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讀書心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總結

是一本「養成習慣」的理論與應用兼具的書。
Q:習慣難以養成為持,該怎麼辦?
A:因為事情為小而選擇做或不做,宏觀帶來的巨大差距。
How:透過微小的複利思維,漸漸累積變化,雖然不會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把時間拉長,卻能看見巨大的影響。

📌適合對象

想要養成習慣,或去除(壞)習慣的人。

📌架構

以4個法則為主幹,分述各個法則的理論、實例及應用。
法則1:讓提示顯而易見
法則2:讓習慣有吸引力
法則3:讓行動輕而易舉
法則4:讓獎賞令人滿足

✏️讀書心得

記得我在看完《懂了以後更輕鬆的心理學》的拖延症篇,馬上開始去跑步。
而《原子習慣》則讓我要學著維持跑步的習慣。

正好看見YouTube頻道霸軒與小美 Baxuan & Mei在講述戒菸的過程,提醒著我要趕快將這篇文寫下發出來。
他首先將所有跟抽菸有關的工具,煙灰缸、水菸等先丟掉,又跟身旁的人公告,也在粉絲團發文詔告天下。最後還有他妻子在即將破戒之時的口頭告誡。戒菸至今應有3年左右了。

我認為這則故事包含了很多《原子習慣》所要表達的原則與應用,
前面提到的4法則,作者提到如果用來「戒除習慣」,就是反過來應用,
那位YouTuber將所有抽菸工具丟掉→讓提示不顯而易見
詔告天下→擁有問責夥伴(17章)

而這本書讓我很有收穫的是一則健身房的例子,
即使去健身房待不到五分鐘就離開,長遠來看仍然對養成習慣有益處:
首先,讓自己置身於健身房,所有的健身器材就顯而易見,「開始健身」的提示到處都是。雖然一開始無法持續一小時、兩小時的運動時數,但是只要你「習慣去健身房」,
就更有可能從五分鐘慢慢增加至三十分鐘、一小時,只要你「習慣去健身房」。
甚至書中有故事是,不論狀態如何,總會叫計程車過去健身房,在健身房裡面,健身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只是你得要先讓自己在健身房內。

諸如此類,看似很簡單的應用原則,作者卻能拆分至許多階段逐一細說,讓我更讚嘆書名的精準。透過每一個階段微小的改變,長遠來看卻能養成許多好習慣。

除了實務上的原則與例子以外,作者有提到「身份認同」這件事,值得好好思考,
例如:目標不是跑一趟馬拉松,而是成為跑步的人;目標不是讀一本書,而是成為讀書的人。作者說道「未能維持習慣的真正原因,都是的自我形象阻攔」。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並為之努力?以及加入相近的團體,增強這份認同。

對我而言,以跑步為例,我可能會是:
目標不是每天跑三十分鐘,而是成為健康的人,為了成為健康的人,我要養成跑步或運動的習慣。

除了上述法則以外,還有一些小技巧,像是習慣計分卡、說出來、空間用途分類等,都是我們在計畫養成習慣時,可能會採用的工具或方法,像是說出:我會於【時間】,在【地點】,進行【行為】,讓自己充滿明確的執行意向,將習慣慢慢付諸實際行動。

整體而言,這本書充滿了許多可以學以致用的原則,原則本身也有很多彈性之處,
相信大家都懂得「每天都進步1.01,或者退步0.99」的道理,而這本書讓我覺得0.01並不難,只要開始,就有機會能夠持續下去,習慣不只靠決心,環境更需要成為推力,而我們可以決定要置身哪種環境。

最後,以18章的2句引言作為結束:

「不需要養成每個人叫你養成的習慣,選擇最適合你的習慣,而不是最受歡迎的習慣。」
「在付出跟你佩服的那些人同等的努力之前,不要把他們的成功歸因於幸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YT
0會員
18內容數
嗨嗨!我是YT,是方格子的新手,嘗試將自己的閱讀心得、數位時代的探索心聲及更多內容放在這裡,希望能跟更多人互相交流學習!
YT的其他內容
2025/08/26
這是一本故事性比較強的書,用故事的推進慢慢塑造主角蛤蟆的個性、故事,以及壓力。 透過與心理師的諮商,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讀者認識什麼理論、需要對自己做什麼方面的覺察。雖然主角只是蛤蟆先生,但總會有一些橋段,讀者很容易代入成讀者自己。
Thumbnail
2025/08/26
這是一本故事性比較強的書,用故事的推進慢慢塑造主角蛤蟆的個性、故事,以及壓力。 透過與心理師的諮商,可以很強烈地感受到作者想要讀者認識什麼理論、需要對自己做什麼方面的覺察。雖然主角只是蛤蟆先生,但總會有一些橋段,讀者很容易代入成讀者自己。
Thumbnail
2025/08/23
創世記第一章不是在講物質起源,而是強調功能、秩序與角色的建立。作 者提醒讀者要回到古代以色列的文化語境來理解「創造」,而非用21世紀的科學視角。 這種解讀挑戰了傳統「物質創造論」,但並未否定上帝創造物質,只是指出經文焦點不同。
Thumbnail
2025/08/23
創世記第一章不是在講物質起源,而是強調功能、秩序與角色的建立。作 者提醒讀者要回到古代以色列的文化語境來理解「創造」,而非用21世紀的科學視角。 這種解讀挑戰了傳統「物質創造論」,但並未否定上帝創造物質,只是指出經文焦點不同。
Thumbnail
2025/08/21
這是一本關於高效閱讀方法的實用指南,核心概念是「紙一張」方法,將複雜資訊濃縮在一張紙上。書中強調閱讀筆記的重要性,並分享如何提煉書本重點,提升閱讀效率和報告表達能力。適合想要精進閱讀及報告能力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8/21
這是一本關於高效閱讀方法的實用指南,核心概念是「紙一張」方法,將複雜資訊濃縮在一張紙上。書中強調閱讀筆記的重要性,並分享如何提煉書本重點,提升閱讀效率和報告表達能力。適合想要精進閱讀及報告能力的讀者。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