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稿

含有「釀特稿」共 1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開放式結局:TFAM放映計畫」是臺北市立美術館藉由跨領域策展合作,在地下樓打造的視聽空間,長期定時定點放映不同主題之單頻道影像。自2024年10月開展以來已推出三個季度,本季(Vol.4)由分別具備電影、視覺藝術策展背景的陳慧穎及馮馨共同策劃,作為放映計畫最後一季,將展出至2025年9月28日。
Thumbnail
女鬼的形象,某方面乘載了文化脈絡中,性別結構不平等的重中之重。女性的變異之所以駭人,即是從甩也甩不掉的想像所開始的,她們暗夜碎語哭泣,接著苦守於夜半鏡前,下一步便是她們面露猙獰,手腳彎曲,嗜血維生——得要走到如此極端、如此悖德,似乎她們才能脫下矇在觀者雙眼上的羞恥布,才會有人看見真正的自己。
Thumbnail
談談編輯視角下關於寫作的眉眉角角,從編輯的內心話、邀稿與被邀稿時的全方位考量、社群時代下編輯的觀察,一路聊到實戰層面的人物專訪練習法。如今,雖然兩年已經過去,這些思考依然價值不褪。在此將當初的對談內容放上來,與有志踏上書寫之路的讀者分享。
Thumbnail
《史蒂芬.金的故事販賣機》收錄史蒂芬.金二十二則短篇小說代表作,從他十八歲發表的〈收割者的影像〉,一直到一九八三年的〈變形子彈之歌〉,不論是奇幻、驚悚,或推理、恐怖,史蒂芬.金將日常生活經驗化成豐沛的創作靈感,巧妙地呈現了一針見血的人性鋪陳和出人意表的情節轉折,完全顛覆了讀者的閱讀想像!
Thumbnail
離開之後,回想這半年多來在釀電影的日子,記錄下在這裡的一切,感謝這些經歷成為自己繼續前進的養分。當初想加入的原因是因為喜歡電影、喜歡文字,如同面試完的心態,離開釀電影之後,緣分不會就此結束,因為愛電影,未來還是會在不同地方再遇見的。
Thumbnail
而「懷舊」終究是屬於故人的,源於未能掌控未來的無力,在千禧邊緣長大的一代人,不曾經歷九〇年代的經濟奇蹟,卻也無法像新一代人那樣完美適應時代的演進,終究只得在無依的環境裡成為一隻變形的蟲,假裝自己適合城市,假裝自己不曾失落,假裝自己還能有夢。
Thumbnail
「自由」是我肩負釀實習時最常感受到的,從插畫、影評、平面設計到採訪稿⋯⋯等等,大家的信任讓實習生活有了自由的形狀,可以盡情嘗試、觸碰各式各樣的工作領域~
Thumbnail
《無法離開的人》今年五月於北師美術館展開同名展覽,於地下一樓重現劇組幕後的創作歷程,以「人」、「遺書」、「地方」規劃出三個主要展區,將整棟北師美術館打造成電影歷史的延伸。
Thumbnail
「生活決定意識」不只是一檔羅列高重黎過往創作的回顧展,而是意欲拓出一條他不斷拆解由西方歷史巨齒與文化脈輪齧合傳動、引光投像的器械發明,並透過形式各異的裝配重組,於毀壞「發明」之際重新「編做/作」──或者說,在歐洲視覺發展史與本地影像接收史的夾縫間重思、協商──所謂「影像史」的動態路徑。
Thumbnail
那個年代,白人的知心好友全是白人,應該並不少見。要說《六人行》比較有問題的地方,可能在於「市景」,也就是主角們碰上的白人太多、其他族裔太少了。但要將《六人行》貼上「落後」標籤,或許也有失公允,畢竟主角羅斯的第一任太太後來成為女同性戀、並與伴侶成家,《六人行》成為第一個呈現女同志婚禮的美國電視節目⋯⋯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