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2023年的夏季,寫下了這篇文章。
“於是我就一個人選定好區域,如中山區或是大同區之類的,就到那附近找房仲幫忙帶看房子,那時候的我還未滿30歲,薪資與存款的確不多,所以我的目標地區擴及新北的紅樹林、永和、新莊或林口;台北市就只有看文山區。就這樣一股傻勁的每週去看房。
時間快轉三四年後,生命中當然發生許多事,總之在我看到文山區的房子,正想斡旋的時候,被住在中部的父母給阻止,雖然從現在時間點回頭看,那時候一坪55萬的文山區,一點也不貴,但當時父母投了反對票,覺得我年紀小不懂事。我也沒管這麼多繼續的看房,看到新莊看了許多新房還不錯,就在當時激怒我爸,終於願意跟我去找代銷談斡旋。現在住在這裡五年了,感謝那時候的我,不顧一切的想達成買房的願望,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不再擔心要搬家,這心裡的成就感與滿足感很難被取代的。房貸的確讓我常常覺得負擔,但可換取二十年後的自由,就覺得值得了。許多專業的人士常常評論什麼年齡是該租房還是買房好,用大數據分析房價的漲價或跌價,大數據分析台灣人口高齡化低出生率,空房會越來越多。但誰又能真的預測100%準確10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模樣...買房嗎?當然!這是個很棒的選擇。”
現在是2025年的夏季,台灣的新青安方案來到尾聲,身旁的朋友因著新婚有自助需求,終於找到新人都滿意的房子,但卻苦惱碰到需等待銀行貸款審查的時機,耐著性子慢慢等待。也有朋友是房產大戶,日常工作就是兼差,實際收房租就是主要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