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別人幫我選的童年
從我還不會說話的時候開始,我的人生就被安排好了。
幼稚園念哪一間,是爸媽看了報紙排名決定的;鋼琴課是鄰居小孩在學,我也要學;學校制服的領結不合我喜歡的顏色,媽媽說:「習慣就好。」
我習慣了。習慣爸媽說「這比較好」,我就乖乖照做。 習慣考試不是為了喜歡的事,而是為了不要讓爸媽擔心。 習慣飯桌上永遠是爸媽愛吃的菜,即使我從來不愛茄子。
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幾十年,從學生、到上班族、到後來辭職回家照顧年邁雙親。我的人生像是一條預先劃好的直線,沒有轉彎、沒有出口。
我曾經問過自己:「我到底喜歡什麼?」
沒有答案。因為我從沒選擇過。
二|那天,他們睡著了
那天早上天氣很好,陽光穿透窗簾,在老家的木地板上灑出一片溫柔的金黃。我照慣例煮好稀飯,端去爸媽房間。
他們睡著了,平靜得像平常一樣。但我等了很久,他們沒有醒來。
醫生說,是自然老去,沒有痛苦。
我坐在他們床邊,忽然發現——我六十八歲了,人生也快走到尾聲了。
我沒有哭。只是靜靜地,第一次感受到:我自由了。
沒有人再幫我決定吃什麼、穿什麼、做什麼。
我想,我應該去找找答案,看看我到底喜歡什麼。
三|自助餐的人生
隔年春天,我把老家的一樓改成了一家小自助餐店。
開幕那天,我親自煮了十幾道菜,沒有茄子。
來的客人每個人都能自己夾自己想吃的、愛吃的,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有個小學生夾了一堆炸雞塊,笑得像撿到寶;一個阿嬤說終於有她喜歡的紅燒苦瓜;也有上班族夾了一點點,說他在減肥。
我坐在櫃檯後面,看著每個人走過長長的餐檯,一邊挑選,一邊微笑,心裡像被什麼填滿了。
我不是廚師,但我想讓大家在這裡,能選自己喜歡的。
這世界上有太多人,一輩子都活在別人的選項裡。
如果你問我現在最想說的一句話,我會說:
「想吃什麼,就自己選吧。人生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