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謠黃金十年:宋冬野、李志與野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 宋冬野《安和橋北》(2013)
raw-image

開啟「新城市民謠」風潮的關鍵專輯。收錄〈董小姐〉、〈斑馬,斑馬〉、〈安和橋〉等代表作,將北方語境下的都市孤獨、情感疏離與日常詩意,轉化為一種集體記憶。

錄音特徵:

編曲樸素,原聲吉他、手風琴、低音提琴為主。錄音非發燒導向,但保有人聲距離感與自然殘響,聆聽上具有親密感與真實氣息。高階系統下能展現其詞句張力與音質平衡。

  1. 李志《這個世界會變好嗎》(2011)
raw-image

語言尖銳、詩性與怒氣並存,為中國少數真正將民謠導向社會批判的創作人。這張專輯不討好、不妥協,是反商業化與現實直視的象徵。

錄音特徵:

獨立製作,錄音粗糙但誠實。旋律性不強,人聲自然、情緒直白。非為音響設計,但在詞曲層面具備極高價值,適合真正理解音樂社會性的聽者。

  1. 野孩子《咒語》(2002)
raw-image

由張佺、吳吞、張玫組成的傳奇團體,揉合西北民謠、布魯斯與即興吟唱。他們的聲音不在體制內,也不為市場存在,而是記錄土地、流浪與人。

錄音特徵:

以家用錄音機完成,無剪輯、無後製。聲音近距,空間氣息與聲音錯落真實保留。木吉他、口琴與斷續的語句形成詩化的現場感。非「Lo-fi」,而是另一種無加工的聲音文獻。

結語.音樂的價值,不在音質的光澤,而在於真實的光亮。

如果你對音樂足夠誠實,就能從這些作品裡,看到一個時代的靈魂。


.2013~2017,是中國民謠短暫而燦爛的黃金時期。如今,多數創作者遭到封禁、噤聲,聲音從主流退場,卻在地下蓄力。

別再問為什麼中國沒有真正的音樂了。你只是沒去聽那些不被允許發聲的人而已。

註: 李志【這個世界會好嗎】這首歌與其他犯禁忌歌曲已經在Spotify被下架. 只能上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FsjGxMM5To&pp=ygUh5p2O5b-X44CQ6YCZ5YCL5LiW55WM5pyD5aW95ZeO44C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通人的音響之路
0會員
15內容數
小島上充斥著玄學、迷信、行銷話術。普通人要如何追尋音響美聲? 這裡紀錄我的歷程,一場聽覺上的去偽存真。
2025/08/18
在小型聆聽空間裡,200Hz 以下的駐波常常是最難解決的問題。這些房間模式會造成低頻忽大忽小、模糊不清,讓鋼琴或低音樂器失去形體感。傳統的吸音材料在這個頻段往往幾乎沒有作用,而專業的低頻陷阱價格動輒數萬元,讓人卻步。 這次我採用最經濟的方法:8 卷高密度圓柱玻璃棉(直徑 30cm × 高 120c
Thumbnail
2025/08/18
在小型聆聽空間裡,200Hz 以下的駐波常常是最難解決的問題。這些房間模式會造成低頻忽大忽小、模糊不清,讓鋼琴或低音樂器失去形體感。傳統的吸音材料在這個頻段往往幾乎沒有作用,而專業的低頻陷阱價格動輒數萬元,讓人卻步。 這次我採用最經濟的方法:8 卷高密度圓柱玻璃棉(直徑 30cm × 高 120c
Thumbnail
2025/08/18
走進世界各地的唱片行,往往都會看到相似的分類:Pop、Rock、Jazz、Classical、World Music。這看似理所當然的架構,其實並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來自西方音樂產業的設計邏輯。 為了管理龐大的錄音、方便上架、定價、販售與電台播放,音樂被切割成可複製與推廣的「商品單位」。這些類別的目
2025/08/18
走進世界各地的唱片行,往往都會看到相似的分類:Pop、Rock、Jazz、Classical、World Music。這看似理所當然的架構,其實並不是自然形成,而是來自西方音樂產業的設計邏輯。 為了管理龐大的錄音、方便上架、定價、販售與電台播放,音樂被切割成可複製與推廣的「商品單位」。這些類別的目
2025/08/18
這兩天重聽 Maria João Pires 演奏的蕭邦《夜曲》,心裡一直覺得鋼琴高音有點黯淡,泛音不夠自然,線條略顯模糊。起初以為是錄音問題,但仔細比對後才發現,真正的關鍵其實是 DAC 的濾波模式設定。 平常我習慣在人聲或小編制素材中使用 NOS 模式(Non-Oversampling
Thumbnail
2025/08/18
這兩天重聽 Maria João Pires 演奏的蕭邦《夜曲》,心裡一直覺得鋼琴高音有點黯淡,泛音不夠自然,線條略顯模糊。起初以為是錄音問題,但仔細比對後才發現,真正的關鍵其實是 DAC 的濾波模式設定。 平常我習慣在人聲或小編制素材中使用 NOS 模式(Non-Oversamplin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這一次音樂饗宴要跟大家分享郭靜的心牆。
Thumbnail
這一次音樂饗宴要跟大家分享郭靜的心牆。
Thumbnail
歌曲推薦:《樣子》 原唱:孫燕姿
Thumbnail
歌曲推薦:《樣子》 原唱:孫燕姿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_59IufQGs 5.01長相思卻無法長相思守 (我在大度山的歌) 詞:鰲峰 曲/唱:suno ai 關於長相思 戀人卻無法長相廝守 我從這個城市流浪到那個城市 我從那個城市飄泊又回到這個城市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c_59IufQGs 5.01長相思卻無法長相思守 (我在大度山的歌) 詞:鰲峰 曲/唱:suno ai 關於長相思 戀人卻無法長相廝守 我從這個城市流浪到那個城市 我從那個城市飄泊又回到這個城市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在台灣這片珍貴的土地上,有著許多不同背景的語言與文化,隨著時間不同地向前走,這些不同語言也與現代音樂產生了多元又有趣的融合與碰撞。今天,就一起來聽聽看這些音樂人如何將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曲風交織成一首首動人樂曲吧!   ➤ 曾立馨《轉來的路》:與北管文化交匯的五年光陰 https://w
Thumbnail
這是一張乘載「音樂語言」的重量級作品,透過楊乃文串接了過去這些樂團共同偏愛的音樂,同時也證明了台灣這塊土地上早已新生出一批樂音,正灌輸給新聽眾。
Thumbnail
這是一張乘載「音樂語言」的重量級作品,透過楊乃文串接了過去這些樂團共同偏愛的音樂,同時也證明了台灣這塊土地上早已新生出一批樂音,正灌輸給新聽眾。
Thumbnail
蘇運瑩的專輯《圓》以及其中的歌曲進行了深入分析和介紹,包括專輯製作人、歌曲筆記和編曲細節。文章同時介紹了每一首歌曲的意境,以及歌詞表達的獨特方式。
Thumbnail
蘇運瑩的專輯《圓》以及其中的歌曲進行了深入分析和介紹,包括專輯製作人、歌曲筆記和編曲細節。文章同時介紹了每一首歌曲的意境,以及歌詞表達的獨特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