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了我的台積電故事,都想知道我是怎麼做到的。
追溯源頭,可能要從我的家庭說起。從小,我是家裡功課最差的孩子,就讀的是全家裡學校評價最差的國中。那個缺乏被肯定的小孩,後來進入了科技業,經歷十幾二十年的職場生涯,最終被職場淘汰。那個自以為是、相信正能量、相信心想事成的我,每一個經歷與信念,都是塑造我獨特判斷的重要因素。
人生中的每一步、每個節點,都影響了後來的我,也成就了今天的我。
我現在所做的事情,我相信同樣會影響未來的我。 如果少了那些遭遇與事件,我可能也不會在關鍵時刻下定決心,壓上身家買進台積電。
在投資路上,我的心得是:
不管你是被動投資還是主動投資,如果只是分散並且少量投入,是不會有明顯成果的。
- 少量的被動投資,累積不了什麼。
- 少量的主動投資,也很難打敗巴菲特的績效。
唯有大量投入,才能累積出成果。
有人選擇大量投入指數型 ETF,相信按照科學公式,未來的某一年能達到預計的資產目標,並為那一天的生活做規劃。 而我則是選擇主動投資,把全部身家壓在台積電上,讓資產翻了好幾倍。這個機會,我從 25 歲開始投資,到 45 歲才遇到,前後練習了 20 年,也等了 20 年。
所以,如果你想複製我的這種主動投資策略,我只能說,機率非常小,幾乎不可能。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大腦運作模式。我只能把我的故事分享給你,讓在股海浮沉的你,是否能獲得一點啟發,對自己的操作有一些反思,並嘗試或改變方法。
如果現在不改變,未來就不會變。
唯一不變的,是那些原則與思維:
正面思考、背後推動你前進的力量、什麼是科學投資、邏輯能力……當然,還有許多我尚未察覺、還在摸索的要素。
所以,當你問我一些問題而我答不出來時,別覺得驚訝。因為我不了解你的全部條件,自然無法用你的思維模式替你做判斷。我不是算命仙,不能只憑少量資訊,就判斷你的未來方向,請見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