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後的朋友,有沒有想過當你離開世上時,你的財富會怎樣安排呢?
基本上,如果你之前沒有任何安排的話,當地政府就會根據法例,按照特定的次序和比例,將你的財產分配給你的家人。這些程序不但繁複,需要的時間也不少,而最大的問題是,法例上特定的次序和比例,不一定符合你的心意。
例如,有些地方會將一半財產先分給你的配偶,之後再分給你的子女。但也有些,會將一半先分配給子女,之後再分給你的父母,甚至是兄弟姊妹,最後才到你的配偶。不同地方的結果,差異可以很不一樣,要避免這些不確定的情況,最好還是之前先做一些安排。
所以,今天想跟大家說說,三個安排遺產或傳承的選擇,和它們的好與壞。
富人信託
大部份朋友可能都聽過一種傳承的安排叫『信託』。
例如,一位已故名歌星將遺產成立信託,每月給在世的母親七萬元(港幣)生活費,而不是一開始將所有遺產轉給母親,因為她母親有沉迷賭博的習慣。
另一個例子是,已故名藝人成立信託,每月僅給21歲的女兒兩萬港元生活費,到了35歲才將整個遺產轉給女兒。目的是,讓女兒趁年輕時仍然出外工作接觸社會,而不是躺平在家中,做一個不務正業的富二代。
信託的好處是,除了可以保障家人生活和避免他們不懂理財外,亦可以給予不同的條件,達成一些財務以外的目的。令家人的生活甚至是事業上,有更好的質素和發展。
但成立信託的費用不菲,起始費用由幾十到幾百萬港元不等,還有之後每年的管理費。所以財產往往要達到過億港元以上,才會考慮用信託。
那麼,沒有過億家當的朋友怎麼辦呢?
迷你信託
答案就是:找保險公司。
雖然一般我都不建議,在保險公司購買基金或儲蓄產品,因為彈性和產品類別,我都覺得可以有更好的選擇。但在傳承方面,保險的確能夠提供一個,相對便宜和簡單的選擇。
例如,在保險公司購買基金後,現在通常都有一個免費的附加功能,就是可以指定這個基金的『承繼人』。
當你離世時,就好像一般人壽保險的『受益人』一樣,不用費時處理或等待任何遺產的程序,基金能夠直接地轉去承繼人的名下。你還可以指定,保險公司在你離世後,是否將基金裡的資金一次過轉帳,或是每月轉帳給承繼人。
雖然這種保險的安排,不一定有齊『信託』所有的彈性,但需要的費用就低很多。基本上,在保險公司購買十萬港元以上的基金或儲蓄產品後,之前說的承繼安排都是免費的。所以,坊間有朋友,將這種保險稱為『免費信託』或『迷你信託』。
但是,如果你不喜歡將資金放在保險公司裡,或大部分家當都是非現金項,像物業等等,還有甚麼選擇?
建立遺囑
最後一種傳承選擇,就是大家最熟悉的:遺囑。
遺囑上可以列明一切現金,或非現金的資產的受益人,而受益人可以是一個或多個。所以不同的資產,可以有不同的受益人。
雖然當你離世後,遺囑還要經過一些法律程序才能給予各受益人,但有遺囑的情況下,程序需要的時間會少很多。
現在在律師行做一份遺囑,大約只需一千至數千港元,有些地方的政府部門,甚至能夠在一百港元以下,做到一份有法律效力的遺囑。
傳承的討論,是個敏感的話題,尤其在華人的家庭裡。但好像之前,香港電影『破地獄』裡說到,辦一個喪禮除了是為了離世的人,更重要是令仍然在世的親人,能夠放下和釋懷。
其實,討論遺產安排的目的也是一樣。試想想,當你離世時,家人已經悲痛不已,哪有時間和心情去面對這些遺產上的法律糾結?
所以,傳承的討論不應是一種禁忌,更不是一種純粹財務上的安排,而是對家人最後的一種愛護和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