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帝國的歷史中,尼祿(Nero)(尼祿.克勞狄烏斯.凱撒.奧古斯都.日耳曼尼庫斯Nero Claud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西元54年10月13日-68年6月9日)向來是爭議與傳奇的化身,有人視他為暴君,也有人覺得他是被後世抹黑的藝術狂人。然而,在他生命的後期,有一段關於年輕奴隸斯波魯斯(Sporus)的故事,至今仍讓人震驚不已。
|相遇與「替身」的開端
斯波魯斯原本是尼祿宮中的一名少年奴隸,以俊美的容貌聞名。據古羅馬史家蘇埃托尼烏斯(Suetonius)記載,尼祿在失去第二任妻子波佩婭.薩比娜(Poppaea Sabina)後,對斯波魯斯的外貌產生強烈執念,因為他長得極像已故的皇后。波佩婭死於懷孕期間的一次爭執(據說尼祿一腳踢中她的腹部),這段創傷事件可能激發了他病態的補償心理。
|殘酷的「重塑」
尼祿命人對斯波魯斯(Sporus)進行閹割手術,使其永遠保留少年般的嗓音與外貌,然後以皇后的名義為他舉行婚禮,甚至在公開場合稱斯波魯斯為「波佩婭」。婚禮過程與真正的皇后無異,有嫁妝、婚禮服飾、宮廷儀式,並由尼祿親自扮演新郎。斯波魯斯不僅在宮中陪伴尼祿,還會出席各種外交場合,扮演皇后角色。
|權力、愛欲與侮辱
對斯波魯斯而言,這段經歷幾乎是沒有選擇權的悲劇。他的美貌讓他在權力場中成為象徵性的物件,被尼祿用來滿足情感與性慾,同時也成為政治舞台上的「表演道具」。尼祿死後,斯波魯斯的命運仍不幸,先是被奧托(Otho)(瑪爾庫斯.撒爾維烏斯.奧托 Marcus Salvius Otho;32年4月28日—69年4月16日)帶走,後又落入維特里烏斯(Vitellius)(奧魯斯.維特里烏斯.日耳曼尼庫斯 Aulus Vitellius Germanicus;15年9月24日—69年12月20日)手中。維特里烏斯甚至打算在公開表演中讓他扮演神話裡被強暴的女神普羅塞庇娜(Proserpina),作為羞辱與娛樂群眾的手段。斯波魯斯在羞恥與恐懼中,選擇自盡結束生命。
|後世的解讀
斯波魯斯的故事在歷史上有多重解讀:
- 權力的絕對支配:他象徵了極權體制下個人完全被剝奪自主的命運。
- 性別與身份的操控:尼祿強行將他塑造成皇后,顯示古代權貴能隨意改造他人性別角色,以滿足情感或政治需要。
- 愛與殘酷的交錯:無論尼祿是否真愛斯波魯斯,這段關係本質上都帶有暴力與佔有。
斯波魯斯的一生,猶如被捲入帝國黑潮中的一片羽毛,無從選擇方向。他的命運從未掌握在自己手中,從尼祿的「皇后替身」到後繼權力的玩物,他不過是慾望與權力互相角力時的一枚犧牲品。波帕婭的影子如詛咒般覆蓋在他身上,使他失去姓名、身份與尊嚴。歷史沒有留下他的聲音,只有冰冷的記載與旁人的嘲弄。然而我們可以想像,在那金碧輝煌卻殘酷無情的宮廷裡,他的孤獨、恐懼與屈辱必然如影隨形。斯波魯斯的一生,不是皇宮的榮耀傳奇,而是一首被權力踐踏的悲歌,終結於無可挽回的遺憾與絕望之中。斯波魯斯常被用來探討性別、權力與人身自主的議題,也提醒我們:在極權的框架下,個體的美貌與才能都可能變成剝削的理由,而非保護的屏障。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或訂閱我的專欄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