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虛擬貨幣領悟到的投資哲學

2024/03/09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raw-image



道瓊逼近40000點,台股逼近20000點,許多在場內的人高興之餘又滿懷焦慮,不知道是否該獲利了結,許多在場外的人扼腕之餘又天人交戰,不知道是否該趕緊進場。
然而對我而言,不管漲、跌到多誇張的程度,資產配置中的核心部位(指數化投資與配息型基金)絕對不會賣,只會持續買進,定期定額部份(衝刺用標的)絕對不會停,只是每月扣款金額會隨漲跌程度進行微調。


和大家分享一段切身經驗。


我的虛擬貨幣資產主要是持有「穩定幣」USDT(賺取活存利率,目前年利率是20%),並且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每週購買比特幣。從40000美元以下我就開始每週六購買30美元的比特幣,一路買到50000美元的時候,覺得已經太高不敢買,於是想著「這星期先跳過,等回檔之後再多買一點」。結果一路等到現在快要漲破70000,我還是一直買不下手。


成功投資的第一步當然是正確的理財觀念,但是更重要的其實是第二步:認識自己。包括認清自己的現實經濟條件、年齡、個性。


前兩者比較單純:月收入多少?開銷與儲蓄狀況?家庭狀況?預計還有多久要退休?退休後的現金流來源?上述種種當然都得納入投資時的考量,坊間也有許多文章、書籍傳授相關概念。以下著重在「個性」部份詳細說明。



raw-image



就以我身為「指數化投資」的信仰者為例,理論上應該將資產全數投入「低成本全市場指數型ETF」,再定期贖回固定比例當作每月生活所需的現金流。但是我為什麼選擇投入一半資金在「配息型基金」(年成本多了1%以上),領取月配息當作現金流來源?


原因是我很清楚自己的個性(就如同虛擬貨幣的投資經驗):如果選擇第一種方式,當本金大幅增加時,我可能會想要這個月多領一些出來當作旅遊基金(雖然機會不高);當本金大幅減少時,我可能會肉痛而決定這個月少領一些出來、過得節省一點(非常可能發生)。如此一來就失去採取這個投資方式的意義,更會影響全家的生活品質穩定度。


此外,我向來對「數字」很感興趣,但是個性又偏向保守且容易焦慮。將全數資產投入指數型ETF對我來說實在太乏味了,很難一直持續下去(生活少了很大的樂趣)。大部分資產投入相對穩定的配息型基金和指數型ETF,小部分投入波動較高的標的,很小部份投入虛擬貨幣,對我來說是最好的搭配 — 既能讓生活充滿喜愛研究的數字,每晚又能睡得香甜。


投資首重「心安」,心安才能維持紀律、穩定投資,不會輕易因為市場波動就影響原本的規劃,造成「四不像」的投資方式。若是不能讓自己心安,再好的投資標的、策略也無法發揮效果,甚至可能弄巧成拙。唯有認識自己,清楚怎麼樣的投資策略最適合自己、最能讓自己心安,才有可能細水長流維持下去。


千萬要記得:投資是一輩子的長跑,而非追求爆發力的短跑。與各位讀者共勉,一起達到「有資格決定想要過的生活方式」的人生境界!

206會員
851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19年半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加上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