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 | 基隆哭聲厝

小廣-avatar-img
發佈於凶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基隆港邊,潮濕的海風長年拍打著老房子的牆面,讓這城市常年籠罩著一層灰濕的氛圍。在八斗子附近,有一棟荒廢的三層透天厝,被當地人稱作「哭聲厝」。

據說,只要夜裡路過,不論天氣晴雨,都能隱約聽見從二樓傳來的低泣聲,彷彿有人躲在屋裡,壓抑卻持續不斷。

一、房子的來歷

這棟房子最早建於日治時期,屋主原是做漁業批發的,生意一度興旺。可好景不常,家族中接連有人暴斃:先是長子出海落水,屍體兩日後才在港口漂起;接著,二媳婦在家中自縊。

當時請了基隆著名的風水師「張半仙」來看宅,他站在屋前良久,只淡淡說了一句:

「這房子背山面海,本是好風水,但沖了陰水,藏不住人丁。」

張半仙勸屋主盡快搬遷,否則後代難以昌盛。但屋主心疼基隆港口的商機,仍堅持留下。幾年後,家族人口幾乎死絕,房子也就此荒廢。

二、凶宅傳說

基隆在地人傳說,那棟透天厝的格局犯了「穿堂煞」:前門直對後門,海風一進就直沖而出,屋內氣場留不住財,也留不住命。加上後門正對著一條陰濕小溪,被認為是「陰水沖宅」,導致陰靈易聚不散。

有人說,夜裡經過時,會看見三樓窗邊有白衣女子探頭。也有人說,經常有士兵模樣的黑影,沿著樓梯往下走,卻永遠走不到盡頭。

這些故事讓哭聲厝成了當地人口中的「兇宅禁地」。

三、凶宅試膽

某年中元節前夕,幾個高中生相約探險,想去哭聲厝「試膽」。

他們帶了手電筒、香菸,還在廟口買了三支香,說是「預防萬一」。一行人笑鬧著走進屋內。

一樓滿是剝落的壁漆和海潮的腥味,地板濕滑,牆上還留著昔日漁業公司的褪色字樣。他們往二樓走時,果然聽見微弱的哭聲。

「靠,真的有聲音!」其中一人故作鎮定,但語氣已經發顫。

就在這時,走在最後的女生忽然大喊:「誰推我!」眾人回頭,卻沒有人在她背後。她臉色發白,說剛剛明明有一雙冰冷的手,狠狠把她往前推。

他們嚇得往下衝,可跑到一樓大門時,卻發現門竟然鎖死,怎麼推都推不開。就在他們驚惶失措時,三樓傳來沉重的腳步聲,一步一步,緩慢卻堅定地往下走。

眾人急忙點燃手中的香,顫聲喊:「我們只是路過,不是來打擾的!」

煙霧升起後,大門突然「咿呀」一聲打開。幾人幾乎是連滾帶爬逃出屋子,跑到馬路上才敢停下。

四、後續

自那以後,他們再也不敢靠近哭聲厝。有個同學後來發燒數日,醫生查不出原因,最後是家人帶他去城隍廟收驚才逐漸好轉。

老人們說,哭聲厝裡的冤魂大多是溺死、吊死、鬱鬱而終的人。他們無法離開那片沖陰水的土地,只能困在屋內,不斷重複生前的痛苦。

有民俗老師傅勸人:

「經過那裡,最好默念平安,別多看。房子是空的,怨氣卻是滿的。」

如今,那棟透天厝依舊佇立在海風吹拂的山腳下,牆壁斑駁如爛傷。無論是颱風天還是晴朗夜,總有人說聽見那隱隱約約的哭聲,在基隆的潮濕空氣中飄盪不散。

新聞後記

【XX日報】

基隆市中山區某處荒廢多年的老屋,近日再度引起民眾熱議。據地方居民表示,這棟建於日治時期的宅邸,過去因連續發生多起住戶怪病與意外身亡,被認為「風水不祥」,多年來乏人問津。

根據警方與里民口述紀錄,近二十年間,曾有至少三組家庭搬入該屋,但最長不超過半年即遷出。有人聲稱半夜常聽到女子低語與走動聲響,也有人指在屋內鏡子與窗戶反射處,會看到陌生人影。

地方耆老指出,該屋所在地原為亂葬崗,後經填地興建,格局與地勢與傳統「風水四神位」相沖,「左青龍、右白虎」皆缺,正門又對著長年潮濕陰暗的山壁,屬於「逼煞」格局,因此被視為兇宅。

雖然屋主曾多次邀請法師進行科儀、焚香祈福,但後續仍不斷傳出異狀。近年因都市更新計畫,該屋再度面臨拆除或重建的討論。不少基隆民眾呼籲市府應公開調查並妥善處理,以免「兇宅」問題影響未來住戶安全。

警方則回應,目前並無確切證據顯示該屋與靈異現象有關,但由於流傳已久的故事與民俗說法,讓這棟老屋成為基隆市區知名的「凶宅都市傳說」之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廣說鬼
0會員
7內容數
在城市的黑暗角落,總有一些故事被人悄聲傳述。 有人說,在凌晨三點的廢棄大樓,會聽見人聲低語; 有人堅持,某條小巷的監視器裡,出現過不存在的人影; 這些故事,或許只是幻覺,或許真的發生過。 小廣說鬼,帶你走進那些「不該知道」的角落。 敢聽嗎?你可能會發現,真相比鬼故事更可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這次的故事發生在北部某個常常下雨的區域,那裡的某個公家機關裡。
Thumbnail
這次的故事發生在北部某個常常下雨的區域,那裡的某個公家機關裡。
Thumbnail
隔壁的女人又在哭著講電話了,這情形已持續好幾天…… 一開始是感覺隔壁一直有講話聲音,聽起來好像在臥室跟人講電話,因為,大多是我回房間準備睡覺時,才注意到這講話的聲音。
Thumbnail
隔壁的女人又在哭著講電話了,這情形已持續好幾天…… 一開始是感覺隔壁一直有講話聲音,聽起來好像在臥室跟人講電話,因為,大多是我回房間準備睡覺時,才注意到這講話的聲音。
Thumbnail
昏沉的意識 拒絕甦醒 在黑暗中持續 ...
Thumbnail
昏沉的意識 拒絕甦醒 在黑暗中持續 ...
Thumbnail
位於台北海巡總署附近的並不是一般所想空地或山地或空地,而是一個傾斜度將近約50度角的社區公寓,而其中一個就是相對生活富足的某社區。 我朋友阿榮跟他妹妹阿慧並非所謂的「富」家子弟,因緣際會租到這個占地50坪多的一樓,而月租「才」一萬五,高地價又低房租的位置。想當然耳,這房子自然是有不小的問題。 當
Thumbnail
位於台北海巡總署附近的並不是一般所想空地或山地或空地,而是一個傾斜度將近約50度角的社區公寓,而其中一個就是相對生活富足的某社區。 我朋友阿榮跟他妹妹阿慧並非所謂的「富」家子弟,因緣際會租到這個占地50坪多的一樓,而月租「才」一萬五,高地價又低房租的位置。想當然耳,這房子自然是有不小的問題。 當
Thumbnail
那是一棟歷經滄桑的破敗別墅,經年月浸染後的屋頂僅餘下一塊閃爍著微光的舊窗戶。當我踏進這棟豪宅的大門,一條幽暗的長廊呈現在眼前,兩側佈滿錯綜複雜的樓梯,直達閣樓。 空氣中彌漫著靜謐與詭異,只能聽到我的腳步聲在這片黑暗的空間迴響。漸漸地,我迷失在分岔的走廊中,分辨不出這些重疊的道路究竟通往
Thumbnail
那是一棟歷經滄桑的破敗別墅,經年月浸染後的屋頂僅餘下一塊閃爍著微光的舊窗戶。當我踏進這棟豪宅的大門,一條幽暗的長廊呈現在眼前,兩側佈滿錯綜複雜的樓梯,直達閣樓。 空氣中彌漫著靜謐與詭異,只能聽到我的腳步聲在這片黑暗的空間迴響。漸漸地,我迷失在分岔的走廊中,分辨不出這些重疊的道路究竟通往
Thumbnail
眼尾一串暖暖的朝露滴下,驚醒仍困在晦暗空間的靈魂。 那棟老式公務員宿舍,屋舍是竹子的圍籬,門前的小庭院約莫一台無尾小轎車的面積,我從庭院怯怯地進來,落葉已佔滿各個角落,國中時的鐵馬坐騎,後座還掛著我的書包,靜靜地靠在竹籬旁,似乎認不出曾經的主人;我在屋頂透進的微弱光線下,在每個房間搜尋,走道上,
Thumbnail
眼尾一串暖暖的朝露滴下,驚醒仍困在晦暗空間的靈魂。 那棟老式公務員宿舍,屋舍是竹子的圍籬,門前的小庭院約莫一台無尾小轎車的面積,我從庭院怯怯地進來,落葉已佔滿各個角落,國中時的鐵馬坐騎,後座還掛著我的書包,靜靜地靠在竹籬旁,似乎認不出曾經的主人;我在屋頂透進的微弱光線下,在每個房間搜尋,走道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