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銘峻 醫師 2024.08.21」》
臉上出現黑色素沉澱、暗沉、黑斑怎麼辦?許多人擦了各種美白產品卻效果有限,其實關鍵在於成分選擇與正確使用方法!本篇文章,由專業謝醫師親自解析黑色素形成的原因,並教你如何挑對有效成分搭配正確保養步驟,讓淡斑事半功倍。同時也會提醒你常見NG保養行為,避免愈擦愈糟。想真正改善黑色素沉澱,讓肌膚重現透亮光澤。
<<此部落格內文章僅做為日常保養常識分享>>▼皮膚發炎的黑色素該怎麼辦?醫師教你正確淡化方法,這「 淡化黑色素」才有效!

這篇文章,透過許多臨床特徵及治療選擇,主要說明了「發炎後色素沉澱」(Post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在皮膚留下的印記。本身膚色較深膚肌膚的人,反而容易在皮膚發炎後出現色素沉澱,就像是痘痘、抓傷或疹子之後,留下深色色素的機率更大,常受到外觀影響。

從研究來看,「發炎後色素沉澱(PIH)」屬於常見的皮膚問題,尤其在深膚色族群更容易發生。這一篇資料說明,非裔患者中有 65% 曾出現 PIH,西班牙裔 48%,白人則為 25%。在亞洲與中東地區,超過 80% 痘痘患者會留下色素沉澱,這當 中不少人症狀持續超過一年,甚至五年以上,由此可見,這些數據說明,很多發炎後的色素沉澱是皮膚科門診中相當常見的皮膚問題。

從圖上可以看到,皮膚發炎後留下色素沉澱的情況,在深色膚質的人身上很常見。像左圖(1)是病人做完電燒手術後出現的黑斑,中圖(2)是痘痘好了之後留下的暗沉,右圖(3)則是非裔女性因為長毛和毛囊發炎導致的色素沉澱。
這些例子正證實,不管是痘痘、發炎還是刮毛後發炎,皮膚都可能變黑,恢復很慢。對皮膚科醫師來說,這些狀況在門診常常遇到,也能幫助判斷病因和選擇治療方式。

左圖是偏中色膚色(Fitzpatrick IV)的患者,發炎後留下的斑點比較淺;右圖是深膚色(Fitzpatrick VI)的患者,黑斑明顯又比較持久。這些差異說明,皮膚越黑,發炎後越容易留下深色斑,而且比較不容易退。

這篇德國的研究發現,有痘疤或色沉的人常會被別人用異樣眼光看,一千人裡很多都有這種偏見。這也說明,發炎後色素沉澱不只影響外表,還可能讓人變得沒自信、情緒低落,甚至不太想跟人互動。所以除了治療皮膚,照顧病人的心理狀態也很重要。

從這張男生、女生圖可以看出來,左邊是屬於乾淨、平滑的皮膚,右邊則是有痘疤和色沉的臉。圖片裡用來形容這些皮膚狀況,有的說是「可愛的瑕疵」,有的卻叫「可怕的」、「需要同情的」,這也反映出社會對皮膚問題常有偏見。長期下來,這些標籤不只影響外貌印象,也可能讓人心情不好、自信變低。對有痘疤的人來說,心理壓力其實不小,值得被更多理解和支持。

這是另一篇來自印度的文獻,文中提到,痘痘後遺症(發炎後色素沉澱),是很常見的皮膚問題,不只會影響外表,還會對心理和社交造成困擾。這篇內容提到,要治療發炎後色素沉澱需要綜合方法,比如藥物、激光等,這樣才有效。而且,不只是搞定皮膚,還得關心病人的心理狀況,給他們一些支持和鼓勵。簡單來說,有這個皮膚困擾的人,都要從內到外全方位地照顧他們,讓他們更快好起來。

由圖片可觀察到,當皮膚出現發炎時,免疫系統會釋放一些發炎物質,這些東西會讓黑色素細胞(產生膚色的細胞)變得更活躍,同時樹突細胞也會增加。接著,黑色素開始大量生成,並釋放到周圍的皮膚細胞裡。這些黑色素有些會被吞噬細胞(像清道夫一樣的免疫細胞)吃掉,但有些會殘留在皮膚中,久了就形成一塊塊暗沉的色素。這種情況叫做發炎後色素沉澱。除了這些細胞的變化外,像是細胞因子、前列腺素、白三烯等物質,也會讓這個過程更明顯。簡單說,就是皮膚受傷或發炎後,黑色素分泌增加、分布不均,最後導致局部變黑。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長痘後會留下暗沉,也常見於濕疹、蚊蟲叮咬後的皮膚變色。

從圖上來看,當皮膚受到紫外線或外力刺激,表皮細胞會釋放發炎因子,真皮層的纖維母細胞也會分泌生長因子,這些物質會刺激黑色素細胞,讓黑色素變多、釋放更快。原本應該停留在表皮的黑色素,因為基底層受損,掉進真皮層,最後被巨噬細胞吞掉,留在皮膚裡變成一塊塊暗沉,這就是發炎後色素沉澱。像是長痘、曬傷、抓癢過度後常見的色素印,都是這樣來的。

從圖中可以看出,治療局部色素沉澱的方法主要有幾種。第一是用藥膏或成分來淡化黑色素,像是對黑色素有抑制作用的美白成分。第二是透過去角質或醫美療程,把含有色素的老廢角質去除掉。第三是針對黑色素細胞下手,減少它們產生新的黑色素。這些方式可以搭配使用,多半以外用藥膏為主。重點是讓皮膚慢慢代謝掉舊的色素,同時不要再製造新的,這樣才能讓暗沉變淡,看起來比較均勻。

根據這篇文章,痘痘引起的發炎後色素沉澱(AI-PIH)特別是膚色比較深的人更明顯,跟黑色素細胞變多、變活躍有關。除了發炎,像是痤瘡桿菌感染、紫外線、藍光等也可能讓色素變得更明顯。臨床上大多用肉眼來評估色素的深淺,文章提供了一個簡單好用的評分工具,方便醫師判斷嚴重程度。治療方面,可以依照色素的深淺來選擇對應方式,例如淡化黑色素、幫助代謝老廢角質等,也強調要提早處理和預防,才能降低色素留下來的機會,讓痘印不容易變成長期暗沉。

這張圖整理得很清楚,預防痘痘後的色素沉澱(AI-PIH),要看膚色來調整做法。白皙肌(I–II型)每天擦保濕和防曬就夠了;偏深肌(III–VI型)除了基本保養,還建議加用含抗色素成分的保養品。防曬要選SPF50以上的廣譜防曬,能擋UVA、UVB和藍光,最好有潤色效果。保養品方面,可以選含菸鹼醯胺、甘草、麴酸、果酸、白藜蘆醇、維他命C、E或植物萃取的成分。簡單說,根據膚色搭配保濕、防曬和正確成分,就能降低痘印變暗沉的機率。

依照嚴重程度分成三種等級。輕微的可以用第三代外用A酸、口服曲美布汀或抗色素保養品;中度以上則建議搭配A酸加過氧化苯甲酰的組合,有時也會加上煥膚療程(像杏仁酸)。如果皮膚比較敏感,不能用A酸,可以改用15%或20%的偶氮二甲酸當替代。比較深層的色素,會再加上含氫醌的淡斑產品或光療輔助治療。不論是哪一種嚴重程度,都建議每天擦SPF50以上的防曬,洗臉選pH5的潔面產品,保護皮膚屏障,幫助治療穩定進行。簡單來說,必須根據色素深淺搭配藥物、保養和日常護理,才能有效改善暗沉色素。

這篇文章提到,成人痘最大的問題,不只是長痘,還常常留下色素沉澱(AI-PIH),而且比青春期痘更容易持續。處理方式要看色素沉澱的嚴重程度:輕度的可以用第三或第四代A酸、阿魏酸、口服曲美酸或抗色素保養品;中度的建議加上過氧化苯甲酰或搭配煥膚療程;重度的還會用到含氫醌的產品幫助淡化色素。不管膚色怎樣,每天防曬是基本功,最好選SPF50+以上的防曬乳,洗臉則選pH5的潔面產品保護皮膚菌種。簡單說,成人痘要處理好,不只抗痘,更要顧好後續的色素照顧,搭配正確保養與防曬,才能讓膚況穩定、痘印不再堆積。
常見問題
每2天擦一次1.5A醇,後續搭配神經醯胺+蜂王乳強化保濕,但表面看不出大脫皮,但是上保養品時,手會去搓臉,皮屑就這時候掉下來了,應該要怎麼辦對於這些臉上的皮?
發現有脫屑的情況,就是使用A醇的不良反應,代表目前使用每2天使用一次1.5A醇濃度可能對肌膚有一點刺激。建議調整成一周擦1~2次,讓肌膚有時間適應。另外,在中間的保養步驟中,使用神經醯胺或蜂王乳時,也可以搭配角鯊烷或EGF精華油一起使用,加強修護力,能更快穩定脫屑狀況、幫助肌膚恢復健康
曬斑、顴骨斑該擦什麼產品來淡化?
曬斑或顴骨斑,除了防曬外,可以使用具有美白或淡化色斑效果的產品,如含有維他命C、傳明酸或熊果素等成分的精華。這些成分能幫助改善皮膚色素沉澱,並且減少色素色斑的形成。
建議白天使用這類產品時,同時要做好防曬,才能避免陽光曝曬導致色斑加深。
成人下巴內包粉刺,不管用杜鵑花酸藥膏修護為何也無效?
杜鵑花酸藥膏效果不明顯,可能是因為粉刺的根本原因還沒有完全解決。內包粉刺常與荷爾蒙波動、皮脂分泌過多等因素有關。除了外用藥物,建議改善生活作息,保持臉部清潔,使用針對痘痘粉刺的控油成分,像是杏仁酸、A醇都可以參考
杏仁酸可以抗老嗎?需要多高濃度才有效抗老?
杏仁酸是一種比較溫和的酸,不論哪一種濃度對抗老都有一定效果,因為它能加速皮膚的角質代謝,促進新陳代謝,從而淡化細紋和粗糙感。開始使用時,建議從較低濃度的產品開始,並且做好保濕修復。
文章出處:www.dr-hsie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