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儀器擴產奪單,蘋果轉向美製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德州儀器斥資600億美元在美建七座晶圓廠,蘋果將在德州與猶他採用其iPhone基礎晶片;關稅與需求變數仍在,德州儀器股價收205.97美元、微跌0.04%。

美國加速晶片在地化,德州儀器(TXN)大手筆擴產,並拿下蘋果(AAPL)採購承諾。雖享政策紅利與大客戶背書,但短期仍受關稅不確定與終端需求起伏影響,投資人需關注產能利用率與毛利走勢。

**蘋果擴大美製採購,提升德州儀器能見度**

蘋果(AAPL)將把「關鍵基礎半導體」交由德州儀器(TXN)在德州與猶他新廠生產,屬於iPhone與其他裝置所需的電源管理、感測與嵌入式類比晶片。這類晶片不是2或3奈米的尖端處理器,而是以45至130奈米製程為主,但在電池續航、充電安全、音訊與顯示驅動等環節不可或缺。蘋果同時把四年美國支出承諾從5000億美元上調至6000億,成為德州儀器在地供應的強力訂單來源,有助分散對海外的依賴與平滑景氣循環。

**關稅政策推升在地化,德州儀器被視為受惠**

在白宮發布會上,美國宣布對未在美國製造的晶片課徵100%關稅,政策訊號明確鼓勵本土生產。UBS指出,德州儀器的美國廠能讓其在類比晶片上「壓過」台灣製造對手的價格,屬潛在關稅受惠者。不過,德州儀器在7月23日財報因保守展望與關稅不確定導致客戶可能囤貨的疑慮,股價一度重挫13%,8月有部分回升。政策利多與需求節奏拉鋸,短線波動仍在,投資人需留意訂單能見度與渠道庫存變化。

**擴產規模空前,但需求回流成關鍵**

德州儀器的600億美元「超級擴產」涵蓋德州Sherman四座、Richardson一座與猶他Lehi兩座晶圓廠,估計最終產能是現在的5倍,Sherman首座廠預計2025年底量產。風險在於市占與需求。UBS數據顯示,德州儀器的類比晶片市占自2020年的19.8%滑至2024年的14.7%,若景氣回溫不如預期或市占回補不順,龐大資本支出將拉長回收期。公司主力來自汽車與工業客戶,長線需求穩健,但短期仍會受庫存調整與宏觀不確定牽動。

**300毫米成本優勢,價格競爭力可提升**

德州儀器自2009年率先把300毫米晶圓導入類比製造,透過改造記憶體廠取得成本優勢。300毫米晶圓相較200毫米,單片可切出約2.3倍晶片數,能大幅攤薄製造成本與能源用量;公司並陸續關閉部分200毫米舊廠。雖然單顆類比晶片均價約0.40美元,但屬「量大、應用廣」產品,成本結構決定競爭力。德州儀器專注45至130奈米成熟節點,正好匹配類比/嵌入式對電壓、電流承受與可靠度的需求,有利在價格與供貨穩定度上與海外對手競爭。

**新廠投產時程明確,產能將放大五倍**

CNBC實地探訪的德州Sherman新廠,進度維持2025年底量產時程。整體計畫含Sherman四座、Richardson一座與Lehi兩座300毫米廠,聯邦補助與高額投資稅抵提供財務支撐。Sherman廠用水量滿載每分鐘約1,700加侖,德州儀器規劃回收至少50%;用電則採再生能源,並建置多重輸電線、柴油儲槽與備用發電機,降低德州獨立電網在極端天候下的風險。公司預期全案將創造約6萬個美國工作機會,但最終完工時點仍視市場而定。

Josh 評論

這則新聞對美國在地製造與類比供應鏈是結構性利多:關稅與補助加速產能回流,大客戶綁定讓資本支出更可被消化。對股價而言,接下來的關鍵是三件事:一是政策強度與持續性;二是2025年起新廠爬坡與產能利用率;三是德州儀器能否拿回類比市占、帶動毛利率修復。短線仍需消化財測保守與終端庫存,但中長線風險回報改善。

受惠族群包括德州儀器(TXN)本身、設備與材料供應商如應用材料(AMAT),以及美國本土晶圓代工如格羅方德(GFS)與記憶體的美光科技(MU)。蘋果(AAPL)可在關稅環境下分散供應風險。相對受壓的,可能是海外生產比重高的成熟/類比供應商,如亞德諾半導體(ADI)、意法半導體(STM)、英飛凌(IFNNY)在美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台積電(TSM)成熟製程若在美國境外生產也面臨關稅壓力,但其亞利桑那新廠量產後可部份緩解。

政策推動疊加蘋果訂單,強化德州儀器美製優勢;接下來就看市占回補與新廠利用率能否兌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股Josh的投資筆記
6會員
289內容數
👋 嗨,我是 Josh,一位關注財報、產業與總經的美股投資人。 我持續整理市場觀察與思考,分享盤前盤後重點、財報亮點與產業趨勢, 用簡單的文字陪你一起看懂美股、建立自己的投資判斷。 希望這個專欄能成為你投資路上的小幫手, 一起「睡好覺、穩穩投資,慢慢變富」。
2025/08/26
Meta挖角蘋果AI主管Frank Chu,與Midjourney簽授權並砸逾百億美元用Google雲;下月推配顯示與手環的智慧眼鏡,收753.3美元。 在AI競賽升溫下,Meta重組為Superintelligence Labs並凍結人力,同時持續延攬蘋果人才、強化雲端算力與影像技術。
Thumbnail
2025/08/26
Meta挖角蘋果AI主管Frank Chu,與Midjourney簽授權並砸逾百億美元用Google雲;下月推配顯示與手環的智慧眼鏡,收753.3美元。 在AI競賽升溫下,Meta重組為Superintelligence Labs並凍結人力,同時持續延攬蘋果人才、強化雲端算力與影像技術。
Thumbnail
2025/08/26
馬斯克旗下xAI與X在德州起訴蘋果與OpenAI,指控兩者聯手壟斷AI並操控App Store排名偏向ChatGPT,打壓Grok等競品,求償數十億美元。 訴訟指出蘋果(AAPL)與OpenAI「鎖住市場」,阻擋xAI與X公平競爭;蘋果去年將ChatGPT整合進iPhone、iPad與Mac。
2025/08/26
馬斯克旗下xAI與X在德州起訴蘋果與OpenAI,指控兩者聯手壟斷AI並操控App Store排名偏向ChatGPT,打壓Grok等競品,求償數十億美元。 訴訟指出蘋果(AAPL)與OpenAI「鎖住市場」,阻擋xAI與X公平競爭;蘋果去年將ChatGPT整合進iPhone、iPad與Mac。
2025/08/26
美股今晚關鍵在「Durable Goods耐久財訂單」與「消費者信心」。市場預估耐久財訂單-4.0%(前值-9.4%)、核心訂單+0.3%(前值+0.2%);消費者信心96.3(前值97.2)。另有房價指數、GDPNow、2年期公債標售與API原油庫存。
2025/08/26
美股今晚關鍵在「Durable Goods耐久財訂單」與「消費者信心」。市場預估耐久財訂單-4.0%(前值-9.4%)、核心訂單+0.3%(前值+0.2%);消費者信心96.3(前值97.2)。另有房價指數、GDPNow、2年期公債標售與API原油庫存。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日經新聞11日報導,供應大量產品、半導體給蘋果(Apple)、微軟(Microsoft)、輝達(Nvidia)等客戶的台灣主要企業營收續增,主因AI相關需求續旺,加上PC相關需求出現復甦跡象。
Thumbnail
蘋果出貨預期帶動半導體與服務收入、AMD收購推動AI軟硬體發展,市場維持支撐與突破的買盤推動,靜待今日公布美國6月通膨數據與周五的財報發布,金融股先行表現。
Thumbnail
蘋果出貨預期帶動半導體與服務收入、AMD收購推動AI軟硬體發展,市場維持支撐與突破的買盤推動,靜待今日公布美國6月通膨數據與周五的財報發布,金融股先行表現。
Thumbnail
特斯拉下調購入晶片金額預期、HPE財測顯示非本業大幅成長,短線科技動能關注MSFT、GOOG,關注今日美國公布5月服務業數據,市場維持輪動、中性震盪,巨頭支撐指數並以科技軟體與衛星網路為主,並以比特幣概念股、債券、地產、醫療表現。
Thumbnail
特斯拉下調購入晶片金額預期、HPE財測顯示非本業大幅成長,短線科技動能關注MSFT、GOOG,關注今日美國公布5月服務業數據,市場維持輪動、中性震盪,巨頭支撐指數並以科技軟體與衛星網路為主,並以比特幣概念股、債券、地產、醫療表現。
Thumbnail
DELL公布財報後關注AI伺服器業務增長動能是否趨穩,並留意在美國總統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製造的武器後地緣政治以及國防股表現,市維持中性震盪並有輪動帶動的逢低買盤現象。
Thumbnail
DELL公布財報後關注AI伺服器業務增長動能是否趨穩,並留意在美國總統拜登允許烏克蘭使用美國製造的武器後地緣政治以及國防股表現,市維持中性震盪並有輪動帶動的逢低買盤現象。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蘋果APPLE,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科技七雄之一的蘋果APPLE,我們來解析一些數據與圖表來解析看看這家公司還能不能進場與繼續持有。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科技巨頭蘋果,在月初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4 Q2),繳出了一份不算亮眼的成績單。雖然營收與獲利都略優於市場預期,但那更偏向原本的預期過低的因素。當然,蘋果股價在財報發布後其實是大漲的,因為蘋果同步發布了一個 11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畫...
Thumbnail
智慧型手機科技巨頭蘋果,在月初正式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內部財務年度則為 2024 Q2),繳出了一份不算亮眼的成績單。雖然營收與獲利都略優於市場預期,但那更偏向原本的預期過低的因素。當然,蘋果股價在財報發布後其實是大漲的,因為蘋果同步發布了一個 1100 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畫...
Thumbnail
蘋果新款晶片 M4 的 NPU 效能提升了 1.1 倍,且功耗僅為目前 PC 晶片的 25%。M4 搭載到 iPad,且 iPad 螢幕加大到 13 吋。蘋果掌握了 13 億的果粉,AI 戰場絕對有一席之地。接下來的關鍵是蘋果能否定義 AI PC、AI 手機或 AI 平板的方向,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Thumbnail
蘋果新款晶片 M4 的 NPU 效能提升了 1.1 倍,且功耗僅為目前 PC 晶片的 25%。M4 搭載到 iPad,且 iPad 螢幕加大到 13 吋。蘋果掌握了 13 億的果粉,AI 戰場絕對有一席之地。接下來的關鍵是蘋果能否定義 AI PC、AI 手機或 AI 平板的方向,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Thumbnail
提供每日早上8:00上架的最新重要資訊整理,包括國際市場走勢、總體經濟與產業新聞,以及前一交易日盤勢和焦點。預計2026年量產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Thumbnail
提供每日早上8:00上架的最新重要資訊整理,包括國際市場走勢、總體經濟與產業新聞,以及前一交易日盤勢和焦點。預計2026年量產新型晶片製造技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