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找房是一場耗盡耐心與運氣的修行...
剛從英碩畢業時,我天真地以為租房子只要多刷網頁、多打幾通電話,就能找到合適的房子。沒想到短短幾週,現實卻狠狠教訓了我,在這裡租房,不僅是「眼明手快」的比賽,更是一場背景、財力與運氣的全面考驗。

倫敦這間房一個月房租1700英鎊
背景調查:學生與無固定收入的尷尬
在台灣,租房頂多是房東問一下收入情況。但在英國,幾乎所有屋主和房屋仲介都會要求做 background check(背調)。
如果你當下只是學生,或者還沒有穩定收入的人,那就很容易卡關。仲介通常要你提供 guarantor(擔保人)。沒有擔保人的話有些就會要求你一次繳半年租金,或是拒絕你的租房需求。對剛落地的人來說,簡直就是噩夢🙂↕️「秒殺式」看房文化
更崩潰的是,好不容易看到乾淨、帶家具、位置不錯的房子,想約看房,房仲卻只說了一句話:「這間已經完全約滿了,沒有其他可以約看房的時間了。」
很多房子一上架,當天就被預約光。甚至有次我終於搶到一間看似完美的房子,卻要等到隔週三才能參觀。結果等我千里迢迢搭火車和公車跑去現場,沒有看到房仲或任何人在大門口,打給房仲他才輕描淡寫地說:「喔,這間上週五就租出去了,抱歉我本來今天要打給你通知的,但後來太忙就......。」那一刻真的是滿腦問號:那為什麼上週五不通知我?我白白浪費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與交通費。
Council Tax:隱藏的高額開銷
就算熬過了背景調查與「看房搶票大賽」,還有一個讓人頭大的東西:council tax。
這是英國的地方稅,按區域與房子價值計算。偏偏「好地段」或「新建公寓」的 council tax 常常一年就要 2400 英鎊以上。對於剛落腳英國的人來說,光是房租和水電費就已經夠嚇人了,還要額外背上一筆這麼高的稅金,真的是雪上加霜。
於是很多人會特別去找 council tax 便宜的地區。問題是,這些地方的房子同樣超熱門,因為大家都想省錢。結果就是,越想省錢,越難搶到。

房子押金通常會是1-1.5個月的房租
結語:租房拼耐力,也拼心態
在英國租房,不只是單純的「找個地方住」,更像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遊戲。你要快、要準,還要承受被拒絕、被放鳥、被通知「已租出」的各種無奈。

約克含家具的房一個月1500英鎊
但這就是現實:好房永遠供不應求,背景條件決定起跑點,council tax 讓生活成本再往上加。
如果你也正準備在英國找房,請務必先調整好心態,並準備好「Plan B、Plan C、甚至 Plan D」。
因為這裡的租屋市場,從來不會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