院回家休養,好在恢復順利,
Thumbnail
故事是這樣的:正彥今年30歲,他的阿嘉舅舅今年也已經65歲了,但阿嘉舅舅早年離婚後就沒有再娶,也沒有小孩,而正彥的媽媽因為生病也早早去世,好在正彥乖巧懂事,阿嘉舅舅也把正彥當成自己的小孩照顧有加。 有一天,阿嘉舅舅因為在浴室跌倒,不小心撞到頭部,在醫院觀察了將近一個月後出院回家休養,好在恢復順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