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音原型是根據世上萬物生成的「三才論」創造而成的,三才分別是天、地、人,符號則為 [ㆍ]、[ ㅡ ]、[ㅣ],分別以符號的方式記載圓天 [ㆍ]、平地 [ ㅡ ] 和站立的人 [ㅣ] 的形象,這三個符號便形成韓文的 6 個基礎母音:ㅗ、ㅜ、ㅏ、ㅓ、ㅡ、ㅣ
在母音中有單母音及雙母音 (複合母音),一開始由六個單母音,後來演變出 21 的韓文母音,雙母音基本上都是單母音多一點、加一畫或是由兩個單母音組合而成,分別如下:
韓文單母音
- 單母音:ㅏ、ㅓ、ㅗ、ㅜ、ㅡ、ㅣ、ㅐ、ㅔ、ㅚ、ㅟ


延伸閱讀:單母音詳細發音說明 (1)、單母音詳細發音說明 (2)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這張表格要表達的,我一開始也看不懂這張圖要表達什麼,但是所有教發音的書籍、學校課本都有這張圖,後來為了寫教材慢慢研究才開始慢慢看懂,可以想像一下這是從側面看我們的嘴巴透視圖,最右下角是舌根的位置,你就知道哪個母音在發音時嘴型跟舌頭的相對位置,還是太了解我在說什麼的畫,我在上張示意圖

韓文雙母音
- 雙母音:ㅑ、ㅕ、ㅛ、ㅠ、ㅒ、ㅖ、ㅘ、ㅙ、ㅝ、ㅞ、ㅢ
- 雙母音之所以稱之為複合母音,就是因為由兩個母音和在一啟發音,規則分為:
- 母音多加「ㆍ」,發音前面多一個 /+y/ (ㄧ) 的發音
- 兩個不同的母音組合而成,兩個發音合併一起讀,前面的發音是為 /+w/ (ㄨ)


延伸閱讀:雙母音詳細發音說明 (1)、雙母音詳細發音說明 (2)

這邊是六個基礎母音逐漸演變成現在 21 個母音的表格,可以幫助大家了解母音是怎麼跌加出來的,或許可以讓你更好的去記得這些母音該發什麼音,在日後一些特殊發音規則時,也會需要用到這張表格喔!
陰陽母音辦別
之前講解母音的起源時,有提到母音有分陰陽,判別的方式也是依照的天、地、人的原理為標準,太陽在地面的上方為陽、下面則為陰,太陽從東邊升起,所以在人的右邊為陽、左邊則為陰,如果沒有太陽的的母音則為中性母音,但文法歸類上會和陰性母音放一起
口訣:上右為陽,下左為陰
複合式母音組合的時候需要遵照「同性相吸」 (紅色標示的母音) 的原則稱之為「母音調和」,所以陽性母音一定只會和陽性母音組合,陰性母音只也會和陰性母音組合,這在日後學習韓文文法時也會使用到!所以要好好記得喔!
口訣:上左、下右

延伸閱讀:陰陽母音詳細辨別規則
韓文架構母音位置
母音除了分為陰陽之外,在和子音組字時也有另外分類方式,分別為豎立類母音、躺臥類母音、複合類母音三種,住要會影響子音要擺放的位置
1. 以「人」為主的豎立類母音 (左右型),子音會在左方
2. 以「地」為主的躺臥類母音 (上下型),子音會在上方
3. 以「人」和「地」結合的複合類母音,子音會在左上角

延伸閱讀:韓文文字詳細規則說明
常見母音發音問題
最後幾個常見的母音發音問題,相似的發音要怎麼辨別,我也有寫一篇詳細的文章!歡迎大家趕快點進去看喔!希望一系列的整理可以讓你更了解韓文母音發音

延伸閱讀:韓文母音常見發音問題、魔王等級 ㅚ、ㅙ、ㅞ 比較
韓文連音規則,說得好就能 90% 像韓國人的道地口音!
韓文鼻音化規則,韓文連音規則進階版!快速上手免擔心!
韓文硬音化和氣音化規則,一看就懂!不求人~ 輕鬆好上手
韓文 40 音全攻略 | 學習心得 總整理
未特別標示圖片來源的相片
均為本人親自拍攝、調色修圖、自行繪製、加工製作,未經同意請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