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摘要 思科(CSCO)(Cisco)Q4營收147億美元、年增8%,每股盈餘0.99美元小幅勝預期。AI基礎設施訂單Q4超過8億美元,帶動2025會計年度累計逾20億美元,遠超原定10億目標。公司Q1財測優於市場,但盤後股價跌約2%。 AI帶動雲端與網路設備升級潮,超大規模雲端業者加速建置高速交換器、路由器與伺服器。思科(CSCO)公布財報並上調AI相關動能,顯示網通設備正迎來新一輪資本支出週期。對台灣投資人而言,這不只關乎思科個股,也牽動網通供應鏈與AI基建行情。 投資人關注焦點,回答解析 **思科的財報重點,哪些數字最關鍵?** 思科(CSCO)Q4營收147億美元,年增8%,略高於市場預期;調整後每股盈餘0.99美元,同樣小幅勝出。分部表現上,「資安」與「可觀測性(應用監控)」略低於市場預估,但「網路產品」訂單雙位數成長,涵蓋超大規模雲端基建、交換器、企業路由、工業物聯網與伺服器。展望方面,公司預估Q1營收146.5至148.5億美元、EPS 0.97至0.99美元,均略高於市場共識。雖然整體數字穩健,股價盤後回落約2%,顯示市場對分部落差與短線評價已反映部分期待。 **AI業務動能強,訂單翻倍代表什麼?** CEO Robbins表示,AI基礎設施訂單在2025會計年度超過20億美元,遠高於公司原先10億美元的目標;其中Q4單季就超過8億美元。這代表超大規模雲端客戶對高速網路設備的需求明確起飛,並非一次性「拉貨」——公司也強調未見提前下單情況。對思科而言,AI流量驅動的交換器、路由器與資料中心網路升級是核心受益來源,顯示AI從「算力」外溢至「網路」與「伺服器」層的第二階段擴散,可能帶來更長尾的營收可見度。 **為何優於預期仍回檔,市場在擔心什麼?** 短線回檔主因在於結構性分歧:雖然整體財測略優,但資安與可觀測性業務低於預期,市場對成長均衡性的要求提升。此外,股價今年以來已上漲近兩成,評價面先行反映AI題材,導致「好消息出盡」式反應。同時投資人也在觀察AI訂單能否轉化為可持續的出貨與認列節奏、毛利變化,以及與競品在超大規模雲端交換器市場的競爭節點,這些都可能影響未來幾季的驅動力強弱。 **展望與風險並存,哪些指標最該追?** 公司Q1財測略優於市場,網路產品訂單維持雙位數成長動能,說明AI與企業網路升級仍在早期至中期階段。值得追蹤的三大指標:一是AI網路設備的實際出貨與認列時程,確認訂單能見度轉為營收現金流;二是毛利率走勢,尤其高規產品組合是否帶動毛利優化;三是企業IT支出與雲端資本開支節奏,若宏觀環境或通膨波動拖累支出,可能影響新案啟動。競爭方面,與安立思塔(ANET)在資料中心交換器的拉鋸,以及白牌設備滲透,都是需關注的風險點。 Josh觀點總覽,市場與個股 整體市場:AI從GPU向網路與伺服器外溢的第二階段愈趨明確,思科(CSCO)超預期的AI基建訂單提供了需求驗證。這對AI供應鏈層層擴散有正面指引,有助支撐雲端資本開支週期的延長性。不過,市場將更聚焦「訂單轉營收」與毛利曲線,若企業IT預算受宏觀壓抑,短線波動仍可能加劇。 個股影響:思科(CSCO)受惠AI網路升級、企業路由與工業物聯網需求回溫,中期動能改善;競品安立思塔(ANET)在高階資料中心交換器具優勢,亦可共榮;上游晶片如博通(AVGO)、邁威爾(MRVL)受AI網通需求支撐。相對承壓者可能是傳統低階網通與部分未能接上AI升級趨勢的設備商。投資上,建議關注思科AI訂單的轉單率、產品組合帶動毛利變化,以及雲端客戶(如Hyperscale)資本開支更新。 一句話總結,投資重點即刻掌握 AI基建從算力走向網路,思科(CSCO)訂單爆發驗證趨勢可持續,後續就看出貨認列與毛利走勢能否接棒支撐股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