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後悔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台積電最近最高來到1200元股價,有的人會後悔當初2022年600元台積電是"dead money" 那時候為什麼沒有買。


為什麼我們會這種悔不當初的心情呢?又要如何防止這種事情一再的出現在我們人生呢?


最近我剛好經歷了買預售屋心理鬥爭的掙扎過程,所以我有了一點心得和想法,趁著記憶猶新的時候寫文章記錄下來。


我最近在台北市信義區的邊緣地帶看了一些2029年甚至之後才會完工的預售屋。我的想法是,未來房價如果上漲,我在2025年的現在買進預售屋,等到2029年台積電假設股價到2000,這時候我就可以賣掉台積電的股票去支付房屋的尾款。用上漲的股票去支付較便宜的房價,真的是完美的計畫。


可是如果未來不如這些預期呢?如果房價下跌,股票沒有上漲呢?我該如何應付這個狀況?評估最差的狀況,這是評估風險最基本的功課。


我最後的結論是,即使我對於未來我的預估是看好的,但是這只是我個人的評估和預測,我從2025到2029年這段期間,必定會過著"處在憂慮狀態"的生活。所以不要買預售屋,對我這幾年的生活來說,會是比較好的。


可是未來2029年,我預測的事情如果發生(房價上漲,台積電股票到2000),我會不會後悔2025年沒有買預售屋呢?

我覺得不會。因為2025年台積電股價1200元,2029年股價如果是2000,那就表示台積電股價上漲了1.6倍。而信義區目前房價150萬,如果未來到180萬,那也只是上漲了1.2倍而已,漲幅小於台積電。所以,數學上我雖然沒有把效益最大化,但是也賺了不少,賺多賺少,都是投資的振幅而已。


所以想清楚之後,未來就算和我當初的想法一樣去走,我未來也不會後悔。因為我知道我為了甚麼2025年放棄了這個決定,因為我想2025-2029過著不須擔憂的生活。我知道我在2029年台積電股價到2000的時候,我有更多的選擇去找市面上的中古屋,我不需要一定在2025年做這個買預售屋的決定。


所以,以這個邏輯去思考台積電股價,我認為,會悔不當初的,有幾種情形:


1.沒有甚麼想法,就單純的像是賭博一樣,或是靠感覺/直覺,後悔當初沒壓住台積電。

這個想法就像我當初沒有買彼特幣一樣。我有時也會想,當初我為什麼沒有買個一千或是一萬元台幣的彼特幣?當初如果有買,現在也應該有幾千萬幾億了吧?隨著這個想法,我又衍伸出了一個念頭:


2.了解自己。我了解我自己,所以我知道就算我當初買了比特幣,我應該會再漲了100倍或是一千倍的時候就賣掉,不會撐到現在上萬倍的獲利。

如果了解自己就會知道自己不敢重壓,賭博會見好就收的個性,不會有那種長線賭博的個性。


3.再來就是,當初為了甚麼做出那個決定?


如果我們知道當初我為了甚麼原因或是理由,放棄做出行動,放棄做出決定,那我們在未來就知道當初的自己為什麼錯失那個機會。知道為什麼,未來也就不會後悔,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當初放棄的理由。


當然應該還有其他很多原因可以幫助我們分析我們為什麼會後悔,以上只是我自己想到和經驗到的幾個原因,分享給大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435會員
502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2025/08/13
現代臺灣家庭的教養方式融合東西方元素,卻產生矛盾。父母既想給孩子最好的資源,又期待孩子聽話;這如同投資界的混合型態,想兼顧高報酬與低風險,最終可能兩頭落空。文章呼籲,應先釐清個人價值觀,才能在教養子女和投資理財上找到方向。
Thumbnail
2025/08/13
現代臺灣家庭的教養方式融合東西方元素,卻產生矛盾。父母既想給孩子最好的資源,又期待孩子聽話;這如同投資界的混合型態,想兼顧高報酬與低風險,最終可能兩頭落空。文章呼籲,應先釐清個人價值觀,才能在教養子女和投資理財上找到方向。
Thumbnail
2025/08/11
本文分享一個在科技業工作,最終被淘汰,卻靠著主動投資臺積電而獲得財富自由的故事。作者強調成功的關鍵在於大量投資和長期的經驗累積,並提醒讀者需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投資策略,不可盲目模仿。
Thumbnail
2025/08/11
本文分享一個在科技業工作,最終被淘汰,卻靠著主動投資臺積電而獲得財富自由的故事。作者強調成功的關鍵在於大量投資和長期的經驗累積,並提醒讀者需根據自身情況調整投資策略,不可盲目模仿。
Thumbnail
2025/08/08
本文探討作者的投資策略轉變,從早期分散投資個股到現在主要持有ETF和臺積電的過程。作者認為,大多數投資策略的績效趨向常態分佈,只有「重壓」特定標的才能大幅提升資產。成功重壓的關鍵在於對自身「能力圈」內機會的敏銳判斷,而非盲目追求高報酬。
Thumbnail
2025/08/08
本文探討作者的投資策略轉變,從早期分散投資個股到現在主要持有ETF和臺積電的過程。作者認為,大多數投資策略的績效趨向常態分佈,只有「重壓」特定標的才能大幅提升資產。成功重壓的關鍵在於對自身「能力圈」內機會的敏銳判斷,而非盲目追求高報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積電自1080元拉回,7/19收在970元,自高點回跌10%。網上開始出現All in台積電的求救文。
Thumbnail
台積電自1080元拉回,7/19收在970元,自高點回跌10%。網上開始出現All in台積電的求救文。
Thumbnail
睽違了將近兩年,我又買進了台積電,或許有人會覺得怎麼這麼貴了才買?但其實從800多開始就一直有想把台積電補到兩張的念頭,只是一直都沒有實際買進,這段期間還是紀律的維持買進高股息標的的操作,單純覺得台積電的殖利率真的不高。 不可諱言的,從所有的資料來看,台積電築起的護城河越來越堅固,一個一個對手都陸
Thumbnail
睽違了將近兩年,我又買進了台積電,或許有人會覺得怎麼這麼貴了才買?但其實從800多開始就一直有想把台積電補到兩張的念頭,只是一直都沒有實際買進,這段期間還是紀律的維持買進高股息標的的操作,單純覺得台積電的殖利率真的不高。 不可諱言的,從所有的資料來看,台積電築起的護城河越來越堅固,一個一個對手都陸
Thumbnail
財報季結束,回到長線投資人比較悠閒的時間,在這段時間我會分享一些投資的觀念與心法給大家 1、台積電創新高估值是否合理 2、拿到月月配的被動收入 3、月月配的心理偏誤 我的實單操作
Thumbnail
財報季結束,回到長線投資人比較悠閒的時間,在這段時間我會分享一些投資的觀念與心法給大家 1、台積電創新高估值是否合理 2、拿到月月配的被動收入 3、月月配的心理偏誤 我的實單操作
Thumbnail
之前一篇文章說過我手上現在就剩台積電、一個證券股、一個長天期債券,都是繼續觀察趨勢然後等待就好。也跟大家分享過因此在觀察哪些趨勢跟怎樣觀察。 前天賣掉了台積電,當然,今天看來是賣早了。不過,人就不必貪心,有賺到該賺的就好。我其實有投資家人開餐廳,這兩三個月還在籌備期,為了讓家人可以無後顧之憂,
Thumbnail
之前一篇文章說過我手上現在就剩台積電、一個證券股、一個長天期債券,都是繼續觀察趨勢然後等待就好。也跟大家分享過因此在觀察哪些趨勢跟怎樣觀察。 前天賣掉了台積電,當然,今天看來是賣早了。不過,人就不必貪心,有賺到該賺的就好。我其實有投資家人開餐廳,這兩三個月還在籌備期,為了讓家人可以無後顧之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記錄了作者在台積電投資上的一些心得與經驗。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股票市場中的操作過程,以及在股市暴跌時的處理方法,並分享了賠錢的經驗與教訓。通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瞭解到股票投資中的風險與挑戰,以及作者的一些投資策略。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記錄了作者在台積電投資上的一些心得與經驗。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股票市場中的操作過程,以及在股市暴跌時的處理方法,並分享了賠錢的經驗與教訓。通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瞭解到股票投資中的風險與挑戰,以及作者的一些投資策略。
Thumbnail
寫了這麼多的台積電,不可諱言當然也看好台積電,於是雖然他不會是我選股法會挑出來的合理的本益比中的一員(如果台積電真有到本益比低於20的一天,你還不買爆他?!),當然不可錯過她這波漲勢。 其實是想長期持有,所以當初只少少的買了200股零股,把大部分資金投入今年送分題-美債ETF中,沒想到美債意外的降
Thumbnail
寫了這麼多的台積電,不可諱言當然也看好台積電,於是雖然他不會是我選股法會挑出來的合理的本益比中的一員(如果台積電真有到本益比低於20的一天,你還不買爆他?!),當然不可錯過她這波漲勢。 其實是想長期持有,所以當初只少少的買了200股零股,把大部分資金投入今年送分題-美債ETF中,沒想到美債意外的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如何設定股票目標以及如何保持持股心態,詳細介紹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和他對於股價變化的反思。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如何設定股票目標以及如何保持持股心態,詳細介紹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和他對於股價變化的反思。
Thumbnail
如下圖: 台積電到價賣出一筆,其他交易都是買進,而且都沒有到我的網格交易表的買進價位,而是提前買進。 提前買進的原因是等太久了,哈。 聯發科在 1/7 原本有跌到買價,但當時猶豫了一下,覺得先不買發哥,萬一錯過了應該不至於太後悔,所以就暫緩買進。 可是,現金放在帳戶裡躺著沒有發揮作用,也
Thumbnail
如下圖: 台積電到價賣出一筆,其他交易都是買進,而且都沒有到我的網格交易表的買進價位,而是提前買進。 提前買進的原因是等太久了,哈。 聯發科在 1/7 原本有跌到買價,但當時猶豫了一下,覺得先不買發哥,萬一錯過了應該不至於太後悔,所以就暫緩買進。 可是,現金放在帳戶裡躺著沒有發揮作用,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