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隱私爭議、AI瀏覽器資安風險、機器人流量衝擊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AI 的進展再度掀起 隱私、資安與網路穩定性 的三重挑戰。Elon Musk 的 Grok 聊天機器人因數十萬筆對話被公開引發隱私風暴;AI 瀏覽器便利背後,資安專家揭露「Scamlexity」詐騙新手法,恐成駭客新入口;而 Fastly 則指出,AI 機器人流量激增,正演變為 DDoS 新威脅。這些動態提醒我們,AI 的應用不僅要追求創新,更要守護安全與信任。

影音快速版



🔹 數十萬Grok對話被公開引爭議

raw-image

📌 新聞整理 Elon Musk 的 xAI 傳出重大隱私爭議,旗下 Grok 聊天機器人數十萬條對話被公開並遭搜尋引擎索引。內容涵蓋商業任務、個人信息,甚至涉及違法行為。不當安全設計讓敏感內容被輕易檢索。今年稍早 xAI 曾因 API 金鑰外洩、模型安全評估不佳而遭質疑,如今再度引發 AI 倫理與隱私保護的討論。馬斯克本人尚未回應此事。

🔍 知識補充 • 對話資料風險:若無妥善匿名化與存取限制,用戶隱私極易曝光。 • 歷史案例:早期微軟 Tay、Google Bard 亦曾因資料外洩與濫用引起爭議。

💬 生活化比喻 就像你和朋友的聊天記錄被放到大街上公告牌,任何人都能看到。


🔹 AI瀏覽器恐成駭客新目標,Guardio揭「Scamlexity」詐騙

raw-image


📌 新聞整理 資安公司 Guardio 指出,AI 瀏覽器(如 Chrome、Edge、Perplexity Comet)內建代理程式,讓駭客可藉由假電商、惡意提示注入或釣魚網站欺騙 AI,自動幫用戶下單、點擊或提交資料。實驗顯示,Comet 甚至能在 無使用者確認下 直接購買或開啟惡意連結。研究將此攻擊命名為 「Scamlexity」,提醒便利背後潛藏重大風險。

🔍 知識補充 • AI代理程式:能代替使用者操作任務,但也可能被誤導執行惡意指令。 • 風險來源:自動化決策若缺乏安全把關,駭客可繞過人為檢查。

💬 生活化比喻 就像一位過於聽話的助理,連詐騙電話要你轉帳都照做。


🔹 Fastly:AI機器人流量激增,恐成新DDoS威脅

raw-image

📌 新聞整理 Fastly 最新 Threat Insights 報告指出,雖然網路流量有 80% 來自爬蟲,但真正壓力來自 AI 模型的即時截取。每分鐘請求數最高達 3.9 萬次,遠超一般爬蟲的 1 千次。流量來源主要來自 Meta、Google 與 OpenAI,其中 OpenAI 即時截取佔 98%。Fastly 建議網站除 robots.txt 外,還需速率限制與來源驗證。

🔍 知識補充 • 即時截取 (Realtime Scraping):AI 為了回答問題即時抓取大量網頁。 • DDoS風險:短時間內的巨量請求,可能癱瘓伺服器。

💬 生活化比喻 就像數萬人同時跑到便利商店要看同一本雜誌,店家瞬間被擠爆。


💡 我們的觀察

這三則新聞突顯 AI 帶來的 信任挑戰: 1. 隱私:Grok 對話外洩提醒企業需強化數據保護。 2. 資安:「Scamlexity」揭示 AI 自動化的潛在漏洞。 3. 網路穩定:AI 流量激增可能引爆新型 DDoS 危機。 未來 AI 的發展,若要贏得社會信任,必須同時兼顧 創新速度與安全底線。


歡迎訂閱我們,掌握最新AI資訊^^也歡迎與我們進行更多合作唷~

raw-image


九運科技



raw-image


商務合作


raw-image


遊戲立即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九運科技
8會員
175內容數
本站整合全球 AI 趨勢與熱門遊戲資訊,帶你一次掌握人工智慧的最新技術與政策動態,並不定時更新有趣的遊戲新聞、實用攻略、角色養成玩法,以及腦洞十足的原創小說創作。不論是關注產業未來,還是想找一款好玩又有梗的手遊,這裡都是你的第一情報站。歡迎訂閱部落格,掌握最新更新不漏接!
九運科技的其他內容
2025/08/20
AI 的最新發展再次展現多面向的影響力:Google 的神秘 AI 編輯器「Nano Banana」引爆熱議,帶來影像編輯新體驗;台灣氣象署則運用 AI 技術推出大浪預警系統,守護沿岸安全;同時,研究發現 AI 在圖像識別上存在「誤判幻覺」的風險,再次提醒我們技術仍需調整。
Thumbnail
2025/08/20
AI 的最新發展再次展現多面向的影響力:Google 的神秘 AI 編輯器「Nano Banana」引爆熱議,帶來影像編輯新體驗;台灣氣象署則運用 AI 技術推出大浪預警系統,守護沿岸安全;同時,研究發現 AI 在圖像識別上存在「誤判幻覺」的風險,再次提醒我們技術仍需調整。
Thumbnail
2025/08/19
AI 的進展,正同時觸動日常應用、社會研究與市場信心。Grammarly 推出全新 AI 功能,讓寫作輔助更智慧;阿姆斯特丹大學透過 AI 機器人社群實驗,揭示極端言論如何迅速擴散;而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則直言 AI 投資熱潮有泡沫風險。
Thumbnail
2025/08/19
AI 的進展,正同時觸動日常應用、社會研究與市場信心。Grammarly 推出全新 AI 功能,讓寫作輔助更智慧;阿姆斯特丹大學透過 AI 機器人社群實驗,揭示極端言論如何迅速擴散;而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則直言 AI 投資熱潮有泡沫風險。
Thumbnail
2025/08/18
AI 正在推動科學、產業與人才格局的深度轉變。從物理學界,AI協助設計出超越人類極限的重力波探測器;到產業端,OpenAI雖仍居領導地位,但已感受到開源與新創的激烈挑戰;而在台灣,AI人才的培育與留才問題,則攸關未來能否在全球浪潮中保持競爭力。這是一場橫跨科研、企業與教育的多線較量。
Thumbnail
2025/08/18
AI 正在推動科學、產業與人才格局的深度轉變。從物理學界,AI協助設計出超越人類極限的重力波探測器;到產業端,OpenAI雖仍居領導地位,但已感受到開源與新創的激烈挑戰;而在台灣,AI人才的培育與留才問題,則攸關未來能否在全球浪潮中保持競爭力。這是一場橫跨科研、企業與教育的多線較量。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