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在其他國家做業務,最怕遇到做「標案」,
因為每個國家都有在地深耕的本土系統整合廠 (SI) ,
原廠只能選擇乖乖跟「地頭蛇」合作,省去「不避要」的溝通成本和麻煩。
套路很簡單:
原廠用便宜的成本出貨給地頭蛇 →
他們再賣給熟的客戶 →
能加價多少賣出,利潤都歸他。
但如果遇上「公家機關」的投標案,就麻煩不少:
因為規定要三家廠商來比價,
其他 SI 知道有「地頭蛇」存在,
沒有人願意來「陪榜」。
地頭蛇倒是很貼心,他們拍拍胸脯保證:
「我們可以提供一條龍服務,只要交給我們主包,
陪標廠商、標書、蓋章,通通可以辦到好!」
某次續約案開標,我罕見的被客戶採購叫去,
通常客戶是不會直接聯繫原廠的,
果然一聯繫就是破口大罵:
「你們三家代理商交來的標書,相似度高達 90% ,
連錯字都一模一樣!這是一定要流標的!
萬一被稽核查到,會出事的!」
原來地頭蛇投的三份標書長得太像,被抓包了!
因為隔週就要第二次開標,
慌亂中我只好自己下場,
告知其中一份我會來寫,
他只要改一份就好,
至少這樣不會撞稿。
沒想到第二次開標,
又‧流‧標‧了!
因為其中兩份長得太像——
想當然爾,就是地頭蛇負責的那兩份。
現在回頭想想,
當年要是有ChatGPT不知道會多省事😂
因為如果三次流標這案子就黃掉了,
我們不能在最後一次投標機會冒風險,
只好硬著頭皮把公司高層請出來,
告知「地頭蛇」我們要把案子拉回來,
禁止他們再參與。
並緊急找了另一家 SI 用便宜的成本替補上,
這案子繞了好大一圈,最後根本就沒有利潤了。
最後,案子終於成功落槌簽約。
但不曉得地頭蛇事後在客戶這邊做了什麼動作,
我們自此再也沒在這個客戶賣進新的案子。
「投標」果然是一門水很深的技能啊!
📝「寫標書」是B2B業務的必備技能、
「喬廠商」更是一門大學問。
有時最大的 competitor 不是競爭對手,而是豬隊友。
你有遇過什麼「投標奇葩事件」嗎? 歡迎分享喔!
📌 喜歡今天的故事嗎?歡迎追蹤我,每週都有B2B業務心法和經驗分享,
也可以請我喝杯咖啡,是鼓勵我繼續寫作的動力喔!