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音是透過「人體發音器官」的摸擬方式發明的,因為發音位置的不同將其記錄下來,分別有牙音、舌音、唇音、齒音和喉音,五種不同的發音方式,而字母撰寫的方式也是模擬發音部位和嘴型的樣子描繪出來的 (如下圖)


韓文子音分類
子音在韓文中可以當初聲也可以當終聲,發音基本上一樣,只有少數幾個子音在初聲和終聲發音不相同。另外,子音的發音方式不同可分為:
模擬口腔不同部位自然發聲的「平音 평음」
聲音加重的緊音「硬音 된소리」和 強烈送氣音「激音 격음」
- 平音子音:ㄱ、ㄴ、ㄷ、ㄹ、ㅁ、ㅂ、ㅅ、ㅇ、ㅈ、ㅎ
- 硬音子音:ㄲ、ㄸ、ㅃ、ㅆ、ㅉ
- 激音子音:ㅊ 、ㅋ、ㅌ、ㅍ
當然子音也可以像母音一樣分為單子音跟雙子音,分類方式如下:
- 單子音:ㄱ、ㄴ、ㄷ、ㄹ、ㅁ、ㅂ、ㅅ、ㅇ、ㅈ、ㅊ 、ㅋ、ㅌ、ㅍ、ㅎ
- 雙子音:ㄲ、ㄸ、ㅃ、ㅆ、ㅉ
平音子音發音
- 雙聲組:子音中的 ㅂ、ㄷ、ㅈ、ㄱ,同時擁兩種相近但不同的發音,因而得名。只要韓文單字的第一個字,初聲包含雙聲組發音的字,單字字首發音會和在單字其他位置發音會不同,詳細規則會在之後的特殊發音單元說明
- 子音 ㅅ 雖然也擁有兩個不同的發音,但需要遇到特定的母音字才會改變發音方式,所以不屬於雙聲字的規則,詳細規則會在之後的特殊發音單元說明
- 子音 ㄴ 和 ㄹ 則是放在初聲和終聲時發音有一點點些微的差異
◇ 子音 ㄴ:在初聲類似注音 ㄋ ,在終聲接近注音 ㄣ
◇ 子音 ㄹ:在初聲類似注音 ㄌ ,在終聲接近注音 ㄦ ,也是韓文中唯一的捲舌音 - 子音 ㅇ 在介紹母音發音的時候有提到,這個子音在初聲是不發音的,但在終聲就需要發聲,也因為在初聲不發音,衍伸出韓文發音中最複雜的連音變化,之後會有章節詳細說明, ㅇ 在初聲不發音,在終聲會發接近注音 ㄥ 的音

延伸閱讀:平音子音詳細發音說明 (1)、平音雙聲子音詳細發音說明 (2)
硬音、激音子音發音
除了模擬器官發音的以外,發音方式的不同還可以分為:
- 硬音:由雙聲組和子音 ㅅ 重複寫兩次表示加強的語氣
- 激音:由雙聲組加上強烈的送氣音,可以把手放在嘴巴前面感受一下
硬音子音發音

激音子音發音

- 硬音和激音可以想像成雙聲組的兩個發音的拆分和加強化所衍伸出來的發音,在韓文中沒有像注音符號的聲調和聲符,但可以把硬音跟激音想像成加了四聲「ˋ」 的方式來發音,這樣可以容易想像許多

延伸閱讀:硬音子音詳細發音說明、激音子音詳細發音說明、韓文子音比較
子音收尾音
收尾音不用刻意把聲音發的特別清楚,只要在收尾時帶個尾音
更多收尾音發音範例可以參考延伸閱讀,會用閩南語跟英文的方式舉例

收尾雙子音
- 是一體的子音,要將它視為同一個字
- 不是所有的雙子音都可以拿來當收尾音,只有 ㄲ 和 ㅆ 可以當收尾音
收尾的發音等同於簡化的 ㄱ 和 ㅅ 的發音:ㄲ ➠ ㄱ [ㄱ] / ㅆ ➠ ㅅ [ㄷ]
疊收尾音
- 疊收尾音是分開的兩個子音,部分發音規則要分開討論
- 分為兩種發音方法
A. 後面子音發音:ㄻ、ㄺ、ㄿ
B. 前面子音發音:ㄳ、ㄵ、ㄶ、ㄼ、ㄽ、ㄾ、ㅀ、ㅄ
部分疊收尾音有時是前面子音發音、有時是後面子音發音,規則可以參考延伸閱讀

延伸閱讀:收尾音詳細發音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