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舟的感動下,我一度幻想自己是護衛法老出巡的士兵,肩扛聖靈,步履堅定地走出艾德福神殿。
而現實,卻是馬車疾馳而來,將我們一一送回船上。
太陽升起,天已大亮。在回程途中,幾位站在路邊、無所事事的埃及人吸引了我的目光。
破舊混亂的房舍、街角散落的垃圾,映照出這裡居民普遍的貧窮。
年輕人臉上帶著憤世嫉俗;中年人寫滿了命運的無奈;而長者,竟是雲淡風輕地微笑著。
這畫面,彷彿道盡許多埃及人的一生,讓人沉默而感慨。

-------------
返回船上,河輪才剛駛離碼頭,我們便看到許多小船如潮水般湧來,紛紛靠向各艘河輪,彷彿鯨魚身旁共生的魚群。
兩位船伕將小船繫在河輪側邊,一邊展示披肩、浴巾、洋裝等商品,一邊展現驚人臂力─將商品用透明袋包裹裝起,拋擲給甲板上的遊客。
那力道,竟能直達四層樓高的露天咖啡吧!
小販們的投擲技術,簡直堪比奧運標槍選手。
團員們在甲板上興致勃勃地接貨、試披、觀賞,再用簡單英語與小販殺價;
若不滿意,就裝回袋子扔下去,再來回交換。整整玩了一個多小時,笑聲不斷。
有人問:「萬一客人不買單又不還東西怎麼辦?」
其實,小販們一拋出商品,就會馬上扯開嗓子大喊:「Money!Money──!」
誰會在眾目睽睽下吞了小販的東西呢?
我和幾位團員坐在咖啡吧裡,一邊享受尼羅河上的艷陽與和風,一邊小酌冰涼啤酒。
(雖然埃及人多為穆斯林不能喝酒,但這裡的咖啡吧仍販售啤酒給觀光客享用,令人莞爾。)
雖然沒參與這場交易戰局,但聽著團員的笑聲,看著小販成功賣出後的笑容
這也是我心裡最深刻也最溫柔的另一種風景。
—
在抵達路克索之前,我們還得先通過狹窄的伊斯納的水閘門--配合亞斯文水壩興建,避免尼羅河氾濫的偉大建設。
讓青蘿之後繼續跟大家一起分享這趟埃及之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