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準備進場,三、二、一——音樂 cue!」
我對著耳機另一端喊完,轉身快步繞進宴會廳後門,確認桌卡、花藝、酒水一切就位。
從外面看,這是一場夢幻婚禮:香檳塔、三層蛋糕、粉白交錯的花圈拱門,還有手牽手走紅毯的新人。但你不知道,就在半小時前,新娘躲在化妝室裡大哭,新郎的媽媽站在門外冷冷地說:「我不是針對她,但我們家就是不能接受刺青。」我深吸一口氣,把表情歸零,走向新娘:「妝花了沒關係,我幫妳補。」
我不是化妝師,但此刻她需要一個不責怪她的人。
身為婚禮企劃,我們不是只規劃婚禮,我們是臨時媽媽、救火隊、衝突調解師與冷場補救者。
這是我第 73 場婚禮。
有的浪漫得讓我眼眶泛紅,有的尷尬到讓我在心裡默數倒數;有的新人真心相愛,也有的——只是為了滿足彼此家庭的期待。
我曾經遇過一場婚禮,在典禮前兩週,男方突然要求換掉原本簽約的主持人,只因為「他媽媽覺得女主持太吵」。新娘氣到哭,但最後還是妥協了。她說:「不想再吵了,快結束就好。」
婚禮,是許多人的夢想,也是很多人壓抑的終點。
我們事前開無數次會,確認桌數、主題、菜色、來賓座位,還要處理爸媽與爸媽的爸媽之間的意見衝突。有一次新娘媽媽堅持進場要走《梁祝》,新郎媽媽堅持用《You Raise Me Up》。我站在兩位長輩中間,差點以為我是在辦音樂祭而不是婚禮。
最崩潰的一場,是一對新人在儀式當天早上取消婚禮。沒吵架,沒第三者,只是在最後一刻,她問他:「你是真的想娶我,還是只是想結婚?」他沉默了兩分鐘,然後說:「我不知道。」
場布撤了,花沒退得掉,賓客照樣來了,我只能含著眼淚、硬著頭皮向每位來賓道歉:「很抱歉,新人臨時有狀況,今天不便舉行。」那天我回到家,一口氣睡了 16 小時,醒來時還在想:「他們後來還有聯絡嗎?」
但也不是沒有讓人相信愛情的時刻。
有一次新娘走上紅毯前突然腿軟,新郎快步走回來扶住她:「我們一起走。」那一瞬間我差點哭出來。不是因為感動,而是因為那才是我心裡想像的婚禮:兩個人,走向一段未知,願意彼此靠近。
我見過最真實的愛,也見過最精緻的崩潰。
我知道婚禮不是終點,也不是保證。它只是短短幾小時的儀式,真正的婚姻,才是漫長的旅程。
我不是不相信愛情。
我只是,比大多數人更清楚,它得靠多少誠實與溝通去撐。
所以我還在做這份工作。
不是因為它夢幻,而是因為它真實——只有在最華麗的場合裡,你才看得見最脆弱的靈魂。
免責聲明:
本篇故事為虛構人物之虛構敘述,旨在呈現婚禮企劃師在現代工作場域中的真實情境與心理感受,非針對任何特定個人、活動或事件。內容僅供讀者理解與反思,請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