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鴻海事件談投資與人際的啟示)
- 投資有趣的地方,是提醒我尊重市場,也提醒我謹言慎行。
- 賺賠之外,還有與分享投資對象的信任與分寸,需要更小心拿捏。
- 與其追求「看懂市場」,不如學會在不確定中,維持敬畏。
投資看的是趨勢,人心看的是長期走勢。
漲跌只是數字的波動,而人心的起伏,才是最難掌握的風險
一段尷尬的往事
最近鴻海重新站回 200 元。慶祝行情的同時,也再次戳中了我心裡的一個小痛點。
多年前,鴻海跌落神壇,電動車利多不再,大戶也逐步降低持股水位。 當時一位朋友詢問股價走勢,我直言應該盡快賣出,甚至「手賤」幫他直接賣掉。 之後股價確實長期低迷,那時我還暗自慶幸自己或許幫了他一個忙。
沒想到多年後,鴻海又重新站上當時的價位。這段往事成了我被調侃的話題,但對我來說,卻始終只能苦笑。
真正的情誼
這位朋友,卻依然在許多地方照顧我。
有一次我需要一台代步機車,他特地回老家,把舊車寄來給我,還怎麼都不肯收下一分錢。
這件事讓我更深刻地體會:投資建議不是不能給,只是市場有風險,情誼更需要保護。
好意的提醒,若帶來獲利,對方或許會心懷感激;但若結果不如預期,那份好意反而可能成為日後的尷尬插曲。
投資與人心的權衡
在投資裡,賺錢的喜悅再多次,也未必能抵過一次虧損的痛感。
我自己也明白,所謂「看懂市場」大概只是幻覺,真正能做的,不過是保持一點敬畏,承認市場永遠有我們看不透的地方。
至於人心,就更微妙了。
有時候想想,股市的風險或許還比不上人際關係裡的微妙起伏。
錢輸了,頂多再賺回來;但人心一旦搞丟了,要翻本可難多了。
不過話說回來,少賺一次行情還能安慰自己「失敗的經驗值 +1」,但要是少了一個願意在你挫折時拍拍肩、給你打氣的朋友,那代價就真的太高了。
投資有趣的地方,是先把人捧得高高的,把那點小聰明和傲慢都照得一清二楚,最後再慢慢逼我們學會謙卑,也懂得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