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盤勢解析 - 四大指數震盪收斂,僅標普續創歷史收盤新高。道瓊-0.02%至44911.26,標普500+0.03%至6468.54(連三日創高),那指-0.01%至21710.67,費半-0.12%至5885.49。 - 盤中情緒受PPI通膨超預期衝擊,資金轉為觀望,盤面分化:權值撐指、個股明顯強弱兩極。 - 美股七雄多數小幅收高;其中亞馬遜+2.87%最突出,有助標普守住紅盤;輝達+0.26%、微軟+0.36%、Alphabet+0.39%、Meta+0.26%;特斯拉-1.08%、蘋果-0.24%。 - 個股波動擴大:Intel+7.38%延續強彈;Eli Lilly+3.62%;Texas Pacific Land+3.42%;相對地,Coherent-19.61%、Tapestry-15.8%、Amcor-11.78%。 - 市場情緒:在通膨意外偏熱下偏中性偏保守,資金轉進防禦性與政策受惠題材,對關稅與成本轉嫁的敏感族群承壓。 總經動態 - 7月PPI通膨顯著高於預期:月增**+0.9%**(預期+0.2%)、年增**+3.3%**,核心PPI創近三年最大增幅。 - 影響:企業受關稅與成本壓力,市場開始擔憂之後對CPI的二次傳導,9月降息預期降溫。雖然多數交易仍押注降息,但約**近一成**資金轉向預期按兵不動,**50碼降息幾乎出清**。 - 本週關鍵:週五零售銷售將驗證終端需求韌性。若消費仍強、而上游成本走揚,將加大通膨黏著度與聯準會保守風險;若消費放緩,則有利鞏固小幅降息的市場基線。 - 其他資產:比特幣前一晚創高後回落,反映利率預期再平衡下的風險偏好降溫。 產業新聞 - 廣告科技與零售媒體:沃爾瑪調整與The Trade Desk合作安排、取消部分數據接取的排他性要求,疊加上週財報不及預期與關稅不確定性,凸顯廣告科技在宏觀與通路議價下的敏感度。 - 能源/基礎設施資產:Texas Pacific Land宣布在NYSE Texas進行雙重上市;公司除油氣權益外,正嘗試以資料中心、加密挖礦等多元化收入。題材面帶動股價但基本面仍受油價與資本開支周期影響。 - 醫藥與AI藥發:Eli Lilly宣布**上調歐洲價格**,並與Superluminal Medicines合作,導入AI平台加速新一代減重療法的分子發現;體現GLP-1生態系持續擴張。 個股焦點 - Intel(INTC)連漲:傳出美國政府正與公司洽談「可能入股」,加上本週初CEO與總統會晤消息,推升對先進製造與本土化政策支持的想像空間。股價+7.38%。重點意涵: - 如政策資本進場,對Intel晶圓代工(IFS)資本周期、訂單取得與融資成本有正面想像,但亦增加政策與公司治理的不確定性。 - Tapestry(TPR)重挫:雖Q4營收、獲利優於預期,但下修2026財年獲利展望,主因估計關稅負擔約**1.6億美元**,拖累毛利率;股價-15.8%。奢侈品對關稅與匯率相對敏感。 - Amcor(AMCR)走弱:Q4營收、獲利不及預期,並承擔併購Berry Global的整合成本,加上北美飲料業務運營挑戰、零食甜食等非必需品疲弱,股價-11.78%。 - Eli Lilly(LLY):價格調整與AI合作雙利多,股價+3.62%。 - The Trade Desk(TTD):受沃爾瑪合作調整與先前財報失色影響續跌。 - Texas Pacific Land(TPL):雙重上市題材+3.42%。 - Bullish(交易所營運商):股價+10%,約為IPO價的兩倍附近,受市場對加密資產結構性需求提升預期的帶動。 - Coherent(COHR):股價-19.61%,顯示光電/設備鏈對基本面消息高度敏感,需留意公司後續公告與財測更新。 強勢類股觀察 - 醫藥/減重藥鏈:在通膨偏熱、利率不確定下,**防禦成長**特徵受青睞;Eli Lilly上調價格與管線合作提供基本面支撐。台灣端可留意玻璃容器、無菌針劑、API/製程自動化等供應鏈的中期需求延伸。 - 政策受惠的半導體製造:Intel政策題材帶動「先進製造與在地化」想像;短線有利相關設備與供應商情緒,但需警惕基本面兌現節奏。 - 資產/能源權益:利率預期雖降溫,但能源資產與現金流資產在通膨黏著時具對沖屬性;TPL反映此一偏好。 弱勢類股與風險點 - 奢侈品與可選消費:對關稅、匯率與需求放緩高度敏感;Tapestry下修指引即為例證。 - 包裝與通用消費供應鏈:Amcor指出終端消費偏保守與整合成本壓力,顯示周期性需求仍未全面復甦。 - 廣告科技/零售媒體:渠道權力變動與宏觀不確定擠壓估值彈性,合作條款的非排他化降低平台黏性溢價。 專業觀點與後市研判 - 核心變數三角:**通膨再加壓(PPI)—利率路徑不確定—關稅成本轉嫁**。現階段CPI「尚可」與PPI「偏熱」相互牽制,令9月降息幅度想像收斂至小幅降息為主的基線。 - 指數技術面:標普連三日創高但漲幅收斂,屬「高檔換手」格局,領漲轉為少數權值與政策題材股,顯示板塊輪動加速、內部結構不均。 - 操作思路(中性偏審慎): - 以事件驅動為主,降低對宏觀單一敘事的賭注。 - 逢高檢視對關稅與成本傳導敏感的可選消費與中游製造曝險。 - 保留對「防禦成長」(醫藥/減重藥生態)與「政策資本導向」(先進製造、在地化供應鏈)的配置彈性,但注意估值與兌現節奏。 - 觀察零售銷售數據:若強於預期且PPI轉嫁跡象明顯,利率交易可能再度偏鷹,成長股估值面臨再評價風險;若數據偏弱,則利於小幅降息與長端收益率回落,科技成長與資產股獲支撐。 給台灣投資人的連結與觀察點 - 半導體鏈:Intel若獲更深政策支持,將強化美國在地製造能力,對台系代工/設備的「競合」關係長期需評估;短期則可能帶動先進封裝、設備議題性。 - 減重藥供應鏈:全球產能擴張趨勢未變,台廠在上游原料、製劑包材、自動化與品保設備具結構性機會。 - 消費與包裝:美國可選消費仍未擺脫關稅與需求放緩陰影,台灣相關外銷包裝、通路供應鏈需留意客戶端庫存與議價壓力。 - 匯率與資金:PPI偏熱—美元偏強機率上升—亞洲資產短線承受外資回流壓力,留意台幣與外資動向對台股評價的即時影響。 明日焦點 - 美國7月零售銷售:檢驗終端需求與企業成本轉嫁能力的關鍵拼圖。 - 個股層面:關注Intel政策相關後續訊息、Tapestry與可選消費同業之指引更新、包裝與通路商對下半年需求敘事的調整。 結論 - 在PPI意外偏熱下,市場進入「高檔震盪、分歧輪動」階段。短線以風險控管與結構選股為先:偏好防禦成長與政策受惠題材,降低對關稅與成本傳導敏感族群的曝險,同時以明日零售銷售作為利率路徑的再定價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