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張底片在按下快門的當下,其實都有點不確定,拍照大多只是為了記錄,但底片相機讓我會多用一點力氣去承擔缺陷與專注美好,總有太多微小失控的因素,堆積成出乎意料的畫面。侘寂,正是現實,從欣賞到真心無我感受到美與珍貴,原來是需要付出巨大練習與代價。

那些洗出來的照片,會有暗角、會有顆粒、有時天空過曝、臉孔模糊,可是正因為它們不清楚,反而更記得當時在想什麼。我記得走過一條小巷子,記得牆上貼著一張快要掉落的海報,記得那一隻鑽入陰影處,肯定拍不清楚的小貓。

底片裡沒有精準的現實,猶如這世界往往不夠清晰,人們口中的故事總是不夠完整,自認客觀觀測的角度總是偏斜,因此,模糊裡的溫柔與堅強,才更顯得珍貴,局外人格格不入的疏離感,反而是一種真確的視角。

底片拍的相片似乎不是拿來記住什麼的,它比較像是當你快要忘記的時候,突然有人接過你的手,把那個畫面又重新拉了回來。

但回來的不會是當時的樣子,是被時間發酵過的版本,底片不是記憶,是接力,它接住那些快要掉下去的細節,幫你撐住一點時間,對這個世界,它有它獨特的解讀方式,但它是一個善意的詩人。

照片靜靜地躺在某個抽屜裡,某個盒子裡,等哪一天你搬家的時候,突然掉出來,然後你蹲下來,看到那張受潮而微捲的照片時,會愣住一秒,然後笑一下,想起一些什麼。

你以為你早就忘了,但它還在替你記著,像一個很久沒聯絡的朋友,它沒有人性,也什麼都沒說,只是冷靜自持地坐在那裡,陪著你,把那些當下以為不重要的事,再描述一次,接住你的青春,也接住你的眼淚。

相機:RICOH GR3X、現場監督28WB
底片:富士400
沖洗:底片叔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