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知道嗎?超過 90% 的投資新手,最後都在同樣的三個地方翻船。
我也是其中之一,曾經因為盲目跟單、情緒化操作,帳面虧到懷疑人生。
但在多年實戰之後,我終於找到方法,把投資拉回正軌。以下分享我的完整心法,讓你少走冤枉路。
我也曾是那個典型韭菜
我第一次投資時,買了「奇偶」。那時公司營收不佳、產品前景堪憂,但我完全沒研究,只因朋友提到、股價在漲,就衝進去。結果當然不意外,沒多久就成了典型韭菜。
經過多年的投資經驗,我才慢慢學會觀察營收、報酬率、財報數據等指標,來判斷一間公司的好壞。現在我特別重視:
- 營收:看公司成長動能
- EPS(每股盈餘):衡量獲利能力,重視持續性與穩定性
- ROIC(投資資本報酬率):看資金運用效率,報酬率需高於資金成本
- 合約負債:代表未來營收的可見度,能預測公司訂單狀況
- 本益比(P/E Ratio):衡量股價相對獲利的便宜或昂貴,需搭配成長性來看
我現在投資大多選股不選市,個股看價值與成長,ETF看資產配置與長期成長力,特別是市值型 ETF 在長期投資下,成長力相對較高。市場過熱時,我會稍微提高現金比例,但不會完全空手,保持一定的資金在場內,讓資產能隨時間複利增長。
投資新手都會踩的 3 個坑
1. 只看漲跌,忽略資產配置
很多人一開始就想找「會飆的股票」,結果跌一點就睡不著,漲一點又急著賣掉。問題在於,資產配置不對,風險集中。
我的修正方法:
- 不把所有錢壓在單一資產
- 個股與ETF搭配,股票、債券、現金都有配置
- 市場過熱時,提高現金比重但不完全退出
- 依風險承受度決定比例
這樣即使市場震盪,也不會一夜回到解放前。
2. 短線情緒化,停損停利全憑心情
剛開始投資時,我也常在社群裡跟著消息面進出,結果不是追高,就是殺在最低點。後來我才明白,沒有規則,投資只會被情緒綁架。
我的修正方法:
- 設停損、停利點,提前寫好規則
- 紀錄每次買賣原因,檢討決策邏輯
- 當初買進的理由消失時(例如:營收成長趨勢不再),就不要再持有
- 不讓心情決定進出
久了會發現,投資靠的是紀律,而不是運氣。
3. 跟風買熱門股,缺乏耐心
新聞炒作某檔股票時,散戶一窩蜂衝進去,結果常常接在高點。其實真正的致富靠的是時間、紀律與對價值的理解,而不是下一檔飆股。
我的修正方法:
- 買自己真正理解價值的公司
- 確保買在相對便宜的價格,而非情緒高點
- 個股搭配ETF,長期持有績優標的,特別是市值型ETF
- 定期定額,降低判斷錯誤風險
這讓我的投資績效從負報酬,慢慢回到正成長。
結論:投資不是追求刺激,而是活得久
市場不缺賺快錢的故事,但能十年二十年持續賺的人,靠的都是資產配置 + 紀律策略 + 長期耐心 + 價值理解 + 明確的退出規則。
我從這三個坑跳出來後,投資報酬率才真正穩定。與其追求一次暴富,不如讓資產長期複利成長。
✨ 歡迎來找我玩
📘 金の美好生活 (FB粉絲團)📷 @kimsgoodlife (IG)💬@kimsgoodlife (Threads)
不想看長文?來 IG 看可愛圖文,或到 Threads 聽我日常碎碎念,
每天輕鬆學一點理財投資,一起讓人生越來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