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日本各地野生熊隻造成的損害層出不窮,特別是人身傷害的增加速度更是達到歷史新高。與熊遭遇是危及生命的危險情況,掌握適當的知識和對策至關重要。
針對這個問題,最實用的內容包括熊隻出沒於人類聚落的原因、最近的受害情況,以及個人和地區可以採取的具體對策,歸納如下:
熊隻出沒於人類聚落的主要原因熊隻從其原生棲息地山區進入人類聚落,主要原因如下:
- 山區食物短缺
- 橡實歉收:熊隻在冬眠前會食用山毛櫸、櫟樹、水楢等橡實來儲備營養。當這些橡實歉收時,熊隻尋找食物而移動到人類聚落的可能性就會增高。去年(2024年),特別是兵庫縣和京都府,山毛櫸、水楢和櫟樹都面臨「凶作」,引發了大量熊隻出沒的風險擔憂。
- 夏季食物不足:八月前後,山區供熊食用的柔軟植物和昆蟲減少,而果實尚未成熟,此時熊隻更容易被人類聚落的農作物吸引。
- 氣候變遷的影響:持續的酷暑可能改變森林中植物的生長狀況,加劇熊隻夏季的食物短缺。

- 人類聚落中有具吸引力的食物
- 農作物和果實:未採收而遺留的柿子、栗子,以及農田裡的玉米、西瓜等,會強烈吸引熊隻。熊的嗅覺比狗更靈敏,即使遠在一公里之外也能聞到氣味而靠近。
- 廚餘和堆肥:管理不善的廚餘和庭院堆肥的氣味,也是吸引熊隻的重要因素。
- 人類生活圈與棲息地的鄰近
- 地理因素:在北海道道南地區,山脈延伸至海岸線的半島地形,或人類生活圈沿著河流平原擴展的區域,熊與人類的棲息地非常接近,遭遇和出沒的被害事件因此增加。
- 迷路:熊隻可能沿著從森林通往河流的河岸林,不慎迷路進入市區。
最近熊隻造成的被害案例
熊隻出沒事件在日本各地頻繁發生,人身傷害也有報導。
- 北海道江差町(2025年8月25日):一隻棕熊在町中心被目擊,農田裡的西瓜被大量啃食。目擊居民表示:「棕熊出現在町中心很不尋常」。https://www3.nhk.or.jp/news/html/20250825/k10014902701000.html
- 東京都奧多摩町(2025年8月23日):一名50多歲的男性在河裡溪釣時被小熊抓傷臉部,造成傷害。
https://www3.nhk.or.jp/shutoken-news/20250825/1000121097.html - 秋田縣北秋田市(2025年8月24日):一名60多歲的男性在路上慢跑時,被發現頭部流血倒地,他表示「被熊襲擊了」。秋田縣今年已發生8起人身傷害,已發布「月輪熊出沒警報」。
https://www3.nhk.or.jp/lnews/akita/20250824/6010025465.html

有效對策:防止熊隻進入人類聚落
為了減少熊隻造成的損害,在平時就做好準備,防止熊隻進入人類生活圈,是最為重要的。
1. 個人與地區可以採取的對策
- 徹底管理誘引物
- 徹底採收:庭院裡的柿子和栗子應提早採收,農田裡的農作物也應避免放置不理。
- 廚餘管理:垃圾應在收集日的早上徹底丟棄,避免夜間放置在戶外。對於商家而言,重要的是將垃圾存放在熊隻無法破壞、氣味不會外洩的容器中。
- 確保視野(割除雜草)
- 消除隱蔽處:民房後方或通學路等靠近人類生活圈的茂密「雜草叢」,是熊隻藏身之處。清除這些雜草叢,改善視野,可以讓熊隻不會長時間逗留。即使不是大規模清除,「只要清除這些地方」的雜草叢,也能有效改變熊隻的行為。
- 設置電柵
- 保護農地和聚落:在農田、家庭菜園或整個聚落周圍設置電柵,是防止熊隻入侵的有效方法。
- 正確設置:遵循適合熊隻的設置方式,例如第一條電線應離地20公分高。同時也要考慮到沿河、道路等僅靠電柵難以防範的區域,並重點設置。
- 警惕熊隻出沒資訊
- 資訊收集:利用各都道府縣或公共機構提供的「熊隻出沒地圖」和「熊隻目擊資訊」,確認您所在地區或將要前往地點的最新資訊。即使不透過網路搜尋,也可以將相關頁面加為書籤以方便查詢。
https://news.yahoo.co.jp/expert/articles/90109037132739f241f40cfa2a124fce4470cc8f
- 外出時的注意事項:在有熊隻出沒資訊的地區,應避免在清晨或夜間進行非必要的外出,外出時應攜帶會發出聲音的物品(如鈴鐺)。遛狗時也應避免靠近雜草叢或森林。露營地的使用者應徹底管理食物和垃圾,並建議多人同行。

2. 萬一遭遇熊隻的處理方式
萬一與熊隻遭遇,請務必遵循以下行動準則:
- 切勿轉身逃跑。
- 慢慢後退,離開現場。
- 如果可能,進入建築物或車輛中。
- 即使無法進入,也要躲在電線桿或車輛等物體後方,保持不顯眼。
3. 行政與專業機構的對策
- 分區管理:為了盡可能將熊隻棲息地與人類居住地分開,制定「分區計畫」扮演著重要角色。
- 迅速應對:針對進入人類聚落的熊隻,地區必須具備完善的緊急應對體系,如驅趕或捕捉。為了保護人類安全,將進入生活圈的熊隻確實捕殺也是重要的措施。
- 提升職員應對能力:各地正在舉辦培訓課程,讓地方政府職員學習熊隻生態、痕跡和出沒時的應對等專業知識。了解熊隻出沒的潛在原因並迅速採取正確對策,被認為有助於防止被害。
- 資訊記錄:按時間順序記錄出沒資訊,有助於確定熊隻的移動路徑和誘引原因,並用於未來的對策。
熊隻棲息狀況的地域差異
在日本棲息的野生熊隻中,北海道僅有棕熊(Higuma),本州則棲息著月輪熊(Tsukinowaguma)。
- 北海道・東北地區:棕熊(北海道)和月輪熊(東北)大量棲息,各地方政府都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公開出沒資訊。
- 千葉縣:本州唯一未確認有月輪熊棲息的縣,被稱為「無熊縣」。據推測,房總半島的山脈孤立,熊隻可能無法透過森林遷徙至此。
- 四國地區:僅在高知縣和德島縣的縣境附近確認有月輪熊棲息。愛媛縣約50年未確認有熊隻棲息。
- 九州・沖繩地區:目前沒有月輪熊棲息。過去似乎曾有棲息,但現已滅絕。
近年來的日本,熊隻造成的損害持續不斷,任何地區都可能面臨熊隻大量出沒的風險增加。透過平時預防熊隻進入人類聚落的準備,有助於避免人身傷害,保護自身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